返回第138章 卷死袁术,刘备争天下大势(求追订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38章 卷死袁术,刘备争天下大势(求追订求月票)

“预料之中。”

刘备没有因为袁绍举兵谋反而惊讶。

以袁绍的性格,在洛阳吃了那般大亏后,若不举兵谋反刘备才会惊讶。

仔细扫了一眼卢植的来信,刘备不由冷笑:“袁隗袁基自以为背靠袁氏百年积累,就能有恃无恐,如今却因袁绍袁术而死。”

“成也袁氏,亡也袁氏。”

一开始刘备只是猜测袁绍袁术会想办法坑死袁隗袁基,然后分掌袁氏百年积累的人脉资源。

而今再看,袁隗袁基还真被袁绍袁术给坑死了。

倘若袁绍袁术顾忌二人性命,必会让二人想个理由暂时离开洛阳。

如今不仅不顾忌,反而还恨不得将袁隗袁基及洛阳全部袁氏宗亲一个不留。

真论起来,袁隗袁基还应该感谢刘备。

若非刘备提前部署,又让卢植以讲课的名义守在刘协身边,死的就不只有袁隗袁基了。

暗暗摇头,叹息二人骄矜而亡,刘备又将书信放下,语气中对董卓略有不满。

“董卓还真是愚蠢啊,我将密诏都给他了,他竟然还想着杀弘农王,不杀弘农王就不知道怎么应对了吗?”

“好好的在洛阳当几年司空,替我争取个三五年的时间,没准今后还能有个善终。”

对董卓想杀弘农王的举动,刘备也是深感无语,只有矫诏的人才会害怕弘农王活着。

弘农王若是死了,袁绍可就开心了。

没有密诏,可以矫诏。

只要矫诏谎称奉了弘农王的密诏,就可以取得大义名分。

虽然有聪明人能看出端倪,但袁氏门生故吏太多,看不懂的和装不懂的也多。

就如桥瑁诈称三公书信,就让一堆袁氏门生故吏举兵响应了。

这群人中或许有人真信了,必然有人是故意装不懂想要趁机捞好处。

袁绍也很清楚这群人的尿性,故而完全可以再矫诏一句“朕若死,卿等可请幽州牧刘虞主持大局”。

然后顺理成章的拥立刘虞为帝。

刘虞本是宗室又是大臣,真要被袁绍以矫诏的方式扶立为帝,刘协就算有密诏赋予的名分也没用。

当一个国家出现两个皇帝时,决定谁真谁假看的就不是名分而是实力了。

就如更始帝和刘秀。

从刘秀角度,更始帝是反贼;从更始帝角度,刘秀就是反贼。

刘秀击败了更始帝,刘秀就是王而更始帝是寇。

同样。

从刘虞角度,刘协是反贼;从刘协角度,刘虞是反贼。

刘虞击败了刘协,刘虞就是王而刘协就是寇。

成王败寇,自古皆是。

即便刘虞不愿意,袁绍也可以打着为弘农王复仇的名义树立一个“忠臣”形象,同样可以拉拢一大批看不明白的和装不明白的门生故吏支持。

只要有名分,从者就不会少。

许攸询问道:“董卓一向贪婪,左右急功近利者多,袁绍细作也多,不仅董卓左右的人会想办法杀死弘农王,袁绍细作也想杀死弘农王。”

“即便卢尚书能保弘农王一时,也保不了弘农王一世。使君是否要派人将弘农王暂时接到长安?如此,就算弘农王死在长安,也可封闭消息。”

“不妥。”刘备摇头:“且不说董卓是否愿意让我将弘农王接到长安。倘若在来长安的途中弘农王就死了,不仅会让袁绍的谋划得逞,我还会背上杀害先帝子嗣的恶名。”

沉吟片刻,刘备又道:“既然弘农王的死难以避免,不如省去这个环节,直接去考虑弘农王若死,我应该如何应对变化的天下大势。”

许攸低头沉吟一阵,道:“弘农王若死,诸州郡就会分化为支持陛下和反对陛下两股势力,这两股势力只能有一股势力可以存活。”

“朝廷分裂,人有二主,这是对汉室威望的严重摧毁,各州郡有野心的州牧、刺史、太守、国相,甚至于盘踞的豪贼、黄巾、水寇,都有可能割据称王。”

“夺大势者,可夺天下,故而我以为,此时正是使君图谋天下大势的良机。”

许攸目光变得兴奋。

为什么要弃袁绍而跟刘备?

不就是认为刘备有吞吐天下之志吗?

而今大乱之世即将出现,偏安雍州只会让天下大势被袁绍等人抢夺,唯有抓住先机率先夺取天下大势,方有可为。

刘备眼神一凛。

从一开始,刘备的志向就是争当皇帝。

这一路走来,也是在积极的为这个志向铺路。

虽然只是谋得了一块只有十余万户的狭小基业,但胜在关中独一无二的位置优势。

强秦起于关中,最终夺取了天下。

高祖虽起于汉中,但实际上也是以关中为基业。

“若要图谋天下大势,首当如何?”

刘备没有打击许攸的积极性。

此番离开洛阳返回长安,刘备本就在积极准备天下大势的争夺。

否则刘备只需要留在洛阳,就可以震慑不服。

即便袁绍等人铤而走险,刘备也能亲至虎牢关抵御关东联军。

然而平叛并非刘备所愿,就算平叛了,动乱的根源也没解决。

以刘协为皇帝的朝廷是绝对不敢去动各州郡的世家豪强的。

可若不动各州郡的世家豪强,大汉就只能继续往前走向门阀士族时代。

到时候就是大汉版五姓七望,又演变成春秋战国的混战模式,依旧避免不了分裂和统一。

既然最终都要走向分裂和统一,那么刘备更应该直接夺取天下大势变成最强的诸侯,在分裂还不明显的时候扫灭群雄。

这也是刘备不愿让弘农王入长安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