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0章:合作洽谈促发展  四合院棒梗的名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另一位年轻些的教授问:“如果中央政策调整,或者地方班子换届,你们这套机制还能延续吗?”

“我给你两个保障。”丁义珍说,“第一,所有合作协议由市人大备案,形成地方性法规文件,不受人事变动影响;第二,设立『京州科技创新稳定基金』,首期注资五十亿,专款专用,哪怕財政紧张也不挪用。”

会议室传来轻微的议论声。

清华方面最终表態:原则上同意推进合作,两周內派专家组来京州实地考察。

接下来几场洽谈节奏明显顺畅。华科当场表示愿意將光纤传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支设在京州;西电则对共建雷达与通信联合研究中心表现出浓厚兴趣;上交提出联合培养集成电路方向硕博生;哈工大更是乾脆,直接问:“什么时候能签协议?我们有两个青年千人计划团队可以马上入驻。”

五场会谈结束,已是傍晚六点。

丁义珍揉了揉太阳穴,把所有反馈意见匯总成册,交给秘书归档。桌上摊著《高校合作备忘录(初稿)》,还有明天发改委协调会的材料。

手机震动。

林耀东的消息跳出来:“第二批资金已转向离岸信託,路径模糊。”

丁义珍看完,合上文件,目光落在墙上掛著的“京州智谷”规划图上。图纸右下角標著一行小字:预计首批入驻企业不少於三十家,带动就业超两万人。

他起身走到窗边,夜色已笼罩市委大楼。远处高新园区的施工围挡亮起了临时照明灯,像一片尚未连成片的星火。

刚坐下,电话又响了。

周长利语气少见地凝重:“教育部那边传话,有声音说我们动作太急,怕引发『高校资源过度向单一城市倾斜』的爭议。”

“让他们说。”丁义珍靠回椅背,“十年前没人关心资源倾斜,只关心gdp数字。现在我们想把钱在刀刃上,反倒有人跳出来讲平衡?”

“可上面有人打过招呼,建议暂缓部分对外宣传。”

“宣传我不急。”丁义珍盯著天板,“但合作不能停。你告诉教育部那几位老朋友,京州不抢谁的饭碗,我们只是在补课。別人跑了十年,我们现在才起步。”

电话那头低声道:“小心被人当成出头鸟。”

“出头鸟也好,靶子也罢。”丁义珍笑了笑,“只要飞得稳,打得准,就不怕风大。”

掛了电话,他重新打开电脑,在邮件草稿箱里找到一封未发送的信件。標题写著:关於设立“青年科学家安居工程”的初步构想。

他敲下最后一句:

“房子不是留人的唯一办法,但没有房子,再理想的人才也只能转身离开。”

按下发送键时,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

秘书探头:“书记,西电那边刚回消息,说他们的校长想提前来一趟,顺便看看生活配套。”

丁义珍抬头:“告诉他,我亲自陪他看房。要看最好的小区,也要看在建的公租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