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拍摄、杀青,被拒绝  重生05,从歪嘴龙王横扫北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徐阳哈哈大笑,心情无比畅快。

杀青宴上,徐阳被灌了不少酒,但他脑子异常清醒。他看著眼前这群一起奋战了十天的人们,心中感慨万千。

这十天,他不仅拍完了一部电影,更是向所有人,也向自己证明了:他徐阳,不仅仅是“尬剧之王”,更是一个真正懂电影、能拍出好电影的导演!

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拍出了一部质量远超预期的作品。

这种用实力打碎偏见、用成果证明自己的感觉,比赚了百万美金还要爽!

好莱坞的敲门砖,不仅已经握在手中,且被他打磨得光滑鋥亮,分量十足!

........

杀青宴的喧囂过后,徐阳把自己关进了昏暗的剪辑室,开始了另一场无声的战斗。

导演的活儿干完了,现在该剪辑师徐阳上场了。

这半个月,他几乎是以机房为家,睡袋就扔在角落。屏幕上是他拍摄的无数条素材,他要从中精准地挑选出最合適的片段,將这些精彩的对话和表演编织成一张节奏精准、张力持续不断的网。

调色、混音、寻找合適的配乐……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力求完美。当徐阳终於导出最终成片,眼睛布满血丝,站上体重秤一看——好傢伙,足足瘦了五斤!

时间步入十二月,洛杉磯有了些许节日气氛,但徐阳没心情过节。

下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为这颗“宝石”找到一个能把它展示给全世界看的盒子:电影发行公司。

他很有自知之明。派拉蒙、华纳兄弟、迪士尼这些巨头?想都別想。

他徐阳一个无名小卒,拿著一部没有明星、成本极低、类型古怪的对话片,连这些公司前台的门都进不去。他的敲门砖还不够硬到能砸开那金光闪闪的大门。

他首先瞄准了此时还不算太强大的狮门影业;狮门以发行低成本类型片起家,也许有机会?他託了点关係,终於把样片送到了对方一个中层经理手里。

几天后,回復来了。对方倒是看了,电话里的语气不冷不热:“徐先生,片子有点意思,概念很新奇。但……太安静了,缺乏商业元素。我们评估了一下,风险比较大。这样吧,我们愿意出20万美元买断全球版权,一次性了结。这对你来说,应该已经回本还有赚了吧?”

20万买断?徐阳心里冷笑。老子光拍片就了近十万,更別提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这简直是在侮辱人。

他几乎能想像对方的心態:大概是看他在youtube上有点名气,抱著捡漏的心態,万一有点小惊喜呢?但这点钱,完全没体现出电影的价值。

“谢谢,但我认为它的价值远不止於此。我会再考虑其他选择。”徐阳礼貌但坚定地拒绝了。

接下来是索尼经典和福克斯探照灯,这两家是专门经营艺术片和独立电影的,理论上应该更对口。

然而,结果更惨。索尼经典的回覆石沉大海,连个水都没有。

福克斯探照灯那边倒是给了个反馈,通过中间人传话:“概念有趣,但执行层面……(委婉地暗示缺乏明星和导演知名度)……不符合我们目前的收购策略。”

......

连续被拒,饶是徐阳心態再好,也有点受挫。坐在公寓里,看著那块冰冷的硬碟,难道真的只能走网络发行,或者去小电影节碰运气?他不甘心!这块敲门砖必须砸出响动!

就在他有些一筹莫展的时候,他想到了一个人——红杉资本的道格·莱昂內。

这位大佬投资了youtube,也算间接和他有了关联,而且见识过他的“不凡”。

他抱著试一试的心態,给道格发了封邮件,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说明情况:自己拍了部低成本电影,质量绝对过硬,但在发行上遇到了困难,想请教一下他是否有认识独立电影发行领域的朋友可以引荐一下。

没想到,道格很快就回復了!邮件很简短:“片子类型?发个连结给我(加密的)。我认识新线影业的一位资深发行主管鲍勃,他们对有特色的项目有时会感兴趣。可以帮你问问。不保证结果。”

新线影业(new line cinema)!徐阳眼睛一亮!这家公司可是有著“小而精”的传统,以敢於冒险和营销另类作品著称(虽然此时它已被华纳收购,但还保留一定的自主性),后世它打造过《指环王》系列,但也发行过不少风格独特的电影。如果能搭上这条线,或许有戏!

