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巡视……码头 被逐出侯府,我寒门崛起成状元
也有形制奇特、悬掛著陌生旗帜的西洋夹板船,深腹高桅,船身黝黑。
水手们金髮碧眼,穿著古怪的服装,正在忙碌地装卸著色彩斑斕的玻璃器、自鸣钟、呢绒以及一箱箱沉甸甸的、不知是何物的货物。
码头之上,更是人潮汹涌。赤膊的脚夫喊著號子,扛著沉重的货包,踩著颤悠悠的跳板,往来如蚁。
牙行的人大声吆喝著,促成著一笔笔交易;税吏模样的官员带著胥役,穿梭其间,查验货物,收取税银,神色倨傲。
还有不少看似閒散、却眼神精明的人物,聚在一处,打量著往来船只和人群,显然是市井中的“地头蛇”。
繁荣,忙碌,甚至有些混乱。
姜淮站在一处地势稍高的货堆旁,默默观察著。他看到:
一艘明显超载的本地商船,只是塞给税吏一小锭银子,便被挥手放行,那税吏甚至都未上前细查。
几个西洋水手与一名华人通译发生爭执,似乎是在爭论货物的品级和价格。
语气激动,周围很快围拢起一群看热闹的閒人,却不见维持秩序的衙役。
一队脚夫因为爭抢活计,几乎大打出手,最后还是由一个看似头目的人物出来呵斥调解,而非官府之人。
码头的路面泥泞不堪,排水沟渠似乎堵塞,污水横流,与堆积如山的贵重货物形成刺眼的对比。
“这位公子,可是要僱船运货?”一个牙行牙人凑上前来,热情地搭訕,打量著姜淮虽衣著普通却气度不凡。
姜淮微微摇头,用带著北方口音的官话问道:“不必。只是初来贵地,见此码头如此繁忙,心中好奇。这每日往来船只如此之多,税银定然不少吧?”
那牙人嘿嘿一笑,压低声音:“税银?那得看怎么说。府衙、市舶司、乃至宫里来的太监公公,哪路神仙不得打点到了?
真正能进国库的,能有几成?再说了,”他努努嘴,指向那些税吏,“爷们儿们辛苦一场,风吹日晒的,不得有点『茶钱』?”
姜淮心中瞭然,又故作隨意地问:“我看那些红毛番船,似乎货物极多,他们在此贸易,可守规矩?”
“规矩?”牙人笑得更有深意,“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番鬼精明得很,也捨得钱。只要银子使到了,有些规矩……自然也就『活』了。不过近来听说新来了个知府老爷,也不知是个什么脾性,大伙儿都瞧著哩。”
正说著,忽听不远处一阵骚动。原来是一箱从西洋船上卸下的玻璃器,因脚夫失手,摔碎在地,晶莹的碎片溅了一地。
货主是个穿著绸缎的华商,顿时暴跳如雷,揪住那嚇得面无人色的脚夫就要打骂。
旁边的西洋船长也大声嚷嚷起来,通译在一旁急得满头大汗。
场面一时混乱。几名税吏只是冷眼旁观,並不上前。
反倒是几个刚才看热闹的“地头蛇”模样的人挤了进去,似乎想“调解”,实则更像是想趁机敲诈。
姜淮眉头紧锁。这码头的繁荣之下,隱藏的是管理混乱、吏治腐败、潜规则横行。
就在这时,一阵咸腥的海风卷著码头上的尘土扑面而来,姜淮忍不住掩口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弯下腰,脸色发白。
那牙人见状,失了兴趣,嘟囔了一句“原来是个病秧子”,便转身去寻別的生意。
长隨连忙上前扶住姜淮:“老爷,您没事吧?此地风大尘杂,还是先回去吧?”
姜淮摆摆手,强压下咳嗽,直起身子。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依旧喧囂混乱、却也生机勃勃的码头,目光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