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定海 杀倭
但问题是,对於北方很多人都有极深的认知,他们都知道一关停榷场马市就会导致大规模的走私,现在到了浙江这边,他们似乎觉得隔了一道东海,朝廷这边一关市舶司,倭人只能望洋兴嘆。
“这样一来,倭寇只会越来越多的。”陆渊回答道,在歷史上,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
而且,关了市舶司,皇帝的一个財源也会受到损失,杨廷和此举可谓是一箭双鵰。
“本就杀不绝的海寇会和倭人合流,到时候不仅是浙江沿海一带,北至山东南至海南,都会有大量倭人的踪跡。”
这时候,东海反而成了倭国的护城河,若是北方阿鲁台韃靼等蛮夷作乱,朝廷这边可以组织大军反击回去,具体该怎么行军怎么反击,都有老祖宗的章程和经验。
但倭国呢?
朝廷这边总不能组织起一批水师打到倭国本土去吧,这可是前人从未做过的事情。
“说点犯忌讳的话,这反倒是正好对你我有好处。”
周荣开口道:
“本官是准备走京官的,但你可以留在地方上,如果將来有一日你能做到本官的位置,你下一步就是转任地方参將或是总兵官,到时候浙江一带的军务全都归你统领,我们今日的这场对话,或许能让你到时候知道该怎么继续做事。
不管怎么说......海疆也是边疆,边关歷来升官最快的方式,就是战功。”
周荣给出了自己的经验和提点。
“卑职,多谢老爷教诲。”
定海县就在眼前,周荣结束了话题,问道:“你知道他们具体藏在哪里么?”
“只要把本县县令叫出来,一问就知道了。”
......
寧波县內的某处大宅院里,有不少穿著大明百姓衣服的人搬著货物进进出出,但听他们说话的时候,这些人分明说的都是倭话。
其中为首者,是一个中年倭人,穿著像是儒生,头戴方巾,下巴处满是胡茬。
他站在庭院中央看手下们干活,面前,则是他年纪轻轻的孙子。
“这次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大明了。”
“为什么要走?”
孙子很是不解,他不喜欢贫穷的故乡——他会说汉话,他觉得自己可以待在大明一直过这样舒服美好的日子。
而且这里的官府对他家很好,故乡的大名只会不断跟他们家要钱。
中年倭人笑了笑,有些话还不好跟自己的孙子说,他只是敷衍道:“你今晚替我去船舱里看一眼那些女人,那些都是我钱让人在寧波各处拐来的大明年轻女子,是准备回去献给大名的,千万不能让她们跑了。”
孙子听出了他的敷衍,嘟囔道:“我不想回去,而且,那些女人本来应该都是我的。”
“再不回去,大明朝廷那边就会派人来追杀我们了。”
中年倭人嘆了口气,摸了摸孙子的脑袋,慈爱的说道:“你要好好读书,將来有了身份,也是有机会回来的。”
“可我真的不想走。”
“又不听话了是不是?现在我们还能走得开,带著最后一批货回乡享受富贵,若是再迟几天,就来不及了。”
......
“是这家吗?”
陆渊问道。
在他身侧的定海县知县有些瑟缩,下意识看了一眼身侧的周荣。
虽说武官见文官自动低一级,但不管给这个知县几个胆子,他都不敢和周荣这种级別的武官对著干。
“是,是这家,里面除了雇来的帮工,全都是倭人。”
“你明明知道倭人藏匿在这里,却不派人通告府衙,事后,你就等著杨知府派人过来问罪吧。”
周荣呵斥了一声,陆渊则是拔出绣春刀,指著面前的大门。
“跟我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