徐阳立刻將加密的成片连结发给了道格,並附上了一段简练却抓人的介绍:“一部发生在单一客厅里的哲学惊悚片,成本极低,但概念足以引发热议。我认为它需要的是懂它、並且敢於冒险的发行伙伴。”

几天后,徐阳接到了一个语气沉稳但透著一丝好奇的电话:“徐先生?我是新线影业的鲍勃·谢尔曼。道格·莱昂內把你的片子推荐给了我。我看了……”

对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仔细斟酌用词,“……非常独特,构思极其大胆。这完全是一部依靠概念和对话驱动的电影,这在新线也是很少见的类型。”

徐阳心中一动,听起来有门儿,但对方显然很谨慎。“谢谢,鲍勃。我相信好的故事本身就有力量。”

“確实如此。不过,徐先生,你也知道,这样的电影在市场上面临巨大挑战。没有明星,没有视觉奇观,营销难度非常大。”

鲍勃的声音很务实,“新线可以考虑发行,但我们能投入的营销资源会非常有限,可能只会安排小规模上映。买断价格或许可以比狮门高一些,但……”

徐阳知道不能让他说完;他必须掌握主动权。

他身体前倾,仿佛对方就在眼前,语气清晰而坚定地拋出了他的方案:“鲍勃,我完全理解你们的顾虑。所以,我不仅带来电影,我还带来解决方案。我愿意自掏腰包,拿出200万美元,作为北美地区的营销专项资金,交由新线来统筹执行。条件是首批院线不低於300家。”

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有五秒钟。鲍勃显然被这个提议惊呆了。

一部超低成本电影的导演,自己要求砸两百万美元做营销?这在新线的歷史上恐怕也是头一遭!

“徐先生,你……你是认真的?”鲍勃的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

“绝对认真。”徐阳语气斩钉截铁,“我知道常规营销对这片子效果不大。我们需要的是精准的、能引发知识分子和影迷討论的营销策略。在高校、科幻大会、艺术影院做点映,在媒体和早期网络社区製造话题。用话题性和口碑来弥补缺乏明星的劣势。”

他顿了顿,继续加码,语气充满了自信:“而这200万,我可以交给新线来执行,我相信新线在营销另类作品上的经验和能力。我的条件是:新线需要匹配甚至追加投入,我希望北美市场的总营销预算不低於300万美元。並且,我只能给票房的12%作为发行分成。”

电话那头又陷入了沉默,鲍勃的大脑在飞速运转。这个年轻人太不按常理出牌了!自己掏钱做营销,这不仅是对电影质量的极端自信,更是一种强烈的信號:他坚信这部电影能成功,甚至愿意自己承担前期风险来绑定发行方。

自己掏200万,推动新线投入100万(总计300万),用这笔钱去赌一部超低成本概念电影?

这个想法既疯狂又充满了诱惑力。如果成功了,新线就能以极小的风险获得巨大的声誉和不错的收益,证明自己依然具备发现瑰宝的眼光和营销能力。

“徐先生……我需要立刻和总部开会討论这个……前所未有的提案。”鲍勃的声音带著压抑不住的激动,“请等我消息,这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新线內部的爭论可想而知;保守派认为风险不可控,导演掏钱营销闻所未闻。

鲍勃和另一些更具冒险精神的高管则看到了其中的机遇:用別人的钱放大自己的收益和名声,电影本身质量又过硬,值得一搏!

最终,新线那点深植於基因中的冒险精神被激活了。

鲍勃打来电话,声音比之前热情了十倍:“徐!我们决定了!新线投入100万美元,加上你的200万,总共300万北美营销预算!就按你说的,12个点票房分成!欢迎来到新线的大家庭!让我们给市场一点小小的思想震撼!”

“合作愉快,鲍勃!”徐阳放下电话,用力握紧了拳头,兴奋地在空中挥了一记!

成功了!他不仅找到了实力更强的发行方,更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度强势的方式,为自己爭取到了主动权和利益最大化!

自己掏钱做营销,这操作在好莱坞堪称石破天惊。消息灵通人士很快得知,无不瞠目结舌。

狮门那个经理得知后,手里的咖啡差点洒了:那小子拒绝了20万买断,自己砸200万绑上了新线?!他图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