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你不是一个人 杀倭
明朝中期的镇守太监权柄极大,而且他所管辖的层面通过各种官方或是非官方的手段,得以蔓延到整个省的军事、行政、民生或是监察等多个官府衙门之中。
浙江省镇守太监梁瑶看著杨知府的眼神异常不善,而右布政使马卿同样注意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他立刻用讥讽的语气吩咐道:“把这个大逆不道的阉人拿下!”
梁瑶霍然看向他。
在场品级最低的武官只有陆百户,陆渊只能走到门口,又喊进来几名卫所兵,让他们把地上的赖公公拖了出去。
今日在场的,除了陆百户,几乎没人得到满意的结果,就连周荣似乎也有些困惑。
陆渊儘可能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但片刻后他就意识到周围人都在看他。
一直没有说话的巡按御史欧珠对他露出笑容:
“先前听说陆百户是为爹娘报仇愤然手刃倭寇,而后今日我等初至鄞县,便又听说陆百户新立功劳,於家於国,陆百户可谓孝顺忠贞,陛下赐刀之意,陆百户当谨记於心。”
“卑职多谢陛下圣恩,多谢御史教诲。”
陆渊一句多余的话也没说,他看到周荣对他做了个退场的手势,於是陆渊主动对这几位“老爷”躬身施礼,然后退出大堂。
赖恩那副死狗一般的样子已经被所有人看到,所以庭院里此刻一片死寂,部分原来依附赖恩的千户百户脸色惨白,朝廷惩治官员尚且会留一些体面,但对於他们这些武夫,朝廷可就不会那么好说话了。
当又一个身影出现在大堂门口时,大家又看了过去,看著明明身份比赖恩低得多的陆百户就这般施施然的走出来,手里还拿著那柄据说是皇帝亲口御赐下来的绣春刀。
按理来说,绣春刀只是锦衣卫內部中高层武官能佩戴的佩刀,虽然少见,但不至於稀有,有些已经没落的武官家里没准都会有一把绣春刀。
如果皇帝真是要重赏陆渊,正常来说赐一件飞鱼服或是类似的服饰,除此之外还要再加上一些官职。
一把刀的价值本来不高,却因为皇帝的御赐而显得格外特殊。
在官场上,特殊就意味著特权。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大堂里的几个人大惑不解,压根猜不出皇帝的意思,他们更不明白为什么內阁没有在这件事上推波助澜,直接弄死一个镇守太监。
他们这些大人物一时半会都想不明白,庭院里的那些中底层武官一见到陆渊,不知道是谁起了个头,先后对著陆渊躬身施礼。
“见过陆百户。”
“见过陆百户。”
“陆某仰仗圣恩得以生还,又承蒙诸位的帮助杀了贼寇,侥倖得了赏赐,属实是惭愧。
近来寧波多贼寇,还要劳烦诸位同僚和某一同努力,为朝廷效命立功!”
这场面话说的漂亮,大家的脸色好看了很多。
下午的时候,陆渊又被叫回了府衙。
杨知府没有早上那么狼狈了,看到陆渊之后,他居然笑出了声。
“幸亏昨晚你杀了那么多海寇,右布政使他们答应会替本府向朝廷上疏免罪,兴许最后本府只需要罚俸。”
杨知府对此满不在乎,罚俸对於他这种官员而言,简直比骂他两句还温柔,谁缺那点俸禄?
而且比起自己的失败,赖恩更是惨败,杨知府不在乎谁是贏家了,反正他要赖恩死。
“来,你快坐。”
杨知府一眼就看到陆渊腰间的佩刀,连忙道:“给我看看。”
这柄额外铸造的绣春刀样式偏向於雁翎刀,便於对敌廝杀,耐用却又不乏精致做工,不愧是皇家造物,杨知府摩梭著刀柄,陆渊从他手里把刀夺了回来。
杨知府嘖了一声:“陛下御赐的绣春刀,寻常人家都是摆在家里拱起来的,谁像你这样天天掛在腰上到处逛?”
“陛下旨意说了,让卑职拿这柄刀杀敌,若是供在家里,卑职岂不就是抗旨不遵了?”
“隨你隨你。”
杨知府搓了搓手,寧波这件事算是了结了,皇帝已经在朝堂上做出了偏向,內阁大概也是乐得顺水推舟,以至於杨知府心心念念避开的那些“审查”,现在一个都没展开。
巡按御史欧珠只是跟著右布政使过来逛一圈,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差点没把寧波府上下官员给嚇死。
“你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带著你的百户所去周围多转转,或者说,你就待在鄞县也可以,反正你这辈子都够活了。”
在杨知府看来,陆渊一个月之內升到百户,又得到了皇帝的这般赏赐,寻常人早已志得意满到极致,但他从段坤那里知道,陆渊连青楼和教坊司都没去,他就知道陆渊这小子野心很大。
但现在自己可就不能无限纵容陆渊了,陆渊的权柄若是大了,不利於自己在寧波府的位置。
“百户底下,没人在意,但若是往上,便是一步一个脚印,你可要走好了。”
“卑职谨记府尊教诲。”
“去做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