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章 一事一议,特事特批,我们省里支持!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89章 一事一议,特事特批,我们省里支持!

实验室里。

朱炳坤和陈帅一起查看了实验记录,看了电脑上的数据,还从头到尾看了一下实验视频。

当看到视频中测定仪持续跳动的数字,两人都表现的非常激动。

“还真是啊!最高值145,而且是持续的。”

“许丘建团队的研究不是说电场转移只发生在瞬间吗?现在明显是持续性的,持续性的流动性,肯定也伴随着持续性的转移电场。”

“电场没测,但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才是对的。看看他们说什么,因为许丘建团队的研究分析,说我们的方向有问题,国外的研究毕竟是国外的,他们的物理可能和我们不一样……”

这句话让几人听笑了。

朱炳坤和陈帅的兴奋不比薛坤来的差,或许因为有了项目被驳回的失落,他们甚至要更加激动一些。

两个人激动的手舞足蹈、蹦蹦跳跳的。

朱炳坤不断说着项目的问题。

许丘建团队发的成果影响太大了,说他们实验方向是错的,也只是对心情有影响而已,申请项目被驳回就太难受了。

这个项目是敲定了的。

他们团队发现了电磁干涉流动性现象,国际上都把现象命名为‘zxz’,也就代表张明浩、薛坤以及朱炳坤三个人,结果做后续研究的申请竟然被评审组驳回了。

这是连想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朱炳坤激动的说着,忽然拿出手机看见了聊天群。

那个新组建的群,好多人还是在说着许丘建团队的研究,并讨论着‘电场转移’的研究方向。

上拉聊天记录,能看到有些人在谈申请项目的问题。

之前朱炳坤郁闷的不想说话,他们的项目被驳回,肯定有里面一些人的‘功劳’。

在项目评审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就需要同研究方向的同行们,对于申请项目的创新性、研究价值、目标、方案等方面,做出独立判断和评价。

实验室申请的项目,同行评议的阶段已经过了。

但到下一步专家组评审,评审专家也会询问同行的意见,而群里有些人可能就是评审专家。

这方面是保密的。

朱炳坤滑动一下聊天页面,发现里面的人正谈起了应用电磁学实验室的项目。

“他们的项目已经被驳回了,方向不对,怎么也不可能有结果。”

“现在方向很明确了,负介电常数和电场转移,zxz现象就是负介电常数材料带来的电场转移。”

“他们估计要重新规划了,但即便是换了方向,能申请到的经费也有限,因为同方向很多人都要做……”

朱炳坤越看越生气。

他们发现了zxz现象,明明是个新的物理现象却出现一大堆的‘同行’,还说他们的研究方向错了。

他发了几句话,“各位,我强调一下,我们组的研究方向没有任何问题,从材料入手放大流动性,复刻张明浩在东港大学的实验。”

“这就是最正确的方向!”

“至于许丘建团队的研究,他们愿意怎么分析怎么分析,你们愿意相信就相信,我们不相信。”

“我们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个研究方向,科研基金不批,我们就自己做!”

“我们就做这个方向!”

朱炳坤发完信息不给其他人回复的机会,直接就退出了群组。

群里一阵沉默。

等发现朱炳坤退出了群组,他们聊的反倒更放松了。

“群里都是同行,他这样说不是得罪人吗?以后同行评议,能有好吗?”

“这话说出来,项目评审肯定是过不了了。”

“张明浩这样就罢了,毕竟年轻,朱炳坤怎么也这样,太冲动了吧。”

群主里有个人叫严厉华,是材料工程研究院的教授,同时也是项目评审专家组的一员。

严厉华正坐在办公室里。

他放下了手机,笑了笑,和对面的高海军道,“你看群里了吧?大家都说不行,他非要说行,还说什么科研基金不批也坚持做。”

“明显错的方向,坚持什么?坚持有意义吗?申请不到项目,研发经费自己填吗?”

高海军摇头说道,“这就叫恃宠而骄!”

“zxz是他们发现的现象,可能就觉得研究必须他们来做。”

“前一段时间,他们研究了个锡烯超导,科技部的徐老师去了,当场说科技部一定得支持。”

“科技部支持,我们肯定也支持,但研发也要走正确方向吧?不能什么都支持。”

“是这样。”

严厉华点头道,“这个方向上,好多团队都准备申请项目了,新物理,很有潜力,多个团队一起做也有竞争。”

“我和其他人也交流过,如果他们不改方向,肯定是不给批的。”

……

朱炳坤、陈帅一起看了实验记录,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

他们也都冷静下来了。

几个人一起去了主任办公室,讨论起下一步的实验计划。

“明天用马岩做的两个材料做实验。”薛坤说道,“先看看情况。”

“有三次实验,再对比他的特殊操作,也能找到些规律了。”

张明浩则是说起了自己的判断,“马岩是直接对粉末进行了搅拌,镍的重量大,镍颗粒就会被甩向边缘。”

“所以我认为,材料边缘镍含量更高,中心位置低一些,但每一部分含量都在阈值范围内。”

“另外,材料内部的镍分布,从边缘到中心,最好是一个循序降低的过程。”

这就是结论。

如果想得到更进一步的结论,就需要更多的实验,包括持续流动性方向、电场方向等等。

这些都还没有测定过。

薛坤、朱炳坤以及陈帅一起讨论了起来。

张明浩说的材料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镍分布上,均匀分布的材料很容易制备,但从外到内循序降低的材料,难度就变得很高了。

他们必须要设计一下,才能拿出材料制备方案。

几个人讨论了很久也没有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