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0章 回稟吾王!  被逐出侯府,我寒门崛起成状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

钱文奎忍不住讚嘆:“大人引经据典,迫其行跪礼,真乃……”

姜淮抬手打断了他,望著使团远去的背影,目光悠远:

“非为逞口舌之利,亦非好为人师。而是要让他们从心底里明白,欲入此门,必守此规。

文化之疆界,有时重过千军万马。《春秋》之威,不在刀剑,而在道统。”

一场看似寻常的外交接见,在姜淮手中,化作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与政治博弈。

他未动一兵一卒,仅凭对经典的精妙运用与对人心世故的深刻洞察,便维护了帝国的尊严,奠定了此后双方交往的基调。

……

明伦堂內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倭国使团成员们收敛了先前那份隱然的矜持,姿態愈发恭谨,甚至带著几分忐忑。

姜淮仿佛无事发生,神色依旧温和,示意眾人重新落座。他端起茶杯,轻轻拂去茶沫,仿佛閒谈般问道:

“贵使精研汉学,想必亦知《禹贡》?”

小野道臣此刻不敢有丝毫怠慢,谨慎答道:“略知一二,《禹贡》载九州山川、物產、贡赋,乃地理之宗。”

“不错。”姜淮頷首,“《禹贡》划分九州,定其疆界,明其贡赋。然,可知为何扬州贡『金三品』,荆州贡『羽毛齿革』,而青州贡『盐絺』,梁州贡『璆铁银鏤』?”

小野道臣沉吟片刻:“此乃各地物產之殊异,因地制宜。”

“然也。”姜淮目光深邃地看著他,“天地生养万物,各有其分,各有其主。取之有道,谓之贡赋;取之无道,谓之劫掠。此乃天理,亦是人道。”

他话锋看似仍在地理典籍,但“取之有道”、“取之无道”八字,却像警钟在小野道臣心中敲响。

他立刻联想到近年来本国一些浪人、商贾在朝鲜及大明沿海的劫掠行为,冷汗几乎又要下来。

“姜公教诲的是。”小野道臣连忙躬身,“下国定当严束臣民,谨守『有道』之规,绝不敢行『无道』之事。”

姜淮不置可否,继续沿著《禹贡》的话题深入:“九州之外,更有四海。《禹贡》言『东渐於海,西被於流沙』。

海之广阔,犹有边际;人心之欲,却难填平。贵国舟楫精良,常涉远海,可曾想过,何为海之『道』?”

这一问,更是直指核心。倭国近年来航海技术发展,向外扩张的野心隱隱显露。

姜淮这是在询问,也是警告:大海並非无法无天之地,亦有其“道”,亦即规则、秩序!

小野道臣感到压力如山,他意识到,眼前这位老者对倭国的了解,远比他想像的更深。

他谨慎地选择措辞:“下国愚钝,只知循季风,辨星象,以求平安往来。海之大道,还请姜公指点。”

姜淮缓缓道:“海之道,在於『通』而非『塞』,在於『利』而非『害』。

合法贸易,互通有无,是为『通』与『利』;劫掠沿海,滋扰生民,则为『塞』与『害』。吾朝水师巡弋万里海疆,护商旅,靖海波,所行者,便是维护此『海之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