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方状元 1977俗人重生指南
搬入新家后,上门晃悠的邻居就更多了。
別看现在屋里墙面白的晃人,可这种平房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漏水。
夏季碰上个连下三四天的涝季,直接能给房顶浸湿,而且他们这房子有一米多的屋檐,太阳光直射不进屋里。
好处是夏天屋里绝对凉快,坏处就是潮的不行,毁地毁墙,毁床单被褥。
方堃幻想以后可以再在老屋的宅基地上推倒,弄一个乡村小別墅出来,到时候成本使劲往里砸,用最好的材料建造。
父母,包括他自己老了以后,应该可以舒舒服服的回来养老。
进入九月,杨士易一大家子带著四百块钱彩礼正式上门,两家孩子结婚,方汉民也没有狮子大开口。
老杨家除了这四百彩礼,还有一床新做的被褥,外加两个储物柜,就这已经是结婚准备的全部。
甚至於四百块钱彩礼,方红最后也是会带回去的,只不过捏在了自己手里,小两口以后过日子用。
方汉民和梁英侠並没有像卖闺女似的要过来,说什么留给俩儿子娶媳妇用这种话。
初三也就是九月五號,离结婚还有三天时间,老杨家紧锣密鼓的准备喜事。
与此同时,远在晋省的省会城市,太原第五中学是目前全市最好的高中,同时也是今年的省级阅卷中心所在地。
全省报考的考生人数太多,除了省一级,下面还有市一级阅卷组,各地阅卷组统计出来的分数最后会进行匯总,然后再继续上报教育部,算出今年平均分和各大高校录取分数线。
九月初,中校学生开学,阅卷工作也已经进入尾声,这次阅卷,抽掉了全市七个公立高中的教师,分组分工。
有爭议的交叉阅卷,实在有问题的再开会討论,直至拿出最终结果。
省会中心城市的高校大体分三类,公立中学,厂矿子弟中学和特色中学,后者也就是十八中外国语学校。
刚开始的主要阅卷任务还是五,十,三,十二,十五中这些公立高中的老师参与阅卷,可工作量太大,最后不得不求助其他学校的老师。
虽然考生水平参差不齐,可所有老师都很负责认真,毕竟这关乎到每个考生的人生。
“李组长,恭喜你了,你们学校的吴瀅同学,是咱们晋省今年的理科状元。”
“恭喜我干嘛,都是吴瀅同学和各科老师的辛苦付出,只是可惜了这孩子,没有报北大华清,第一志愿报了中科大。”
李组长一阵嘆息,当然口气上是嘆息,可表情却看不出一点遗憾。
全省理科状元出在他们第五中学,这本身就是成绩,学生报哪儿是人家自己的事儿,只是没有选更好的名校有些可惜而已。
一旁的外校老师听著却是羡慕坏了,至於今年的文科状元,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理科状元吴瀅,总分331分,文科状元方堃,满分五百,总分446分。
各科具体分数为,语文93,数学86,政治82,歷史94,地理91。
试卷已经被各科阅卷组看了不下十遍,能扣的分全扣了,唯一可惜的是这位方堃同学没有报考英语,很多高校甚至很多专业,虽然英语不计入总分,却是极其重要的录取参考依据。
方堃的四百四十多分不算多炸裂,全国撒开,妖孽的天赋型选手,智商超群的天才多了去了。
或者说前三届高考能考上大学的,智商就没有一个是中庸的。
学习能力,运气好坏是一方面,关键还是智商基因。
晋省本届的高考数据已经上报,其他省份同样如此,差不多不出一个星期各高校的分数线就会出来。
考试那会儿,一科考两个半小时,方堃用一半时间就能写完,具体分数他估不准,可大致分数还是能估出来的。
文科除了数学,多是主观题,饶是如此他也给自己估了个四百五十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