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既得利益者反击 四合院棒梗的名义
丁义珍刚把车停进地下车库,手机就震个不停。他瞥了眼屏幕,是钟小艾发来的连结,標题刺眼:《京州安居工程强拆致老人猝死?现场图曝光》。
他没点开,直接拨通周叔电话。
“老周,南巷卫生中心的事,是不是出岔子了?”
“人没事,就是安装设备时线路短路,火崩到一个工人脸上,擦破点皮。医院当场处理了,还留观了两小时。”
“那网上说『施工赶工酿事故』呢?”
“有人剪了段监控,只放火那一秒,前面十分钟没人动的镜头全掐了。现在十几个公眾號在转,短视频平台也开始冒视频。”
丁义珍靠在座椅上,闭了会眼。前一晚那个卖烤红薯的老人,纸板上写著“支持合理补偿”,他亲手在背面写下“工龄三十年以上优先安置”。这才几个小时,就被说成逼死老人?
“通知法务组,立刻取证。所有发布源头,记下来。”他声音没高,也没低,“另外,查查这些帐號背后是谁註册的,有没有共用ip或者支付渠道。”
掛了电话,他推开车门。刚走到电梯口,秘书打来:“丁书记,建委王主任说,有个分包商叫『宏达建设』的,今天早上被自媒体点名了,说是他们抢工期导致漏电。”
“宏达?”丁义珍按住电梯按钮,“这名字听著耳熟。”
“去年旧改项目招投標,他们报的价最低,但资质不全,被刷下去了。后来听说找过关係,没成。”
丁义珍点点头:“让他们把所有分包合同调出来,特別是三级以下的。我现在上楼。”
办公室门刚关上,周叔的电话又来了。
“查到了两个主號,註册公司看著像空壳,但资金流水显示三个月前有一笔五十万注资,打款方是『中联置业』的子公司。”
“中联?”丁义珍冷笑一声,“赵立冬那个表弟不是叫张立中吗,名下就有个中联?”
“对,就是他。”
“好啊,自己拿不到工程,就让人砸场子。”丁义珍把手机往桌上一放,“马上发通报——第一,事故真实情况,附完整监控和伤员签字的诊疗单;第二,暂停宏达建设在京所有项目资格;第三,市纪委介入调查分包链条是否存在违规操作。”
秘书敲门进来:“宣传部问,要不要开发布会?”
“不开。”丁义珍摇头,“现在开,等於跟他们对骂。我们讲事实,他们炒情绪,谁贏?”
“那……什么都不说?”
“说,但不说多。”他拿起笔,在便签上写了几行字,“让市政府公眾號发个简短说明,標题就叫《关於南巷社区卫生中心施工情况的说明》,內容控制在三百字以內。监控片段切一段最乾净的,配上医院出具的证明。”
秘书记完正要走,他又补了一句:“別用『闢谣』这个词。咱们不是闢谣,是通报情况。”
人一走,丁义珍拉开抽屉,翻出一份文件。这是上周批的民生项目监督方案,里面专门有一条:“建立第三方巡查机制,所有施工单位每日上报材料来源与人员名单。”
他圈出这条,给监察室打电话:“从今天起,所有民生工程工地,全部启用飞行检查。不打招呼,不定时间,看到问题当场停工整改。查到一个,通报一个。”
电话还没掛,周叔又来电。
“有新情况。刚才有几个老职工家属群开始传话,说『补偿还没谈妥就要拆房,政府急著给开发商腾地』。还有人发语音说,『丁书记答应的事,转头就变卦』。”
丁义珍眉头一拧。
他知道,这才是最危险的——群眾开始怀疑承诺。
“安排街道干部,今天下午必须入户解释。尤其是那些签了字、领了预付款的住户,让他们当面说说流程清不清楚。录音录像都存档。”他顿了顿,“另外,让安居工程指挥部把每天进度贴到社区公告栏,连哪栋楼拆到第几层都写明白。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
周叔沉默两秒:“你就不怕他们继续歪曲?”
“怕也没用。”丁义珍站起身,走到窗边,“他们想让我慌,想让我跳脚,想让我连夜开发布会自证清白。我不动,他们反而乱。”
手机震动,是建委主任的消息:“已查实,宏达建设的实际控制人,是梁群峰远房侄子的小舅子。”
丁义珍看了眼,没回。
他知道,这一拳不止打向他,也打向钟跃民那边。梁群峰退休前卡过不少事,这次藉机反扑,也算顺理成章。
但他更清楚,这些人算错了帐。
他们以为改革就是换个领导、改个政策,其实不是。改革改的是利益结构,动的是饭碗。有人吃惯了老规矩的饭,自然要咬人。
可他也早不是任人拿捏的角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