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同学情 1977俗人重生指南
其实方堃这儿意思大差不差,他是方家年轻一辈现在最优秀的人。
在村里他爹和小爸又是干部,所以家族里说话的分量相当的高,甚至现在他爹不点头,哪怕说自己上个厕所让他们等一下,还真得在原地等。
所有人都在等方堃成长,等他毕业后参加工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话平常听著多少有些调侃讥讽的味道,可道理却是真真的。
家族里出了个状元,他们等的可不就是未来的那一天,有什么事需要求人了,不用找外人,自家侄子就能给办了。
哪怕如老同志方汉民在这方面也不刻板,方家年轻一代属自己儿子有出息,未来当然要当大家长,挑起这个大梁。
方家祖坟得往村外走,沿著大路差不多走三十多分钟,抄右手上山的小道儿。
不用真进山,跨过一个地头,到最大的田间,三颗大槐树屹立在前面,下面大大小小起满了坟包,再往远眺望,背后靠著一座大山。
饶是方堃不懂风水,这时候再看,也觉著他们方家的祖坟是块风水宝地。
跟他同一想法的不光方家自己人,其实全村的人都这么想的,这两年发生的好事儿,好像都被方家沾著了。
说句祖坟冒烟,毫不为过,
贡品摆放,薺菜疙瘩的酸水倒在坟头,点燃的香,每个坟头插一些。
等所有坟上香完毕,方堃站在最前面,一伙人齐齐下跪磕了三个头。
隔著一条沟,同样在上坟的村里人,眺望著那边的阵仗,扭头再看看自家几口人,目光落在那几个年纪最小的小辈上。
“待会儿认认真真的给老祖宗磕几个头,保佑你们以后顺利考上大学,出人头地,没道理大学生全让方家的人占了,听见没?”
“听见了大爷爷!”
上完坟回家,等著他们的还是饺子,只不过泡的时间长了,口感上差了很多。
他老娘还是一如既往的重盐,馅儿里面肉倒是足实。
初二初三初四三天走亲戚,亲戚多的初五还能出趟远门,去隔壁村镇走个亲戚。
初六方堃早早进县城,刚到高中校门口,就看见了朱婷和一男两女三个同学。
“方堃!这边。”
“我以为我来的最早呢,李磊,许云丹,郭红霞,好久不见。”
许云丹戴著一副眼镜,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额头,髮际线后移严重,这对女士来说极其不友好,
偏偏对方还使劲儿往后梳马尾。
许云丹率先开口道:“方堃,早就听说你考上了北大,在京城读书是不是很好,毕竟那里可是首都。”
“咱们班报名尝试参加高考的,属你考的最好了,以后发达了,可別忘了老同学。”李磊在一旁跟了一句。
方堃看著他们,笑道:“那我爭取混出点名堂来,你们呢,现在怎么样?不会都已经成家了吧?”
“快了,毕竟城里不比乡下,结婚女方要一套新家具,还要缝纫机和自行车,这钱是真不经,隨隨便便一千块钱就出去了。”李磊掏出烟,笑眯眯的递给方堃一根。
方堃笑著应了两声,果然还是熟悉的味道。
高中时期,班里跟他关係好的不多,眼前这三个算是跟朱婷走的近,可对自己原先是不感冒的,可能也就考上了北大,现在热情不少。
不过话里话外,城里人的优越感还是怎么藏也藏不住。
方堃懒得计较这些,真要拼户口,他现在还是京城户口呢,兜儿里的大团结,一沓沓砸也能给他砸晕。
重来一次,方堃是真提不起找回面子这种没必要的低级趣味,也不知道后世那些狗血网剧是怎么想的。
等了二十来分钟,稀稀疏疏聚集了二十来號人。
方堃扫了一眼,县城周边乡下的同学几乎没人来,多是县城里的学生。
离校后的同学聚会,其实每个地方聊的都大差不差,无非就是最近怎么样,在哪儿工作,谁谁谁怎么怎么样了。
一伙人先去看望许安雁,吃饭的时候想拉著老师一起,结果人家今天要回娘家待亲戚,他们只好做罢。
方堃刚照面的时候,受关注度还挺高的,可问了几句后便没了后续,尤其是坐在饭桌上,这种被刻意冷落的感觉尤为明显。
一顿饭不温不火的吃完,关係好的又约著去谁谁家玩儿,朱婷放慢脚步跟方堃走在一起。
“你別在意,他们其实也不坏的。”
“感谢班长大人安慰,”方堃笑道:“真要在意,那我高中两年不得难过死,接下来的活动我就不参加了,以后咱们再聚。”
“...那行,以后常联繫。”
“常联繫。”
无非就是自己一个农村小子考上北大,遭人羡慕嫉妒恨了。
想像中的考上北大,同学之间关係就会缓解变好是不存在,这些人只会认为你是运气好,仅此而已。
乡下的终归是乡下的,他们现在谈论的工作,谁谁谁家的儿子是我朋友,这种话题,是唯一认为能拿得出手,碾压方堃的话题毕竟谁也不想承认,我比你混的差,优越感是必须要有的。
说实话,这同学聚会真挺无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