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一个个都把自己当成了帝师?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官员们整齐划一的行礼,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內迴荡。
听在李承乾耳中,如同最美妙的乐章。
“诸卿平身,看座。”
李承乾努力维持著沉稳的仪態,但眼角眉梢难以抑制的飞扬神采,以及微微抬高的下頜,都泄露了他內心的极度舒爽。
官员们依序落座,进言开始。
有的官员深諳官场之道,开口便是对太子近日“纳諫”、“勤学”之风的由衷讚嘆,言辞恳切,马屁拍得不露痕跡,听得李承乾身心舒畅,微微頷首,偶尔还点评一两句,显得从諫如流。
更有一些实干派的官员,则直接拋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政见。
有的谈及关中水利年久失修,提议趁著冬閒徵发民夫疏浚;
有的议论如今选官过於侧重门第,希望能稍重才学;
甚至有人小心翼翼地提及,西州徙民之策虽好,但沿途州县接应、物资调配仍需细化……
这些建议或许並非全都高明,但李承乾依照李逸尘事先的提点,並不急於表態,而是认真倾听,时而询问细节,时而表示会將建议“仔细斟酌”,或“转呈有司议论”。
他应对得从容不迫,举止间竟真有了几分虚心纳諫、沉稳睿智的储君气度。
这让许多原本只是来观望的官员暗自点头,看到太子的变化,並非全然是做戏。
殿內气氛热烈。
李承乾感觉自己仿佛真的触摸到了权力的核心,不再是那个被父皇厌弃、被兄弟覬覦、被群臣轻视的跛脚太子。
李逸尘如常入宫伴读。
行至东宫左春坊外,却被两名面色冷峻的內侍省宦官拦下。
“李伴读,刘內侍有请,移步一敘。”
为首的宦官声音平淡。
李逸尘心中凛然,知道该来的终究来了。
他面上不动声色,甚至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惶恐,躬身道:“不知刘內侍召见,所为何事?下官还要去伴读殿下……”
“殿下那边自有分说,李伴读,请吧。”
宦官打断他的话,侧身做出引路的手势。
李逸尘不再多言,跟著他们来到一处僻静的偏殿。
殿內,端坐著一位面白无须、眼神锐利的中年宦官,正是內侍监王德手下得力的干將,姓刘,宫中皆称刘內侍。
“下官李逸尘,参见刘內侍。”李逸尘恭敬行礼。
刘內侍抬了抬眼皮,慢条斯理地放下手中的茶盏,声音尖细。
“李伴读,不必多礼。坐。”
李逸尘依言在下首坐了,姿態恭谨。
“召你来,也没什么大事。”
刘內侍目光如鉤,上下打量著李逸尘。
“陛下关心太子殿下学业,咱家奉旨问问,你作为殿下近身伴读,对殿下近日……嗯,有何看法啊?”
他早已打好腹稿,此刻面露诚惶诚恐之色,斟酌著词语,中规中矩地回道:“回內侍,殿下天资聪颖,近日確实勤奋了许多,於经史子集,皆能用心研读,偶有心得,也会与下官探討。下官……下官只觉得殿下进步神速,实乃大唐之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