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先成家后立业,刘备娶文姬(求追订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确定了入洛阳的计划后,刘备又寻来蔡谷,将奉诏入洛阳之事告知。
蔡谷惊道:“皇叔若入洛阳,那这婚事是在长安办还是洛阳办。”
“就在长安吧。”刘备不假思索:“蔡公虽然人在洛阳,但我不能让文姬入洛阳犯险。等到了洛阳后,我会向蔡公说明缘由的。”
蔡谷也知道兵荒马乱的年代,一切当从简,刘备能让流程按照诸侯之礼走上半年,已经是很给蔡家面子了。
若因蔡邕在洛阳就非得去洛阳办,并因此而耽误刘备大事,那就是得寸进尺了。
“就依皇叔之意。”蔡谷也不再多言,自去准备。
很快。
刘备要大婚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远在冀县的张飞也一路狂奔返回了长安。
“三弟驻守汉阳郡本就辛苦,派人送礼就行了。”看着一路风尘仆仆的张飞,刘备亦是动容。
张飞咧嘴笑道:“大哥结婚,俺又岂能不来?大哥放心,去年羌人被揍了一顿后,老实多了。听说大哥要结婚了,好几个羌人首领还托俺送礼呢。”
随后又让随从将几个包裹放在地上打开,道:“这包是牦牛毡毯,冬暖夏凉;那包是西海青盐,羌人从盐湖采的。”
“鹿角雕的‘双喜神’,羌巫开过光的,保佑大哥大嫂多子多福!”
“烧当羌大豪的佩刀,说是斩过百头狼!俺瞧这玩意儿杀气重,可以镇邪。”
一旁的关羽抚髯摇头:“三弟,婚仪岂能摆凶器?”
张飞瞪眼道:“二哥你不懂,羌人的规矩!送刀就是臣服!这表示以后这支羌人都只听大哥的。”
关羽抚髯的动作一滞,三弟今日讲话,某竟无言以对?
刘备忍笑接过:“好!羌酋的情谊,我收下了!三弟替我传话:凡愿守汉家法度的羌部,皆是雍州之民,我亦会一视同仁!”
随后,刘备又坐在名为“西海青盐”的包裹,仔细捏了捏,又在舌尖下舔了舔,不由一喜:“三弟,送西海青盐的羌部,这些青盐是他们自己人去采的吗?”
张飞点头:“是他们自己人采的,也是族中秘法自己熬制过的,俺问过,他们祖上参与过官盐制作,所以懂得如何熬制青盐去除毒性。”
“这礼不错。”刘备面有喜色,道:“回去告诉张既,让他与这支羌部密切合作,不过这青盐尚未完全去除毒性,还需秘法熬制。相关秘法三弟返回冀县时可一并带回。”
大汉的盐铁的开采和制作历来已久,汉武帝时期还出现过著名的盐铁论。
不过在刘备看来,这些开采和制作都太粗糙了,市面上流通的盐也是多种多样,有的盐的毒性还贼强。
时常有吃了劣质盐而染病的,还有吃不起盐的。
刘备入雍州后也统计过雍州的各类盐产地,然而很多盐产地因为关中战乱和迁徙导致荒废不能用,重新开采又会浪费太多的人力物力。
雍州如今的主要精力依旧在农耕和水利上。
而今,羌人却给刘备送了份大礼。
开采交给羌人,刘备只需要负责去除西海青盐的毒性让其变得适合食用。
果然,让贾诩用“攻心计”这类相对平和的计策还是有好处的。
倘若真用了贾诩平羌十六策的前十五策,别说送礼了,能不来搞破坏都算羌人讲道理了。
刘备要的是威服,而非亡族屠戮。
只要诚心归附,那就是雍州大家庭的一员。
刘备有的,都会分一部分给羌人,当然,羌人有的,同样也得分一部分给刘备。
来送礼的很多,刘备也都一一收下。
对普通人而言,成婚就是成婚;对刘备而言,成婚不仅仅是个人家事,亦是雍州事。
有多少人送礼多少势力送礼也关系到刘备在雍州的威望有多高。
而如今就连汉阳郡的羌人都托张飞送礼,也足见刘备如今在雍州:威服内外。
三月七日。
刘备完成了六礼最后一礼,正式将蔡文姬娶入府中。
由于刘备和蔡文姬的父母辈皆不在长安,故而部分礼节也从简。
洞房花烛,青灯长存,一夜无话,只剩低吟。
三日后。
刘备放下了温香软玉,挑选去洛阳的文武。
张飞要镇守汉阳郡,为刘备西和诸戎,镇守边地,依旧回了冀县。
而这回去洛阳,刘备是要与董卓争锋,关羽肯定是要带走的。
思来想去。
刘备决定以功曹从事简雍代掌雍州牧,与治中从事阎忠、兵曹从事牵招,议曹从事梁衍、簿曹从事杨阔共同处理雍州府事。
驻扎在陈仓的张扬则被调回了长安城。
雍州军八校尉中,除了张飞、张扬、皇甫坚寿外,其余校尉如关羽、赵云、张辽、徐晃、典韦五人及其麾下兵马都得带走。
陈到、黄忠、马超、法正,亦随刘备前往。
谋士则只带了贾诩一人。
刘备又给许攸留了信,让许攸回了长安后便入洛阳听命。
既然要与董卓相争,且还要奉天子以令不臣,刘备必然要带走最精锐的文武及兵马。
为免长安城无大将,刘备又再次委托皇甫嵩帮忙守着长安城。
守的次数太多,皇甫嵩现在已经习惯了,更何况儿子从子都在刘备麾下,若长安遇上兵事,也不能真就赋闲在家。
将一切部署妥当后,刘备遂辞别众人,挥师东进。
洛阳,我来了!
天下,我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