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兵精粮足,兵强马壮! 我连襟是朱棣
这一段时间,徐牧在忙,朱棣也是一点都没閒著。
一方面是亲自出面与周边蒙古部落重申盟约,通过赏赐、互市巩固关係,防止蒙古趁燕军內部改革时南下袭扰。
另一方面就是彻底的革新战法,徐牧训练的降军侧重“火器协同”,適合后续攻城;而朱棣需聚焦嫡系骑兵、精锐步兵的“突击战力”——比如在北平周边演练“快速奔袭!”
还要把这些战法给彻底的融入其中。
此外就是税收体系。
这些东西都需要朱棣来操心。
北平城外的降军营地里,夏风卷著尘土掠过帐篷,五万南军降兵列成整齐的队伍,目光却多带著几分不安——自李景隆降燕后,他们便惶惶不可终日,既怕被燕军猜忌,又怕前路茫茫。
直到徐牧身著緋色官袍,带著吏员与粮车走进营地,这份不安才渐渐被好奇取代。
“诸位弟兄,今日召大家来,是要给你们一个安稳前程。”
徐牧站上高台,拿著一个巨大的铁皮喇叭:“你们虽曾为南军,但如今归降王爷,便是燕军的一份子。本伯今日承诺,凡愿留在军中效力者,战后可与北地卫所士兵一样,分得南方军田,子孙可承;首月粮餉,今日便预发一石,让你们先安心。”
话音刚落,台下顿时响起一阵骚动。
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兵忍不住喊道:“徐大人,这话当真?我们这些降兵,也能有自己的田?”
“自然当真。”
徐牧抬手示意安静,身后的吏员立刻展开加盖燕王府大印的文书,“这是王爷亲批的告示,上面写得明明白白——只要你们忠心作战,不叛不逃,军田、粮餉,一样都不会少。”
就在降兵们眼中燃起希望时,徐牧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严肃:“但丑话说在前头,若有人敢私自逃亡,不仅自己会被追拿问罪,家人也不得再享受军田收益。咱们是军中弟兄,既要同享好处,也要共担约束,谁也不能坏了规矩。”
“利益诱惑”与“连坐约束”如同两股绳子,牢牢拴住了降兵的心。
有田可种、有粮可拿,是他们半辈子的念想;而家人的牵连,又让他们不敢有半分逃亡的念头。
之前就收编了二十万。
如今算是彻底的融入到了燕军的体系当中。
徐牧看著登记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心中鬆了口气。
他隨即调派燕军嫡系中的火器百户,组成“教习队”,入驻降军营地,开启为期两个月的火器训练。
不知不觉时间也已经来到了2月份。
日头正烈,降兵们却练得格外认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