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当饭吃呢? 西游:开局银角,搅动西游格局
道祖大惊,不由分说揪住大圣头皮,攥著拳头骂道:“猴头该打!”
大圣將那粒金丹从嘴中拿出,笑著说:“小家子气,谁吃你的。”
他偷吃过的仙丹何止数千,却从没有细细分辨过,哪里知道丹药已经被李承芳调换了。
二人相视而笑,大圣谢了道祖,离开了兜率宫。
大圣走后,太上道祖问询:“童儿何以將九转金丹调予那猴头?”
李承芳回忆了西游之中老君对佛教的態度,编撰了说辞,应答道:
“那如来十分无状,西游名为取经,实为侵吞我道门道统。那猴头平顶山欺压我兄弟二人,暂且不论。”
“乌鸡国本信道教,那佛教竟暗害我道门弟子,又派甚么妖魔顶替道士毁我道门清誉。”
“如此行事,岂能让他如愿。故弟子斗胆换丹,未稟道祖,还请老君责罚。”
李承芳这话,让道祖心中十分欢喜,但他表面却不动声色:“可奈这般,惹出事来却当如何。”
李承芳自然知道道祖的意思,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道祖放心,此事乃我一人所为,他人並不知晓。”
他说得很明白,这件事情和太上老君无关,全是他一人所为。
体制內的经歷让他明白,只要愿意承担责任。不將老君牵扯进来,大部分的事,道祖都会保他。
童子年纪小不懂事,因为平顶山的事记仇很正常。罚他多烧几个月丹炉便是。
“此事也是为师疏忽,未能当场辨出真假,且看那佛门如何理会。”声音渐远,道祖直上玉清天而去。
道祖这话出口,李承芳就知道事情稳了。
那金角在一旁听得心惊,待道祖走后才敢凑过来:“兄弟,你胆子也太大了!”
“哥哥放心,那佛门是甚么好东西?只度有元人,又是藏污纳垢之所在,自古多少杀人者依託寺庙逃过问责。那佛像本是泥塑,却谎骗世人,为他们度上金装,真是其心可诛。”
“现在又欺压我道门,我略施惩戒,有何不可。有事我担著,与哥哥无关。”
这话即是说辞,也是事实。李承芳穿越之前,那释大师之事何其出名。
在金角眼里,银角虽然有手段。却是贪功之辈,何时有这般大义。
李承芳的话使得金角对他另眼相看,对这个弟弟不由得生出几分佩服之感。
“虽如此说,兄弟却要仔细。”
“多谢哥哥关怀。”
孙大圣径回宝林寺內。
那八戒在那哭,嘴里还在不住的絮叨:“弼马温的外公哩!莫不是我老猪將...”
“师傅俺老孙回来了。”
“回来便好,丹药可曾求来。”
那八戒丟了手巾,凑上前来嚷嚷:“怎么会没有,这猴子是天下的贼头,偷也偷將些来!”
“呆子莫要胡说。”
大圣叫沙和尚找来了些清水,掰开国王的嘴巴,將金丹放入口中。直接用水灌了下去。
那国王却並未醒来,大圣对三藏道:“师傅,吃了金丹为什么他还没醒。”
大圣怎么会不知道原因,只是三打白骨精之后他成长了许多,给唐僧提供情绪价值还是必要的。
“想是他三年水灾,已是元气尽绝。虽有仙丹入腹,却少口气,悟空你度他一口气便好。”
大圣上前,掰开国王嘴唇,呼出一口气。
那国王躯身登时便金光四射,好似金乌凌空。躯壳立时腐败,魂魄脱离本壳,成就仙身。
那三藏被唬得跌倒在地,大呼万岁。
大圣只觉一阵鄙夷,对三藏道:“师傅怎么这般脓包。”
三藏不语,只是跪拜。
八戒靠了过来:“师兄,莫不是这国王功德圆满,要上西天了。”
“呆子莫要胡说,这国王倘若功德圆满,怎会受这三年水灾。”
那国王看著三藏:“师傅何以下跪,既救本王,便是天大的恩情!”
说罢跌倒在地,跪拜起来。
三藏与国王相对而立,互相叩头,这般情景真如鸳鸯戏水。
“师傅。”沙僧见状大惊失色,赶紧將三藏扶起,又合掌对国王道,“陛下,再世既为仙人,可喜可贺。”
“多亏师傅救我超脱大难。”
眼见著那国王又要再拜,大圣即刻使手段颳起一阵清风將他扶起。
大圣笑道:“陛下,如今你已成仙,也算十分將行功完,不必如此。”
那八戒吵嚷著:“这国王当真造化,我等尚且不知费了多少辛劳。放才成仙得道,他便好只消躺个三年便了。”
八戒这话,属实没来由。他生来懒惰,却遇贵人一朝金丹吞入腹,天仙对对相迎。成为北极四圣之首,被贬前地位高於真武。
比造化,这国王岂能与他相论。
三藏不再拜了,心中却还是不过意,拉起那国王就往禪堂走去。
那国王初得仙身,此刻未曾饮宴,周身尽放霞光。
唬得那些个僧眾当即下拜,大呼仙人。
住持与僧官闻见,个个惊慌乱语,失了体统。
眾人敘谈不提,只是苦了那五方揭諦,六丁六甲,四值功曹与一十八位护教珈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