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苦难文学  1977俗人重生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方堃没有碰复习资料,而是拿著杂誌静静看起了这篇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他没有写过小说,上辈子年轻那会儿酷爱文学,可也仅限於阅读上。

在晋省师范大学参加文学社,自己写过的诗歌多是堆积词藻,词句华丽,却浮於表面,缺乏精神內涵。

七八年到大学毕业,是伤痕文学的忠实追读者,写了几首大胆的爱情诗,结果连校刊都没上去。

八五年以马原为首的《ls河女神》诞生后,又转投先锋文学的阵营,並且因为追读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还往bj文学给余华写过信,可惜最后也没个反馈。

参加工作后,多是以读为主,每天的教案写个不停,根本没有精力,也没心思想著什么文学创作。

可正是因为如此,自打他参加工作有固定收入后,成为了收穫,人民文学,当代,十月这些主流文学杂誌的忠实订购用户。

方堃不清楚现在作家的稿费千字有多少,回忆后世看过的作家访谈,好像还挺高的,起码比在单位上班一个月要挣的多的多。

如果想在高考之后离家之前,顺利把新房盖起来,写作的確是最佳的选择。

中午在许安雁家蹭饭,下午离开前又厚著脸皮要了一沓信纸。

年关將至,县城里街道上的年味儿相当浓郁。

方堃去供销社转悠了一圈,没有瞎买,只是买了些果。

赶去鸽子市场,有妇人卖纳好的鞋,不需要票,也可以用票,两块钱一双,按著一家六口人的尺码,方堃来了六双。

没有看见李德全,方堃也不打算一直在同一个人手上买票。

他一个村里的小子,哪来那么多钱买票,而且在乡下粮票可使不出去。

可著一个人买,太过引人注目。

“同志,粮票多少钱?”

“五毛一斤。”

“两毛,可以的话,给我来二十斤的。”

那人嘴角一抽,掰扯半天最后还是两毛出了货。

得亏现在是年关,不然方堃会直接砍价至一毛六。

黑市的粮票市场价在一毛到五毛之间,老板许是看方堃年轻好拿捏,又或者是正常操作,先喊高了试探试探,不行两边再磨嘴皮子砍价。

方堃可不会不好意思开口,他上辈子在菜市场能为了三毛钱的菠菜掰扯十几分钟,脸皮这东西早练出来了。

结束交易,又看向其他票贩子,肉票布票分散著在这些人手全买了一遍。

摸黑进村之前,也只是从系统那里购买了两斤猪肉,还有拿出那几双鞋。

上次购买的物资家里还没有吃完,关键是方堃身上的钱,也不够他拿出太多东西来。

方汉民仍旧在村口等著,回家后梁英侠女士看著那六双鞋,就差把败家这俩字写脸上了。

“这一双鞋得多少钱?你给我把身上的钱全部交出来。”

“没了,全完了。”方堃两手一摊。

梁英侠摸著鞋面,一脸心疼:“还不如我自己做的,这冤枉钱干嘛,照你这么个法,等以后结了婚,日子指不定得过成什么样。”

肯定越过越好唄...方堃心里想道,嘴上却不敢这么打瘪。

新年新气象,一身新衣服对他们家来说现在不可能,可从一双新鞋开始还是可以的。

关键是买的的確更保暖,冬天冻脚,越挠越痒的感觉他是真不想尝试了。

方堃笑嘻嘻道:“娘,买都买了,我总不能拿回去再退了吧,再说人家也不给退,你上脚试试,看合不合脚。”

小妹方怡早就忍不住了,她对於新鞋的渴望,要远远高於哥哥姐姐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