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死不认错朱允炆:魏国公无礼,拖下去重打五十军棍! 我连襟是朱棣
“徐公此言差矣!”
方孝孺反驳道,“人心需靠正统凝聚,而非帝王认错!陛下只需下令加固长江防线,重用忠勇之將,再派使者安抚南方將士,必能稳住局势。若颁下罪己詔,才是真正的自毁长城!”
朱允炆沉默良久,最终还是没有落笔,他的语气语气带著疲惫:“罢了……罪己詔之事,朕再议。齐泰、黄子澄,你们即刻前往扬州、淮安,督促守军加固城防;方孝孺,你负责起草檄文,痛斥朱棣叛逆之罪,宣扬朝廷正统;徐辉祖,你继续总督京营,务必稳住军心。”
徐辉祖急了:“陛下,玩玩不可,如今人心离散,燕军即將南下,唯有罪己詔能挽回民心,这是明摆著的道理!不可一味强调帝王威严,正统之名,难道要等南京城破,再谈这些虚的吗?”
“魏国公此言差矣!”
方孝孺立刻反驳:“民心需靠正统凝聚,而非帝王认错!陛下若颁下罪己詔,便是承认自己用人失察、决策失误,届时朱棣定会藉机宣扬陛下昏庸,那些本就观望的將士,勛贵,只会更肆无忌惮地动摇!”
“勛贵动摇?”
徐辉祖冷笑一声:“若不是陛下此前斩將失当、错信李景隆,勛贵怎会动摇?”
朱允炆脸色越发的难看起来,这个徐辉祖,真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而徐辉祖也没有注意到朱允炆的表情,继续道:“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你们三人身为辅政大臣,当初极力劝说陛下斩杀归將,又力荐李景隆为主帅,如今他降了燕军,你们不思自省,反倒阻拦陛下认错,难道要让陛下独自承担所有过错吗?”
这话戳中了齐泰、黄子澄的痛处。
黄子澄脸色涨红,厉声喝道:“徐辉祖!你休要胡言!荐举李景隆是朝堂共识,如今他叛降,是他个人不忠,与我等何干?你这般维护罪己詔,怕不是另有私心!”
“私心?”
徐辉祖气得浑身发抖,“我徐家世受国恩,父亲徐达隨太祖皇帝打下大明江山,我怎会有私心?我只是不想看到太祖基业毁於一旦!倒是你们,为了维护自己的顏面,连江山安危都不顾了!”
“够了!”
齐泰突然转向朱允炆,双膝跪地,语气带著刻意的沉痛:“陛下!魏国公此言,正是勛贵骄纵的明证啊!徐家世居高位,手握京营兵权,如今竟敢在朝堂之上公然指责辅政大臣,质疑陛下决策,这不是骄纵是什么?若陛下今日依了他颁下罪己詔,他日勛贵们定会更加肆无忌惮,视朝堂规矩如无物,陛下的皇权,又该如何巩固?”
黄子澄与方孝孺连忙附和:“陛下明鑑!徐辉祖身为勛贵之首,却处处与朝堂作对,若不加以惩戒,恐其他勛贵效仿,日后再无人將陛下放在眼里!”
徐辉祖彻底傻眼了,他万万没想到,齐泰三人竟会突然將矛头指向“勛贵骄纵”,还把自己当成了“例子”。
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因愤怒与震惊,一时说不出话来。
朱允炆坐在龙椅上,脸色变幻不定
他本就对“罪己詔”心存顾虑,此刻听齐泰三人提及“勛贵骄纵”“皇权巩固”,心中的天平瞬间倾斜,这个狗东西,刚才就说自己这个错,那也错,一股莫名的焦虑涌上心头。
若真如齐泰所言,勛贵借罪己詔拿捏皇权,那他这个皇帝,岂不成了傀儡?
“徐辉祖!”
朱允炆的声音冰冷,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你身为勛贵,却在朝堂之上咆哮爭辩,质疑辅政大臣,此乃大不敬!朕念你祖上有功,不予重罚,但需施以惩戒,以儆效尤!”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內,厉声下令:“来人!將徐辉祖拖下去,重打五十军棍!即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