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全力表演 杀倭
在府衙里面,很多时候知府只是官面上最大的那一位,另外那些个同知、通判,手里的实权反而更多一些,这些人分別负责赋税、民生甚至是治安这一块,各自若是联合起来,还真能把上头调派来的知府给架空成吉祥物。
而到了大明朝的市舶司里面,倒是不需要再去猜测大小,你看到太监,直接躬身施礼即可,因为太监一般就是市舶司里最大的官儿,再不然,就是那位太监的乾爹最大。
在永乐年间,提督市舶太监便逐渐成为市舶司內部的常驻官员,而到了明宪宗末年,提督市舶太监则是成为了市舶司內部权势最大的最高官员,因为在那时候朝廷又允许市舶提举司兼任提举海道,等於是遇到事情就可以调动沿海水师;
虽说这一权柄没少遭到言官的抨击,但可见提督市舶太监的权势之盛。
这种“內臣”,按理来说应该是皇家最贴心的臣子。
但是从实际上来看,浙江提督市舶太监赖恩无疑是欺主的恶奴,平日里在市舶司贪污腐败也就罢了,这一次两支倭人使团在寧波会馆內因为爭夺座次的缘故最终发生械斗廝杀,就是因为赖恩接受了倭人的贿赂。
他將没有贸易资格的一方引至上座,因此彻底激怒了另一方,也就是谦道宗设。
从开端来讲,谦道宗设所代表的倭人使团確实有那么点委屈。
“谦道宗设杀戮百姓,罪在不赦,现在已经被府尊擒下,缚在牢中审问,这两日就会有明確罪状送到各处。”
陆渊看向斜靠在座椅上的老太监,心里想著后世那位九千岁魏忠贤,大概也是这么一个样子?
作为太监,赖恩保养的还算不错,他打量著陆渊,忽然道:
“既然已经罪证確凿,陆百户又为何要来本官这儿索要那些勘合?”
“是,府尊想要。”
“那你就回去告诉府尊,说过几日等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人和巡按御史全部到齐了之后,本官自然会取出勘合。”
这位老太监也不傻,明知道这玩意交出去就等於授人以柄,自己做了什么坏事,他心里是一肚子数。
“听说陆百户是杀了许多倭人的军中豪杰,本官虽然是內侍出身,却也颇为欣赏你这等草莽人物,来......”
赖恩对旁边示意了一下,一名小宦官当即捧著一只托盘,上头盖著一块青色的上等綾罗。
“这是本官替陛下赏你的,记著,只要做出功劳,朝廷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小宦官把托盘递到陆渊面前,后者沉默片刻,没去碰。
无非是些银子罢了。
不得已,小宦官主动將那块綾罗掀起,一道黄色的光泽登时让陆渊微微睁大眼睛。
摆在托盘上的,是五锭黄澄澄的金子。
这,能让自己多久?
“提督这是私赏,卑职感激在心,不敢收下;
卑职此次来,是为了公事,请提督不要为难杨知府,请將勘合交给他。”
“公事?”
赖恩嗤笑一声,伸手点了点陆渊。
“杨最那小东西可是读书人,这世上只有读书人最是吃人不吐骨头,他给了你什么好处,你还傻乎乎的指望他照拂你?
小贼,你是掛靠在都指挥使司下头的百户,
你是武夫,我是宦官,你该和我亲近才是啊!”
他一下子就道出了陆渊的跟脚,可见府衙里头应该早就有人给赖恩这边通风报信了。
“卑职,只知道倭人在寧波和绍兴两地屠戮了许多无辜百姓,因此才明白武夫的职责是守好一方,保护好百姓。”
赖恩一下子就听出了这个小百户的言外之意。
“你还真信是本官收了倭人的贿赂才酿出此次的祸患?
本官也只是替朝廷著想,什么大內什么细川,那都是倭人自个的划分,但和他们做生意,那是从洪武永乐爷传下来的圣旨,本官难不成还要拒绝了他们?
倭人本就是一群餵不饱的白眼狼,只要不满足了,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提督,这是杨知府的要求。”陆渊平静地重复道。
勘合,今天是一定要拿到手的,不管赖恩怎么说,也不管他说的是否有道理,现在只有帮杨知府和寧波府上下脱了干係,陆渊才能让他们反哺自己。
自己的势力和地位確实很低,以至於在这几方势力之间互相摇摆做墙头草毫无压力,因为人家也看不上自己,犯不著因为自己而擅自出手坏了规矩。
也正是在这短短的空档期內,陆渊要保证自己能迅速左右逢源“发育”起来。
但同时,陆渊也並不是要立刻投靠到清流或是武官的利益集团之內,他现阶段最大也是唯一的目標,是让京城的那位少年天子知道自己,然后对自己表现出兴趣。
自己当然会站队——自己可以沾一点清流的清贵,沾一点武勛的人脉,但最后,自己会背靠皇权。
然而,这位赖提督,似乎是根本没听清楚自己话里的提醒之意。
反过来,赖恩因为陆渊的“不识抬举”而有些发怒了。
“有些人不要以为有了点功劳,就有狂傲的本钱了,大明不缺任何人,也不会冤屈了任何人。”
“滚出去。”
陆渊对著那名小宦官开口道,这个小宦官和赖恩同时都愣了一下,后者更是以为这个陆百户是在指桑骂槐,苍白的脸都气的发红了。
“陆百户,你太不识抬举了!”
赖恩缓缓站起身,一字一句道:“內侍,全都是大明天子的家奴,你敢......”
“对啊,原来赖公公也知道自个是天子家奴,那为什么杨知府敢派卑职来跟公公这个家奴索要勘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