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北平行省提督,兼军务、粮餉、器械兼理卫所事! 我连襟是朱棣
这倒是真的刺激到了朱棣的神经。
他为什么造反?
因为朱元璋的皇明祖训。
如果朱棣反对卫所制度,那么,朱老四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但是,现实的问题又摆在这里。
朱棣的目光落在了簿册上“永平卫逃兵率三成”“保定卫千户侵占田两百亩”的记录,眉头紧锁——卫所乱象若不根治,日后终究也是一个麻烦。
朱老四现在有点膨胀了,不仅仅需要考虑南下的事情,还要考虑自己当了皇帝之后的事情。
“殿下,何来此说?”徐牧两手一摊:“臣几时说了要反对太祖皇上的卫所制度?”
“妹夫,你这般说,便是有具体对策了?”
朱棣抬眸看向徐牧,语气中带著期许。
自靖难以来,徐牧提出的铸炮、刊印宝钞、收编降卒之策皆成效显著,他对这位妹夫的谋划早已多了几分信赖。
徐牧上前一步,躬身道:“臣倒是有一个法子,既能杜绝军官侵占军田,又能留住士兵,只是需打破些旧例,还望王爷斟酌。”
“但说无妨。”朱棣挥手示意,“如今北地卫所乱象丛生,若墨守成规,只会养痈遗患,只要能稳固根基,些许旧例何足掛齿?”
“臣以为,当將卫所军田尽数划归北平布政司统一管理,严禁私人买卖、侵占。”
徐牧声音沉:“再按官兵职级定收益份额——士兵每月可得军田產出两石粮,小旗三石,总旗四石,百户六石,千户十石,参將十五石。收益由布政司直接发放,且需服役满三年方可享全额,若中途逃亡,不仅追回所得,还需约束其家人不得再入卫所。”
朱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隨即陷入沉思。
他从未想过军田可这般管理——太祖旧制是“军户屯田,自负盈亏”,如今徐牧提出“国家管田、按级分利”,虽违旧例,却似能掐断军官侵占的根源。
“为何要归布政司管理?卫所自身管田,岂不是更方便?”朱棣追问,心中仍有疑虑。
“王爷明鑑,卫所乱象的癥结,恰是管田者与占地者同为一人。”
徐牧解释道,“千户、百户既掌卫所军务,又管军田分配,自然易生贪腐。若归布政司,设『军田管理局』专司其事,局中官员从燕军嫡系与清廉降卒中挑选,不涉卫所旧人,便可杜绝勾结。且军田只种粮、草,不种私產,產出直接归入北平粮仓,既防军官私卖,又能保障军需,一举两得。”
“此外,士兵也有时间接受训练,操练,如今我们装备了火炮,增加了火銃,殿下,臣以为士兵还是需要训练,尤其是需要跟南方军进行作战,这就需要长期训练,这卫所怕是不能辅助王爷创大业!”
朱棣一点头:“妹夫,你说的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