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寒梅礪雪 重生千禧年:从校长开始
学期的尾声伴隨著沪上冬日的湿寒一同降临,期末考试的紧张气氛为校园按下了短暂的静音键,却又在成绩公布后,转化为一份沉甸甸的踏实与喜悦。
曙光各校区整体成绩稳中有升,尤其令人欣慰的是,那些在各个社团中活跃的学生们,用稳定的分数甚至不同程度的进步,有力地回应了外界关於“玩物丧志”的隱忧。成绩单,成了“全面育人”理念最直观的註脚。
寒假將至,校园並未立刻冷清下来。各类寒假短期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开始张贴海报。
新校区“文匯苑”主办的“冬日传统文化研学营”、电子竞技社团规划的“寒假战术復盘提升班”,以及最为火爆的各体育社团冬季集训,吸引了大量学生报名。
2002年的韩日世界盃中国队史无前例的出线,点燃了全民的足球热情,虽然小组提前出局,首次成绩不佳。但全民对於未来足球事业的展望,这股热浪在曙光校园里同样汹涌。
新校区的標准草坪足球场上,即便是在寒风中,也从不缺少奔跑的身影。
足球社的冬季集训最为热闹,报名人数远超预期。教练由一位退役的体校老师担任,训练內容从基础传接球、战术跑位到分组对抗,一丝不苟。
孩子们穿著印有偶像號码的球衣,呼出的白气混合著汗水,脸上是纯粹的快乐和专注。
他们谈论著世界盃上的“神奇米卢”,模仿著罗纳尔多的钟摆过人,梦想著有一天也能代表学校甚至国家出战。这种蓬勃的朝气,是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之一。
篮球场同样人声鼎沸,篮球社的训练注重基本功和体能,运球、投篮、防守滑步,重复枯燥却必不可少。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一场场三对三的对抗赛打得激烈异常,场边围满了加油助威的同学。来自老校区的一个男生,虽然身高不占优势,但凭藉出色的速度和精准的远投,成了场上的“关键先生”。
武术队则在室內训练,他们练习长拳、太极拳,刀术、棍术也初具模样。教练不仅教动作,更讲解动作背后的攻防含义和文化哲理(如“以柔克刚”、“后发先至”)。
训练结束时,全体队员一声气沉丹田的吶喊,气势十足,展现了与球场不同的另一种精气神。
田径队的队员们迎著寒风,在跑道上重复著一圈又一圈的奔跑,练习著起跑、衝刺的技术动作。
他们的训练看似单调,却最考验意志力。每个人的目標都很简单:突破自己的最好成绩。
赵楼生时常会在校园里漫步,看看这些生机勃勃的场景,看著混合在操场不同学生的挥洒汗水。
在足球场边,他会为一次精彩的配合鼓掌;在篮球架下,他会提醒孩子们注意落地动作防止受伤;在武术队,他会静静看完全程,欣赏那种独特的韵律美。
他看到的是不仅是学生社团的运动,更是纪律、协作、拼搏和健康的体魄——这些同样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这片冬日校园里看似热火朝天的景象之下,吴天佑酝酿的暗流开始涌动。他的攻击策略变得更加隱蔽和“高明”。
几家颇有影响力的都市报教育版和当时流行的门户网站教育频道,几乎同时出现了话题类似的“討论帖”或“专家访谈”。
標题诸如《是“电子海洛因”还是“未来体育”?——校园电竞热潮引发的思考》、《虚擬战场:孩子们的娱乐还是沉迷?》。
文章摆出客观探討的姿態,却大量引用所谓“教育专家”和“心理医生”的观点,片面强调长时间面对电脑可能带来的视力下降、颈椎问题、社交隔离等风险,並刻意模糊“业余爱好”与“职业道路”的界限,危言耸听地暗示“某些学校以兴趣班之名,行鼓励学生沉迷之实,缺乏正確引导”。
文章没有直接点名曙光,但其描述的“沪市某民办教育集团”、“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比赛”等特徵,指向性明显。这些文章通过刚刚兴起的qq群、校园bbs在家长圈中流传,成功引发了一波焦虑。几位电竞社成员的家长忐忑地打来电话询问,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