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还钱! 洗宋
徐长青沉吟片刻,似乎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著桌面,目光扫过后院工坊的方向,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
“或许不必用寻常染料。”
他若有所思:
“我记得之前尝试製作玉容皂时,为了调色,曾让石娃去药铺和染坊搜罗过一些天然矿物和植物顏料。其中似乎有一小罐靛蓝,色深而稳,当时觉得不合用便搁置了。”
他转向石娃:
“石娃,去工坊角落那个放杂料的木箱里找找,应该有一个小陶罐,外面沾著些蓝色粉末的。”
石娃应声而去。
不多时果然拿著一个小巧的陶罐回来,罐口用油纸封著,边缘渗出些许深蓝色的痕跡。
徐长青接过罐子,小心地打开封口,里面是深蓝色的膏状物。
他用一根木籤挑了一点,涂抹在一块废弃的白布条上,那蓝色浓郁而正。
他又让徐伯端来一盆热水,將涂了蓝色的布条放入水中用力搓洗了几下。
取出之后。
只见那蓝色虽然淡了些许,但依旧清晰地附著在布条上,並未像普通染料那样大面积晕开脱落。
徐长青將布条展示给徐伯和杨胖子:
“看!靛蓝此物,色牢度远胜寻常染料,虽价贵些,但用量极省,只需一点点便可清晰盖印。我们不需整匹布染色,只需一个小小的標记,成本完全可控。”
杨胖子凑近了仔细看那布条。
又用手指捻了捻,果然顏色吃进了纤维里,不由嘖嘖称奇:
“东家见识广博,竟还知此等顏料特性!若真如此,此法確实可行!”
徐伯也鬆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还是少东家有办法!老奴这就去寻手艺好的刻章匠人,再去找相熟的织户定毛巾!”
徐长青將靛蓝罐子交给徐伯:
“此物交给您保管,与匠人和织户商议时,便用此物试给他们看,立下规矩,所有標记必须清晰且耐洗。”
徐长青按照这个思路又定製了一批小陶罐。
罐身素雅,罐盖密封,上面同样烧制了一个小小的“清”字。
伙计们將浓缩的无患子液小心灌入罐中,摆在休息区的架子上,明码標价:
“沐浴露,五十文一罐”。
几乎立刻就被抢购一空。
尤其是那些家用主妇和注重生活品质的文人,对此物极为青睞。
它意味著能將清泉的乾净带回家中。
看到“清”字毛巾和“清”字陶罐如此受欢迎。
徐长青趁热打铁,將“玉容皂”也进行了包装升级,並开始小规模试製浴后凝脂。
他將这些事交由杨胖子具体负责分號的落实。
杨胖子起初只是按令行事。
但在执行过程中,他亲眼看到这些打著“清”字標识的东西如何受到客人追捧,如何让分號的格调也隨之提升,甚至带动了澡堂本身的生意。
一日打烊后,他拿著一个空的沐浴液陶罐,找到徐长青,语气复杂又带著一丝兴奋:
“东家,此物或许不止在店中售卖。可否放在相熟的一些杂货铺、胭脂水粉铺代售?只需盖上咱们的『清』字印,便是活招牌!”
徐长青闻言,眼中露出讚赏之色,现在的伙计增多,他又单独在旁边找了一间空院子,安排一批人专职生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