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火耗归公! 被逐出侯府,我寒门崛起成状元
文章著重强调,是“考成法”的透明考核机制,让张文远这样不擅钻营但能力出眾的官员得以脱颖而出。
........
实干派的转向。
张文远的破格升迁和舆论宣传,在官场引起了另一种震动。
那些与张文远境遇相似、勤恳做事却苦无晋升之阶的官员们,心中掀起了波澜。
“张老哥竟然升了?还是漕督副使这样的要职!”
“看来这『考成法』……也不全是坏事。”
“至少,它让咱们这些只会干活的人,有了个说理的地方。”
“以后这月报,看来得用心写了,说不定真是条路子……”
一些原本对“考成法”持观望甚至牴触態度的实干派官员,开始悄然改变態度。
他们发现,这套看似繁琐的制度,如果运用得当,反而能成为展示自己政绩、打破晋升壁垒的利器。
他们开始认真研究《填报细则》,琢磨如何更清晰地展现工作实效,甚至主动向都察院提供一些地方治理的真实情况。
姜淮通过“树立榜样”这一策略,成功地分化了官员队伍,將实干派逐渐爭取到支持改革的一方。
他让这些人明白,“考成法”並非他们的敌人,而是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政治抱负的工具。
这为“考成法”的进一步推行,贏得了宝贵的中坚力量,也使得改革的基础更加广泛和稳固。
……
户部大堂,財政会议。
烛火通明,姜淮与户部堂官、各地布政使齐聚一堂,气氛凝重。
案几上堆放著各地钱粮帐册,其中“火耗”一项,数额巨大且混乱不堪。
“诸位,”姜淮声音沉稳,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议一议这『火耗』之弊。各地熔铸碎银,补足成色,確有损耗。
然如今,这『火耗』已成了无底洞!一两正税,加耗二三钱已是寻常,甚者高达五六钱!
此等盘剥,尽入私囊,百姓苦不堪言,国库未见分文,此乃国之蠹虫,民之祸害!”
一位江南布政使面露难色:“姜大人明鑑,火耗实为补贴州县办公、官吏养廉之需,若骤然取消,恐州县运转不灵,官吏生计无著啊。”
“非是取消,”姜淮目光锐利,“而是归公!”
他掷地有声地拋出方案:
“第一,定额。 由户部会同工部,根据各地银两成色、运输损耗,核定统一的、合理的火耗率,明发天下,严禁超额加征!
……
户部与工部联合公廨
巨大的案几上铺满了各地上报的税银样本、驛站里程图、以及歷年熔铸损耗记录。
空气中瀰漫著金属和陈旧帐册的气味。姜淮坐在主位,左侧是户部负责钱法的官员,右侧是工部负责银器铸造的匠作大匠,气氛凝重如铁。
“诸位,”姜淮开门见山,指向堆积如山的文书,“『火耗归公』之成败,首在『定额』是否公允!
若定额过高,则百姓负担未减,归公失去意义;若定额过低,则州县难以运转,官吏必有怨言,新法必遭抵制。
今日,便要在这毫釐之间,定下一个经得起天下人审视的公道!”
他首先转向户部官员:“李郎中,你掌管钱法,各地官银成色不一,百姓缴纳多为碎银,熔铸成官银標准纹银,依往年惯例,损耗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