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还原子排列?用手搓吗?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前一段时间舆论闹的火热,张明浩成为了舆论焦点人物。
谭延明院士、赵建阳院士,都对他的评价都很高,而他也很快和新创科技签下了千万级的合作项目。
千万级的校企合作项目,被一个博士生拿下来,已经证明了一切。
这个博士生又得到了省科技厅宋主任的肯定。
“了不得啊!”
徐培军感叹着叮嘱道,“你们这个成果,宋主任交代了保密问题,我也就不多问了。”
“据说上级还要来人,可要好好表现,研究上有什么需求,都可以说。”
“学校方面肯定全力支持……”
……
省科技厅的重点上报,每一项都牵扯到极为重大的成果。
针对重大上报的成果,科技部都是第一时间审核的,而在审核了实验成果后,相关部门也快速做出反应。
第一就是把消息转到了科学基金数学物理学部。
第二是抽调专业学者,组成验收小组去进行成果验收。
袁辉院士在科研基金数学物理学部工作,他注意到科技部转过来的消息,马上查了下所对应的成果报告。
他发现报告还在排队审核,顿时不满道,“看来是要催一下工作了,效率太低了。”
“科技部都知道了,这边审核都在排队……”
袁辉也知道原因。
科研基金旗下的项目数不胜数,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报告,每一份报告都要排队进行审核,成果报告也是一样的。
别说是一、两天,排队一个星期都是正常情况。
但对比来说,速度还是太慢了。
他摇了摇头,查看起了成果报告信息,顿时愣住了,“这不可能!”
“金属陶瓷特性测定影响到空气流动?违反物理规律了!”
“这还说是成果?直接就是实验有问题!”
袁辉凝着眉头。
常规收到了类似的成果报告,他甚至会打回去。
科技部进行了批复,肯定过了省一级的审核,过一次审核肯定就有出奇之处。
他也好奇了,当即决定道,“那边说要组个专业验收小组。”
“我也去看看!”
针对‘重点上报’的成果,验收小组组建的速度非常快。
袁辉申请过去当然没问题。
验收组的其他两个专家,分别是科学院物理所的周铁军院士以及东港电子信息大学崔济教授。
周铁军从事超材料研究,探索物质重构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推动超材料在人工智能和人工生命领域的应用。
崔济教授的研究领域是最贴近的,他主研计算电磁学和电磁超材料,并在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理论及应用方面取得突破,牵头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科技部也派了人,包括成果转化办公室副主任陈明珍、负责高精物理实验项目的发展主任王希国。
验收组在江州市机场集合。
省科技厅的邓宝山过来接待,一行人坐着商务车去了江州大学。
几人一路谈着。
成果报告通过省科技厅的审核,说明实验本身是存在的。
验收组质疑实验的真实性。
他们谈的是底层原理。
一行人中最专业的是崔济教授,他猜测道,“我是在路上看到报告,一路上就在想这个反物理问题。”
“听起来有些不真实,但电磁超材料领域是可能发生的,超材料,本身就有很多反物理的特性。”
周铁军也研究超材料,他认可道,“超材料是人工进行原子设计排列,才能让材料展示出不可思议的特性。”
“我觉得这有可能是,他们所制造出的特殊原子排列,所引起的一种现象……”
当涉及到人工设计原子排列,听起来就感觉非常的神奇。
邓宝山也觉得有道理,心里不由感叹,“专家就是专家,一下子就解释清楚了。”
陈明珍、王希国,再包括袁辉,都觉得两人的解释说得通。
一行人来到应用电磁学实验室。
看着前面矮小的楼以及后排实验间的规模,崔济和周铁军马上改变了想法。
王希国正和江州大学的人交涉。
崔济、周铁军以及袁辉走在后面,也小声讨论起来,“这个实验室的规模,不可能做涉及原子排列的超材料。”
“市一级的机构吧?我来之前还真没了解过……”
“他们连设备都不可能有,还原子排列……用手搓吗?”
袁辉也明白过来,“不是特殊原子排列的材料,那就是实验有问题?”
周铁军思考着说道,“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有什么失误或者受到其他的影响,不管什么原因,成果能确定是有问题了。”
崔济凝着眉头没说话。
周铁军继续道,“一会儿进去,就直接让他们实验,不用讲什么原理,看了实验就都清楚了。”
“实验百分百有问题!”
“到时候,每一个步骤都仔细的看,仔细的问,帮他们找到问题,也体现一下我们验收组的专业性。”
袁辉思索着点头。
邓宝山就跟在旁边,他听着几人的谈话都很难受。
连实验都没看,就说有问题?
如果验收组看个实验找到了问题,岂不代表省科技厅很不专业?
邓宝山加快脚步,凑到了张明浩身边问道,“一会儿他们要看实验,怎么样?你们有准备吗?”
“都准备好了。”
张明浩肯定的点头。
邓宝山还是有些担心,“实验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不会。”
张明浩笑道,“邓主任,你放一百个心吧,绝对是新物理发现。”
“我敢立军令状!”
“实验上肯定让他们无话可说,等验收通过了,后续我们再申请研究项目,省里可要多给点经费补贴啊!”
邓宝山顿时一拍胸脯,“没问题!”
“到时候,我给你们多说话,一定最大程度补贴你们的项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