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3章 敌后战场,许攸为刘备奔走(求追订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如今正是分秒必争之时,达成约定后,许攸便提笔为刘祥致信。

以前都曾是袁氏门生故吏,许攸与刘祥也的确有旧,不过也仅仅限于有旧而非有情谊。

若非如此,许攸就不是来找刘表而是直接找刘祥借兵了。

许攸也颇有游说手段,除了分析利弊大势外,还在信中写了刘备喜好英才少年且在雍州认名士法真之孙法正为门生之事。

意思就是说:只要你保持中立,今后袁术胜你就将信烧了;若袁术败,你对刘皇叔就有恩情。他日你儿子若有天赋才气,或也能入刘皇叔门下。

派人将信送出后,刘表便与许攸同往拜访张咨。

作为前南阳郡吏,因受袁术忌惮而被迫避祸宜城,张咨心头也是气闷不已。

就因为我在南阳名望大就忌惮我,你身为袁氏子的胸襟和器量呢?

故而。

在新任荆州刺史刘表和雍州牧刘皇叔刘备麾下参军许攸的礼遇下,张咨想都没想都应了要求。

我张咨有名望有才气,袁术不留我自有留我处,袁术容不下我自有能容下我之人。

刘表也是爽快,遂以张咨为荆州从事,同许攸一并入南阳募兵。

张咨在南阳有士望,许攸又是南阳名士,有二人前去南阳募兵,刘表连钱粮都不用出。

再加上许攸又去信劝江夏太守刘祥保持中立,这对处境艰难的刘表无异于雪中送炭!

亦不由暗叹:刘皇叔麾下之人,皆肯为国家之事而奔走,实乃汉室之幸也!

途中。

在与许攸讨论募兵细节后,张咨又道:“许参军欲募兵马袭扰袁术之后,亦需有骁勇之人统兵。我识得一人,此人能开两石之弓,百发百中,可为大将。”

许攸闻言喜道:“若能得此人相助,我大事可成矣。不知此人姓甚名谁?家住何处?张从事可否为替我召来?”

张咨叹道:“非我不愿,而是不能。此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本为南阳郡宛县良家子,亦曾在郡中任职。后因官吏腐败屡遭排挤,愤而辞去郡中职务,以伐木打猎为生。”

“后来郡中多有征辟,此人皆是不应,我亦曾听闻,先帝组建西园军时,有西园军校尉曾派人征辟,黄忠不仅避之不见,甚至还迁家去了新野。此人性情高傲,即便亲往拜谒也未必能应,我又如何能召?”

许攸闻言意动:“张从事可知,是西园军哪个校尉曾派人征辟?”

张咨摇头:“我亦只是听闻,并不知是何人征辟。”

沉吟片刻,许攸道:“既如此,张从事可与我同往求谒。”

张咨本就有此意向:“此地距离新野不过半日,天黑前便可抵达。”

为了能在南阳立个大功,许攸也是卷得厉害。

作为最早为刘备奔走的士人,刘备对许攸不仅有礼遇还给了许攸诸多钱财置办家业。

用刘备的话来讲就是:只要不违反我制定的法度,钱权名利我都可以给你;若因法度约束而不能得到足够的钱权名利,你私下跟我说,我给你机会去获取。

许攸在袁绍处没享受到的,在刘备处都享受到了。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然而对许攸而言,礼节荣辱已经不是需要追求的了,当世名也不是许攸所向往的了。

当一个人低级趣味全都获得满足后就会产生精神上的空虚,这个时候就会去贪恋高级趣味。

许攸想要身后名,想要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

而这身后名,刘备也能给!

士,愿为知己者死,亦愿为知己者奔走。

为此,许攸奔走的热情也是一日更比一日卷。

这也是许攸会跑去宜城找刘表借兵的原因。

既然要做,就要做好。

哪怕今后刘备麾下聚集了天下全部的俊才杰士,许攸也笃定能争得一席之地。

加入刘备势力早,就是最大的优势!

临近天黑。

许攸和张咨抵达新野,也自亭长处询问到了黄忠暂居所在。

还未等二人走近,便有犬吠声响起,随后又有石子击中前方地面。

入眼所见,却是两个垂髫稚童手持弹弓守在门口。

随后屋内又走出个极其雄壮的猛士,冷冷的盯着许攸和张咨,轻喝道:“此家不欢迎外人,还请二位离去。”

许攸不由轻笑:“如张从事所言,性情果然高傲。”

张咨亦是无奈:“凡有大才之人必有骄矜之心,可若能请得此人为将,必可助许参军成事。”

“无妨。”许攸在看到黄忠那熊虎之躯后招揽之心就更重了,语气也变得热忱:“若论骄矜,此人尚不及刘皇叔二弟半分。”

随后。

许攸抱拳呼道:“我乃雍州牧刘皇叔麾下参军许攸,有礼了。”

黄忠依旧冷眼:“我不认识雍州牧,也不认识刘皇叔,请速离去。”

许攸却是笑道:“黄壮士勿急。此番前来,有一事相询。听闻黄壮士曾受西园军校尉征辟,不知征辟黄壮士者为何人耶?”

黄忠眉头微蹙,略感不耐,打发道:“征辟我者,乃西园军右校尉,姓甚名谁我忘了。现在你可以走了。”

“原来如此。”许攸大笑:“雍州牧刘皇叔便是昔日西园军右校尉,未能征辟到黄壮士,刘皇叔心中甚为遗憾。”

“今日有幸遇上,黄壮士可否相告,为何要避之不见,还迁家此处?”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