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再厚实的家底也扛不住这么造 我把修仙文明上交给了国家
“要构建一个能覆盖全国所有避难所,並保证稳定运行的通讯网络,考虑到必要的物理防护、线路冗余备份以及节点交换站的建设。我们需要的黄金总量,保守估计……”
“是一万一千吨。”
在场的其他人,均是被这个数字砸得头晕目眩。
他们都是搞技术的,对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或许没有最直观的概念,但仅仅是“一万一千吨”这个数字本身,就已经足够骇人听闻。
林承的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他本以为,以华夏之底蕴,国之储备,调动这份工程所需的黄金,应当不是难事,但看样子他还是缺乏这方面的常识。
看著林承略带疑惑的表情,主任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苦笑著补充道:
“林顾问,或许您对这个数字不太了解。我跟您交个底,目前我们华夏官方对外公布的黄金储备,是四千吨出头。即便是算上那些没有对外公布的、作为压舱石的『箱底货』,我们能动用的全部战略黄金储备,也仅有八千余吨。”
“就这,还是得益於前几年西盟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我们抓住机会,通过各种渠道,以较低的价格购入了大量的黄金。”
所谓的各种渠道,其实主要就是吸收了西盟的私人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拋售。
虽说在现代金融体系中,黄金被视为最终的、无国籍的避险资產,当金融危机发生时,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各国央行,都会倾向於增持黄金。
因为黄金不依赖於任何国家或公司的信用,能够最有效地保值。
但在真正揭不开锅的情况下,选择拋售黄金换取现金的机构、以及变卖黄金製品来换取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的个人其实也绝不少见。
“我们不能再从国际上购买吗?或者,从民间收购?”有人不死心地问道。
正好,这会西盟又在金融危机。
主任摇了摇头:
“很难。【大禹】预案启动后,我们已经在全球范围內不动声色地进行了战略物资的静默採购,各国金融系统都已警觉,现在任何大宗的黄金交易都会经过特殊核查,难以进行。”
“至於民间,”他顿了顿,“全国的民间存金量,加起来或许能有个几百吨,分散在数亿人手中,想要全部收上来,不仅是杯水车薪,更会在这个最需要万眾一心的时刻,引发不必要的社会动盪。我们是人民的政权,不是强盗。这条路,走不通。”
在场的陈培院士长长嘆了口气,眼神中满是疲惫与不甘:
“或许……我们可以牺牲一些稳定性,减少冗余备份,先搭建一个主干网络,保证核心避难所之间的联繫。这样或许能把需求量压到最低……”
主任嘆了口气:
“这確实是没办法的办法。我们甚至可以考虑,只保证在灵气潮汐爆发初期的几个月內通讯不断,帮助国家平稳度过最混乱的阶段。只要撑过最混乱的第一波,秩序的种子就能保留下来。”
“但这已经是底线思维了。而且,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维修。”
他指著巨大的华夏地图:“数万公里的线路,一旦某处出现问题,我们必须有就近的黄金储备进行快速修復。这意味著,每个避难所,都理应分配一定量的黄金作为维修储备。当然……这在目前的情况下,已经是一种十分奢侈的想法了。”
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陷入这种悲观情绪,准备接受缩水版方案时,一个平静的声音响了起来。
在眾人或焦灼、或期盼、或疑惑的注视下,林承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沮丧,反而带著一种胸有成竹的平静。
“同志们,”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有力,“我们为什么要用自己的家底去填这个窟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