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水上的孤舟  金融暗战:烽火票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夜,是申城最忠实的偽装。

当最后一缕残阳沉入苏州河的浊波,这座被白日喧囂与粉饰太平所包裹的城市,才终於卸下疲惫的面具,露出它本来的面目:一头在黑暗中匍匐、伺机而噬的巨兽。

弄堂深处传来几声压抑的咳嗽,巡逻队的皮靴声由远及近,又叩向更远的黑暗,每一次敲击,都像是钉在城市棺木上的钉子。

沈砚之就像一只被迫离开巢穴的夜鸟,將自己融入了这片深沉的夜色里。他没有走大路,而是选择了那些只有老申城人才熟悉的、蛛网般纵横交错的后街窄巷。空气中瀰漫著一股复杂的气味,是河水的腥气、垃圾的腐臭、潮湿墙壁的霉味,以及一丝若有若无、从某个大户人家后厨飘来的肉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这便是沦陷区生活的真实嗅觉。

白天在城西小学门口的那场戏,演得天衣无缝。他能感觉到,街角那个卖香菸的小贩,视线像胶水一样粘在他和冯若兰的身上。周敬尧的谨慎,如影隨形。但也正因如此,当他告別妻子,佯装去为“登门拜访”周公馆而四处张罗“礼物”时,那些监视的眼睛,反而会给予他一定程度的“自由”。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博弈,利用对方的预判,来为自己创造行动的罅隙。

林秀芝为他准备的,是一件半旧的、工友常穿的短衫,顏色是那种最不起眼的灰蓝,扔在人堆里绝不会被多看一眼。他换上衣服,从后门溜出,像一滴水匯入大海,迅速消失在迷宫般的城市肌理中。怀里,那四根沉甸甸的小黄鱼和顾老爹给的钱袋,像一块烧红的烙铁,无时无刻不在灼烧著他的神经。

这是救命的钱,也是催命的符。

他没有直接去约定的码头,而是绕了几个大圈子。他经过一家依旧灯火通明的酒馆,门帘掀开的瞬间,里面传来猜拳行令的喧闹和日本军官混杂著酒气的狂笑,与门外死寂的街道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他又路过一个难民的聚居点,几张破草蓆上,蜷缩著几个面黄肌瘦的身影,一个孩子的哭声微弱得像小猫在叫。

这便是他要逃离的地方,一个光怪陆离、悲喜交织的地狱。然而,他又能逃到哪里去?

走了约莫一个小时,確认身后再无任何“尾巴”之后,他才终於转向了苏州河畔那个早已废弃的渡口。这里曾经是运送丝绸和纱的繁忙所在,如今只剩下几根腐朽的木桩,像老人的枯齿,突兀地插在污浊的河水里。月光被厚重的云层遮蔽,只有一丝惨白的光晕,勉强勾勒出河对岸工厂的黑色剪影。

他站在岸边,河风带著刺骨的寒意,捲起他的衣角。他等了足足一刻钟,就在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时间或地点时,水面上,一团更浓的黑影,正悄无声息地,逆著微弱的水流,向他靠近。

没有马达声,甚至连划水声都微不可闻。那是一艘小小的乌篷船,船夫的技艺高超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整条船仿佛不是被摇动,而是被水流本身推送而来。

直到船头轻轻地、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地碰触到岸边的石阶,沈砚之才看清,船尾那个戴著斗笠、沉默摇櫓的人,正是苏明远。

“上船。”

苏明远的声音,比这夜色还要低沉。

沈砚之敏捷地跳上船,乌篷船只是轻微地晃动了一下,便稳住了。他矮身钻进乌篷下,那狭小的空间里,只有一条长凳。苏明远没有说话,一撑竹篙,小船便如幽灵般滑开,重新融入河中心那片最深的黑暗里。

船行得很慢,仿佛只是在隨波逐流。这种缓慢,反而让周遭的寂静变得更加震耳欲聋。沈砚之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一声,又一声,与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吠,构成了一种诡异的协奏。

“周敬尧盯上你的表了。”最终,还是沈砚之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知道,在这种时刻,任何多余的寒暄都是对时间的浪费。

“我知道。”

苏明远的回答,和他摇櫓的动作一样,沉稳而简洁。他的目光始终注视著前方浑浊的河面,仿佛那里隱藏著比周敬尧更可怕的敌人。“今天下午,他的人,已经在城里所有的钟表铺子和修理行,都转了一圈。”

沈砚之的心猛地一沉。周敬尧的行动,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快,还要縝密。他不是在“问”,而是在“查”。任何一家铺子,只要王伯或者苏明远出现过,都会立刻成为突破口。

“他没查到什么。”苏明远似乎洞悉了他的担忧,补充了一句。“王伯没有去任何铺子。那块表,从离开我身上开始,就一直贴身藏在他那里。”

“可这不是长久之计。”沈砚之的语气凝重起来,“周敬尧这个人,我虽然只见过两次,但能感觉到,他就像一只耐心的猎犬,一旦嗅到了气味,就不会轻易鬆口。他今天没有结果,明天就会用別的法子。他会试探,会逼迫,直到你露出破绽。”

乌篷船轻轻摇晃著,河水拍打船舷的声音,像是无声的嘆息。

苏明远停下了櫓,任由小船在河心打转。他转过身,斗笠的阴影遮住了他大半张脸,只有一双眼睛,在黑暗中亮得惊人。

“你说得对。所以,我们不能再等了。我们必须主动给他一个『破绽』,一个他想要看到,並且会相信的『破绽』。”

“一块一模一样的仿製品。”沈砚之接口道,这正是他一路赶来,在脑中盘算了无数遍的唯一解法。

“对。”苏明远的语气里,终於带上了一丝讚许,“一块足以以假乱真的仿製品。外观,重量,手感,甚至连表盖上那道我父亲摔出来的细微划痕,都必须分毫不差。我要让他拿到手里,用最高倍的放大镜也检查不出任何问题。”

“但是,”沈砚之提出了关键,“里面的机芯,必须是坏的。而且要坏得『自然』,像是年久失修,而不是被人为破坏。”

“不。”苏明远出人意料地否定了他的想法。

沈砚之愣住了。

“机芯不仅不能是坏的,而且要能走,走得还要准。”苏明远的声音压得更低,带著一种洞悉人性的冰冷,“沈先生,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明白。周敬尧要找的,不是一块坏表,而是『我急於藏起来的表』。一块修好了却依旧不走的表,只会让他觉得我在撒谎,是在欲盖弥彰。相反,一块完美如初、走时精准的表,坦然地交到他手上,告诉他已经修好了,反而会打消他的疑虑。最真实的谎言,是九分真,一分假。”

沈砚之倒吸一口凉气。他自以为考虑得已经足够周全,却没想到苏明远想得更深一层。他想的是如何“骗”,而苏明远想的是如何“掌控对方的心理”。这个人,绝不仅仅是一个埋头办厂的实业家。

“我明白了。”沈砚之郑重地点头,“但是,要做到这种程度的仿製,还需要一个全新的、能正常运转的机芯……这需要钱,更需要时间。”

“钱,我来解决。”苏明远说著,从怀里摸出那个沈砚之在码头边见过的油布包,递了过去。“这里是两根金条,还有一些法幣,应该足够你应付所有开销。至於匠人,城里那些隱於市井的高手,你比我熟。”

沈砚之接过那个沉甸甸的布包,感觉像是接过来一座山。“时间呢?周敬尧的耐心是有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