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暗流涌动北平府!  我连襟是朱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各种彩虹屁,什么皇上英明,皇上圣明之类的,他自然是迷失了自己。

而徐牧也开始干自己的本职工作。

他可是北平府同知。

自上任北平府同知以来,他便一头扎进了政务之中。

而首要的,便是琢磨如何与知府张昺相处。

他早已摸清,张昺不仅是北平府的行政一把手,更是建文帝派来监视朱棣的暗桩,——此人由工部侍郎调任北平布政使兼知府,带著朝廷的密令,与都指挥使谢贵互为犄角,日夜盯著燕王府的风吹草动。

对徐牧这个同是朝廷派来的官员,张昺虽表面客气,眼底却藏著戒备,既想拉他一同探查朱棣动向,又怕他是朱棣安插的反间。

朱允炆多少糊涂一点,但是,张昺还是不糊涂的。

你带著老婆来了,你又无父无母,万一,万一你真的投靠了朱棣怎么办?

总之,不能完全信任徐牧。

徐牧倒也不在意,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他的价值,自然也会被朱棣看到。

府级政务,如户籍登记、赋税徵收、驛站管理、地方乡绅协调、灾情上报与賑济等需知府统筹决策,但具体执行多由同知牵头落实。

比如徐牧梳理政务,本质就是协助知府釐清北平府的行政流程、核查积弊,如钱粮帐目、下属吏员分工,这是同知的核心职责。

自己主要负责的一个是治安与防务,若府城需协助卫所维持秩序,自己就需要分管民壮操练,城门盘查,缉捕盗匪等事务,不过自己没有统兵权,与卫所军官分属行政、军事系统,其次就是,水利与农桑:若府內有河道、农田治理需求,自己还需要牵头兴修水利、推广农桑。

这日清晨,徐牧刚到府衙,便拿著整理好的户籍名册,主动去了张昺的书房。

“知府大人,这是属下昨日核对的城西三县户籍名册,其中有几处人口与去年上报的数据差异较大,恐有漏登或误报之嫌,特来向您请示如何处置。”

他將名册递到张昺面前,语气恭敬,全程不提任何与朱棣相关的话题。

张昺翻看著名册,眉头微蹙:“此事关乎赋税徵收,不可马虎。你先让人去这几县实地核查,务必摸清真实人口,核查结果出来后,再与我商议后续对策。”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徐牧躬身应下,转身正要离开,却被张昺叫住。

“徐同知!”张昺放下名册,目光审视著他,“近日燕王府动静如何?听闻你与燕王有亲戚之谊,可曾察觉他有异常举动?”

徐牧心中一凛,面上却依旧平静:“大人说笑了,属下虽与燕王有几分亲戚情分,从未涉足燕王府的军政之事。每日除了处理政务,便是在家中陪伴妻儿,实在不知燕王有何异常。”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属下倒听说,近日府城西南的粮仓漏雨严重,若不及时修缮,恐影响秋收后的粮食储存。此事关乎民生,属下已草擬了修缮方案,还请大人过目。”

说著,他从袖中取出方案,巧妙地將话题从燕王府拉回“政务”。

张昺接过方案,见徐牧避而不谈燕王,虽有不满,却也挑不出错——毕竟徐牧的职责本就不涉及军政,强行追问反而显得自己刻意。

他扫了几眼方案,点头道:“此事你看著办便是,务必儘快完工,不可耽误。”

“属下遵令。”徐牧躬身退下,走出书房时,后背已沁出一层薄汗。他清楚,张昺的试探绝不会就此结束,日后需更加谨慎,既要在行政上配合张昺,不被他抓住“不遵上令”的把柄,又要守住底线,绝不参与任何针对朱棣的行动。

回到自己的书房,徐牧重新翻开政务文书。

他现在需要快速的了解北平府情况,搞清楚北平府的人口,粮食,水利等等,他要做的是未来大明帝国的重要核心,若徐牧只停留在表忠心、守分寸,而没有实务能力,最多是朱棣信任的亲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