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仙粮?土豆 朕的先生,休想逃!
云梦泽的建设热火朝天,但所有人都知道,侯爷心里最看重的,是那片被凤卫单独圈起来的试验田。
那片地不大,也就十来亩,却是顾云舟亲手开垦的。
今天,这片地要下种了。
石滩村的村民,还有那些从各地徵调来的农学好手,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想看看这位神仙般的侯爷,究竟要种什么宝贝。
顾云舟站在田垄上,白衣依旧,神情淡然。
在他脚边,放著几个大筐。筐里不是金黄的麦种也不是饱满的稻穀,而是一堆奇形怪状的玩意儿。
有土黄色的疙瘩,上面还长著小小的芽眼。
还有一些金灿灿的硬邦邦的颗粒。
“这是啥?”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
“看著跟山里的野薯差不多,那玩意儿又涩又苦,狗都不吃。”
“侯爷不会是想种这个吧?这盐碱地,能长出东西就不错了,种这玩意儿不是白费力气吗?”
李源站在顾云舟身后,眉头紧锁。他作为钦定的云梦泽县令,对农事也算略知一二。可筐里这两样东西,他翻遍了脑子里的农书,也找不到半点记载。
这……能行吗?
顾云舟仿佛没听见周围的议论。
他弯下腰,拿起一个土黄色的疙瘩,也就是他口中的“仙粮一號”。
他拔出腰间小刀,在眾目睽睽之下,將那疙瘩切成了好几块。每一块,都带著一个清晰的芽眼。
然后,他走到田里,亲手挖了一个坑,將一块切好的“仙粮”放了进去,芽眼朝上,再覆上薄薄一层土。
动作简单,利落,没有半点多余的解释。
接著,他又拿起那些金黄的颗粒,“仙粮二號”。他向眾人展示了如何点播,如何控制间距。
做完这一切,他才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村长石爷拄著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上前。他满脸的褶子都写满了忧虑。
“侯爷……老朽斗胆问一句。”他恭敬地躬身,“这地贫,水也咸,咱们祖祖辈辈都种不出好庄稼。您种的这些……神物,真的能活吗?”
顾云舟笑了。
他没回答石爷的问题,反而朗声对所有人说:“今天,所有在这里的人都听著。”
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这十亩地,我需要人手,按照我刚才的方法,把它们全部种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或怀疑或好奇的脸。
“哪一户愿意领这个活,我不仅包他家三餐,工钱照发。从今天起,他家一年的田税,全免。”
轰!
人群炸开了锅。
一年田税全免!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刚才还满腹狐疑的村民们,眼睛瞬间就红了。
“侯爷!俺家干!”一个壮汉第一个吼了出来。
“俺也干!俺家五口人,都能下地!”
“还有我!侯爷选我!”
刚才还无人问津的“神物”,瞬间成了香餑餑。
李源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
他还在思考如何引经据典,说服百姓尝试新作物。结果先生一句话,问题就解决了。
简单,粗暴,有效。
这就是先生的行事风格。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云梦泽都在一种诡异的期待中度过。
基建工程依旧疯狂推进,但所有人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瞟向那片试验田。
奇蹟,是从第七天开始的。
一抹倔强的绿色,顶开了贫瘠的土地。
然后是第二抹,第三抹……
半个月后,整片试验田已经绿油油一片。那些“仙粮”的生长速度,快得让人心惊胆战。它们仿佛不是在吸收土地的养分,而是在吞噬阳光和空气。
驻扎在远处的凤卫,每天的报告里都多了一项固定內容。
“试验田作物长势异常,今日又高三寸。”
“作物叶片宽大肥厚,与大炎所有已知农物均不相符。”
“李县令每日前往三次,绕田而行,口中念念有词,神情癲狂。”
两个月后,当试验田里的“仙粮二號”长得比人还高,结出一个个包裹著厚厚外衣的棒子时,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滯了。
而“仙粮一號”的藤蔓,更是铺满了整个地面,绿意盎然,散发著勃勃生机。
收穫的日子到了。
这一天,工地都停了工。
数千人再次聚集在试验田外,比播种那天还要安静。
空气中瀰漫著一种近乎神圣的紧张感。
顾云舟依旧是一身白衣,走在最前面。他没带任何工具,只是走到了第一株“仙粮一號”的藤蔓前,蹲下身。
他伸手,拨开泥土,然后用力一拔。
哗啦啦。
隨著藤蔓被拔起,一连串圆滚滚,沉甸甸的土黄色果实,被带出了地面。
一个,两个,三个……足足一窝十几个!
每一个都比成年人的拳头还大!
时间仿佛静止了。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死死盯著那从土里翻出来的奇蹟,忘了呼吸,忘了思考。
咕咚。
不知道是谁,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顾云舟隨手捡起一个,掂了掂,然后扔向人群中的石爷。
“石爷,接住。”
石爷下意识地伸手接住。
那东西入手沉重,表皮粗糙,带著泥土的芬芳。
是真的。
不是幻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