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3章 暗流涌动  被逐出侯府,我寒门崛起成状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王三的招供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找到了一根线头,姜淮深知必须迅速拉扯,否则线头隨时会断。

他动用了所有明暗力量,编织成一张大网,撒向淮安城內外。

双线並进,暗流涌动

明线:官府海捕:漕运总督衙门的海捕文书迅速下发至淮安府及各州县,画影图形,通缉那名在逃的老僕。

明面上的搜捕大张旗鼓,意在打草惊蛇,迫使对方露出破绽,同时也在舆论上施加压力。

暗线:密探出击:姜淮麾下那些精於追踪、偽装的前“夜不收”及信任的幕僚,则悄然行动。他们分为数路:

一路潜入市井,混跡於茶楼酒肆、码头赌坊,探听关於那老僕以及近期淮安城內异常资金流动的蛛丝马跡。

一路秘密监控与漕运旧利益集团关係密切的几家大商號、车马行及私人宅邸。

一路则由姜勇亲自带领,重新仔细勘察火灾现场,不放过任何一点被遗漏的痕跡。

柳暗明,线索浮现

官府的明线搜查数日,一无所获,那老僕仿佛人间蒸发。然而,暗线的调查却取得了关键突破:

资金线索:幕僚从淮安府一家与官府往来密切的银號中,通过特殊渠道查到,在王三收到银子的前两日,曾有一笔五十两的银子从“隆昌货栈”的帐户上被匿名取走。

而“隆昌货栈”,明面上做南北杂货生意,暗地里却与掌控部分漕帮势力的张家关係匪浅。

现场新发现:姜勇带人在清理书房废墟时,於靠近起火点的窗欞残骸上,发现了一小片被勾住的、不同於官署僕役服饰的深蓝色锦缎碎片,材质上乘,绝非普通下人所能穿戴。

市井流言:密探回报,有漕帮底层人员酒后失言,提及“张家大爷前几日心情甚好,赏了手下不少酒钱”,时间点恰在纵火案发生前。

锁定目標,张网以待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隱隱指向了淮安本地豪强,张家。

张家是漕运世家,族中多人在漕运衙门担任中下层官吏,更是旧漕运体系下最大的包运商之一,姜淮的“漕票”新政,使其利益受损最为严重,有充足的作案动机。

那片深蓝色锦缎,经暗中查访城內著名绸缎庄,確认是今春刚从苏州进货的稀有名贵料子,目前淮安城內有此料者不超过十家,张家正在其中!

姜淮没有立即动手抓人。他深知张家在淮安盘根错节,与府衙乃至更高层官员都有勾连,若无铁证,难以一击致命,反而会打草惊蛇。

敲山震虎,引蛇出洞

姜淮採取了更精妙的策略。他首先以“核查漕运旧帐”为名,派户部带来的精干吏员进驻与张家往来密切的几个漕运分司。

查帐目,核单据,摆出一副要从经济问题上彻查张家的姿態。

同时,他故意在一次公开场合,对淮安知府提及“近日追查纵火案,似有眉目,与城中某些豪商有关”,语气意味深长。

此举果然奏效。张家开始坐立不安,频繁派人打探消息,与外界联络明显增多。姜淮的密探严密监控著张家大宅的动静。

雷霆出击,人赃並获

终於,在纵火案发生后的第七日深夜,监控张家的密探传来急报:张家派出心腹家丁,连夜护送一个头戴斗笠、身形与那在逃老僕极为相似的人,企图从水路离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