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烧钱 1977俗人重生指南
盖房这种技术活儿,方堃当然不懂,可他可以i提意见。
方汉民原计划是推掉黄土屋,在原先的宅基地上新建,可小爸方汉升给了不同的意见。
他们家是村西头第一排最里面那户,往前走二十来米是个沟,可还是富裕了一片平地可以用作宅基地。
“这地也不是农地,閒著也是閒著,跟村长支书他们说一说,给划拉下来。”
“这能行么。”方汉民有些拿捏不准。
“事在人为,让方堃跟你一起去,实在不行再推倒老房,反正远山远明都不在家,屋子推倒了也不缺住的地方。”
当天,方汉民带著方堃亲自去村委提了一嘴,让他没想到的是,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村长赵仁和支书董川观点出奇的一致。
“这事好说,那片荒地閒著也是閒著,利用起来也不错,我让老高跟著过去看看。”
高大福以前是村里出了名的泥瓦匠,同时也是d员,支委委员,分管宣传工作。
新的宅基地圈定好,方汉民在他们一大队谈好泥瓦匠,木工,大工,小工帮忙的人,又去订水泥,沙子、和横樑。
五月份,大的农忙结束,家前的荒地杂草早已经被方堃和方红两人除了个乾净。
这年头村里仅有的机动三轮车也不可能借过来给自家用,他们老方家盖房已经够高调的了,这还是钱来的足够正,加上村委支持,旁人除了羡慕完全没招儿。
可来回的拉砖拉水泥,只能用独轮小推车一趟趟人力拉,满噹噹一车砖,生怕放的少了,给人当牲口使。
遇见个上坡路,仅是一趟,方堃感觉要了自己半条命。
就这来回十多趟,两万多块儿砖,十几袋沙子水泥,硬生生给运了回来。
施工人员请的师傅一共八人,大工六个,一天一块七,小工两个,一天一块二,方家叔伯十来个轮著过来做帮工,不用给钱。
但菸酒和伙食不能免,方堃听著方汉民算下来,盖房最贵的还不是各种物料成本,而是人力成本。
新房五月七號正式动工,中间要是下个雨耽误工期,紧赶慢赶差不多也得一个月时间。
工人不用管饭,都是一个村的,到了饭点回家吃,可亲戚得管。
最后算下来,一天光人力成本就得十三块钱左右。一个月就是三百九十块钱。
要么说这年头,乡下如果不是房子实在不能住人了,谁会脑残的盖新房,这真不是一般人能盖的起的!
梁英侠听著仰头看天,嘟嘟姑姑道:“希望老天爷这个月不要下雨,早点完工,老天爷保佑老天爷保佑。”
“娘,你就放心吧,咱村每年都是前半年旱,后半年涝,五月份应该没什么大雨。”方堃说的相当肯定,毕竟这是后世他亲口问的,梁英侠亲口说的结论。
可这时候他老娘显然还没有总结出这套规律,而是一想到一天就得『烧』十三块钱,一个劲儿的祈祷大雨別来,小雨也不能下。
在供销社买了几掛鞭,七號开工当天,烧香放鞭炮,首先就是挖地基槽和夯实地面。
方家亲戚来的厉害,一盒丰收牌香菸都不够散两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