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换换滋味 別样修仙,我在仙宗当石头
《吐纳养经轮》除有运转法门外,同时述及修行五境:
胎息,练气,筑基,紫府,金丹。
其中提到,若不断引气铸庭,循此以往,待中黄庭內凝出第一轮“赤明”,便算正式踏入了修行之门。
六轮之名,源出上古《黄庭內景经》,次第相生,轮转不休:
一曰赤明,应“心为絳宫君主”,位在中黄庭左。二日太玄,应“肾为北极太渊”,位在下黄庭右。三日启明,应“肝为青龙玉英”,位在两胁之间。四日丹元,应“脾为黄庭太仓”,位在脐上三寸。五日太素,应“肺为华盖素天”,位在肩窝凹陷。六日太极,应“脑为泥丸太极”,位在上黄庭正中。
六轮俱足,方为圆满。
“对了…地祇印。”
江辞心中雀跃未平,忽念起此“役”大功劳者,凝神探去。
“怎会如此?”
入目所及,他不禁为印兄捏了一把汗:“地祇”印不仅宝光黯淡,连印体也竟缩小数圈。
似是萎了?
模样与自己这块“顽石”相当,再无半点神异。
江辞眉头一蹙,心下生出几分焦灼:“不能自此便一直阳不起吧?”
不过他转念一想,“地祇”印这等神物,应当不至於因这一战便彻底沉寂。猜是那“玄黄”耗尽,陷入了某种自我修復的沉眠?
况且自己连一名准修士都谈不上,多思也无益。
江辞遂寧定心神:“当务之急,乃潜心修行,爭取先化形出一双手腿才行。”思绪落定,他不再迁延,当即收敛心神,復又运转起《吐纳养经轮》。
那头。
竹荫之下,藤椅轻摇。
苏景和姿態未改,依旧慵懒斜倚,目光却始终“扎根”在那沉浸於自身世界的“顽石”之上。
“倒是心急。”
在见到《吐纳养经轮》籍卷停止翻卷之时,他唇畔隱现浅笑:
“宝刀未老,眼仍未拙。只是……”他闭目假寐,將身子全榻了下去,口中低低一语,几不可闻:
“这顽石何以生得这般灵慧?”摇了摇头,又道:
“造化之奇,缘法之妙,果然不可测度。此番……或真有几分趣味了。”
……
光阴如水,静静流淌於翠谷之中。
自那日起,江辞便彻底沉入了修行,疯狂运转《吐纳养经轮》,贪婪汲取著磅礴灵力。
一周……又一周天。
循环至盈数三十六,是之大周天,才会停歇片刻,分出一缕心神,探向识海中那枚沉寂的“地祇印”。
“印兄,印爷……您老能否吱个声?”江辞轻声唤道。
自然,与往常一般无二,未得回应。
“唉……”
他只得摇头,將那丝期盼按下,再次专注於自身:“印爷,您养著,小子先自个努力去了。”
语毕,又转身吞吐起灵气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道理放在一块石头身上,竟也適用。
成效堪称显著:
石躯肉眼可见地愈发温润,青白底色上那浅褐斑纹竟隱隱透出玉质光泽,不再似河滩俗物,反倒有了几分天成灵韵的模样。
中黄庭內,灵气氤氳匯聚,已初具轮盘雏形,虽未彻底凝实,却已能自行缓缓旋转,吐纳灵机。
“照这速度,凝出“赤明轮”,踏入胎息境,也不过是旬月之事。”
江辞心下估量,干劲更足。
如此进境,除却“地祇印”所赋特性【土里生財】之外,亦得益於这“顽石”之躯。
连他自己都未曾料到,修行途中竟显出一桩意外之宜:
辟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