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5章:產业链构想浮现  四合院棒梗的名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天刚蒙蒙亮,丁义珍就把那三份標红的企业名单塞进了周叔的公文包。

“继续查,別惊动。”他只说了这一句,转身进了小会议室。

王大陆已经在了,手里捏著一沓纸,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高启强是被电话从被窝里拽出来的,头髮翘著,嘴里还带著火腿肠味儿:“又出啥事了?仿冒厂炸了?”

“比炸了还麻烦。”王大陆把纸拍桌上,“財政局昨天报上来的数据,全县新增税收四千多万,教育局要分一半发奖金,城建局抢著修环城路,连畜牧站都递条子,说要给全县猪圈装暖气。”

丁义珍坐下来,手指敲了敲桌面:“钱还没焐热,就开始分家了?”

“不是分家,是疯了。”王大陆苦笑,“昨天我去开发区转了一圈,六个部门同时开会,全在爭『金科配套项目』的审批权。有人提议把vcd厂旁边那块地拍卖,起拍价直接標到八千万。”

高启强听得直咧嘴:“咱厂才赚多少?他们倒先上了?”

“这就是问题。”丁义珍盯著墙上的开发区规划图,声音不高,“一台机器卖得好,全县都觉得自己发財了。可谁想过,万一哪天没人买呢?”

会议室一下子静了。

王大陆低头翻开笔记本,抽出一张手绘的草图,往桌上一摊:“我昨晚没睡,算了笔帐。”

图上画著一条从左到右的流程线,起点是“原材料採购”,终点是“终端销售”,中间密密麻麻標著十多个环节:晶片封装、雷射头组装、外壳注塑、包装印刷、物流配送……

“现在每台vcd,三成成本在运输,两成在外购配件。”王大陆指著图,“光一个塑料外壳,我们从南方进,每片八毛,加上运费,到厂一块二。要是咱们自己建个小厂,原料从香江直供,成本能压到七毛。”

高启强凑过去看,嘀咕:“可建厂要钱啊,还得招人、管生產,咱们现在连本厂的排班都快顾不过来。”

“不是让你现在就建。”王大陆抬眼,“是得想明白——咱们到底要做多久的贏家?”

丁义珍没说话,伸手把草图往自己这边拉了拉,目光停在“晶片供应”那一环。他拿起笔,在旁边画了个圈:“上个月,日本那家供应商突然涨了百分之五,理由是『国际匯率波动』。可同期日元没变,他们倒是多赚了两百万。”

高启强挠头:“做生意不都这样?谁拳头硬谁说了算。”

“那要是他们明天不卖了呢?”丁义珍抬头,“说『环保不达標』,或者『產能紧张』,断我们三天料,生產线就得趴窝。”

高启强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王大陆接上:“所以我说,不能只盯著一台机器。我们要的是整条链子自己说了算。上游自己供料,不怕断;中游自己生產,不怕卡;下游自己发货,不怕窜货。”

“闭环。”丁义珍点点头,“不是为了多赚钱,是为了不怕人关门。”

高启强搓了搓脸,还是不甘心:“可全县现在就想著分钱,谁愿意投这种『看不见』的项目?建个注塑厂,三年回本,干部等得了?老百姓看得懂?”

“看得懂。”丁义珍翻开財政报表,手指点在“应急储备金”那一栏,“这笔钱不动,但可以『以奖代补』——谁先建成达標配套厂,县里返三年税收。”

王大陆眼睛一亮:“这招狠,等於政府出钱,让企业试错。”

“不是出钱。”丁义珍纠正,“是把未来的钱,提前押在该押的地方。谁敢干,谁拿好处;不敢干,就別眼红別人赚。”

高启强盯著那张草图,忽然笑了:“您这哪是建產业链,是修护城河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