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完美表现!高温超导?扯南扯北,也扯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98章 完美表现!高温超导?扯南扯北,也扯不上高温超导!
崔济和彭金泉拉着张明浩,说起了安伯驹的地位和影响力。
张明浩则完全不在意。
他一句话就让两人无话可说,“我和杨学文的矛盾,众所周知了。而且,我才多大?”
崔济和彭金泉对视一眼。
仔细一琢磨,发现张明浩还真不怕得罪什么学术圈大佬。
普通学者做研发就会碰到申请项目的问题,尤其是做同一方向研发,项目评审都是个大问题。
像是他们这种职称级别,再往上评院士,也是需要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投票表决的。
只有争取到足够多的票数,才能在一众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评上院士。
两个都是大问题。
张明浩反倒没有这个问题,甚至说朱炳坤的实验团队都不怕,他们的项目已经被卡过一次了,转而申请了东川省的省科学基金项目。
最重要的是,他们团队还拿出了重大成果,科技部都要开会让自然科学基金追加千万经费。
换一个团队,情况绝对不一样。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卡,省里的重点支持也申请不到,最多只能申请个小的项目支持,后续研发肯定会碰到经费不足的问题,经费不足、实验做不了,也不可能有什么成果。
最后就落了个惨淡收场,而一个没有成果的项目对于个人和团队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说,只要有能力走遍天下都不怕。
再一个就是年轻了。
张明浩真的是太年轻了,他还不到24周岁。
这个年纪上绝大部分学者还只是博士生,甚至硕士都没有毕业,他的年纪怎么会怕一个老院士?
熬都能熬死……
张明浩可不管那么多,他也没想过这么多问题。
做人,心情舒畅最重要。
他去前台办了个入住,再回来就拉着彭金泉谈起了高温超导理论机制的问题。
现在是来首都参加科技部的会议,但也可以趁机交流学术,彭金泉是凝聚态物理超导领域的顶尖学者,和这样的学者交流的机会可不多。
张明浩拉着彭金泉谈了有一阵,后来看看时间,干脆拉着他一起去了酒店餐厅,点了好几个菜请吃饭。
吃饭就是一边吃一边谈。
彭金泉都被张明浩问的有些烦躁,但面对一个充满求知欲的眼神,尤其对方还在科研上有重大成就,感觉根本就拒绝不了,只能一直说、一直说。
这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彭金泉最后很无奈的说道,“这样吧,等明天开过了会,你们可以去我们研究所参观,我再详细讲讲高温超导的研究。”
“那就太好了!”
张明浩满脸笑容的应了下来。
彭金泉见张明浩不再追问,也终于能停下饭局,回酒店房间安静一会儿。
他心道怪不得张明浩能研发出如此重大的成果,真是有问题就一直问、一直问,都根本讲不完。
对方的理解能力还特别强。
短短的两个多小时,他说了大量专业领域的知识,一大半都是非常深入的内容,甚至说了一些没有发表过的、推测性的内容。
如果再不停下来,他感觉大脑里的知识都被掏空了。
……
科技部的会议定在了上午九点。
张明浩、朱炳坤一行人,八点多来到了科技部。
他们先去主楼一侧的小厅排队领了工作牌,然后直奔主会场而去。
一行五人中,薛坤、陈帅以及韩晓旭都是生面孔,他们到这种场合根本不认识人。
朱炳坤相对好一些,刚出了小厅就和一个教授寒暄,似乎是同做锡烯方向研究认识的。
张明浩是唯一的熟面孔,他被很多人认了出来。
这主要还是因为年轻。
路上碰到的人,走过去就会转头说上几句,“那个应该是张明浩吧?”
“应该就是他,这个会还能有别人这么年轻吗?”
“还真是啊,我在新闻上见过,看起来比新闻上还年轻,我手下最年轻的博士都比他要大……”
一行人进入了会场,并按照座位号找到了位置。
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重大的会议,甚至都是第一次来科技部,行为上都有些谨小慎微,尽量不要出差错,生怕被人小看了去。
朱炳坤、薛坤、陈帅都是这么想的。
就是因为太在意,也就让他们的动作感觉怪怪的,甚至走路的姿势都有些不似以往。
韩晓旭相对还好,他都这把年纪了,好多事情也不在乎了。
张明浩表现的就更自然了。
进了大会场以后,他就到处的看,后来发现空旷的会场也没什么好看的,他是在看会场情况,也看看前来的人,而后面的人都在看他。
他们的位置实在太靠前了,就在第一排的最左侧。
第一排都是领导和院士席位,有些院士都被安排在了第二排。
在这样的重大会议上,座位的安排是很讲究的,第一排中间肯定是最好的位置,而第一排的左侧往往是会议的关键人物,座位安排上也凸显了科技部对于电磁实验室一行人的重视了。
等不多久,会场的已经有很多人了。
科技部的领导团队也来了,徐老师走进来以后朝会场看了看,就直奔第一排左侧的方向。
张明浩一行人紧站起来。
徐老师从左到右一一握手,最后握手的是张明浩,他拍了拍张明浩的肩膀,满眼温和的问道,“又见面了。”
“上次去江州就是因为你们团队有了大的成果,这么快又有了大的成果,了不起、了不起。”
“以后的科学,又多了一个重大研究方向!”
徐老师的话,感觉让人如沐春风。
张明浩谦虚的寒暄几句。
徐老师看了看时间就直接走上了讲台,会场顿时安静下来。
会议是从徐老师的讲话开始的,他说明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肯定了科技工作者对于国家发展的贡献。
下一个就是柳明。
柳明上台说的就比较实际了,他简单阐述了张氏现象的重大发现,随后说明了会议情况和召开的目的。
柳明的发言大概有十分钟,发现快结束的时候,朱炳坤、薛坤等人,都明显有些紧张了。
下一个就是张明浩。
但该来的总是会来的,柳明讲话结束以后,就听到主持一声喊,“下面有请江州大学团队代表张明浩,做张氏现象研究报告陈述……”
说是报告,实际上,就是讲一下张氏现象。
张明浩也感觉有些紧张。
他站起来,放眼看向整个会场,就感觉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
最后,还是深吸一口气,拿起了稿子,平静的朝着讲台方向走了过去。
当快走到讲台前的时候,他还朝着一侧看了一眼,露出了在对着镜子练习的标准笑容。
站上了讲台,心情也平静了许多。
张明浩继续维持着标准笑容,开篇做起了自我介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大家好,我叫张明浩,来自江州大学。”
“下面我来讲一下张氏现象……”
简单开篇以后,他马上进入正题,“张氏现象,是我们在研究镍/三氧化二铝金属陶瓷材料时,所发现的一种特殊现象。”
“最初称做是‘电磁干涉流动性’,是因为其可以带动空气流动,现在已经有了新的进展,我们发现这个材料可以制造出特殊的力场,我称之为‘神秘力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