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住院 1977俗人重生指南
第123章 住院
三味饭店大火,在方堃看来並不意外。
今天是星期天,单休的年代,九成九的人要么閒赋在家,要么出门访友。
饭店又地处西单,四九城內人流量最大的几个地点之一,哪怕十个行人里面进一个,这个数量也是恐怖的。
天时地利全在自己这边,最后的人和更不用多说,今天隋三味和隋卞合力下厨,饭菜的味道绝对不会差。
再加上现在这年头可没有可供低头族,连走路都玩儿的手机,鞭炮一响,锣鼓队和舞狮队只要一动起来,人只会越聚越多。
先把客人『骗』进饭店,剩下的就是用味道和价格留住客人。
三味饭店具备了生意火爆,需要满足的所有条件。
一直到下午三点,客人才陆续减少,四点出头所有餐桌上的盘子归拢到一起。
这时候僱佣的两个女服务员已经累到不想动弹,她们不光得兼顾点菜,动脑子记住各桌情况的同时,还要来回跑著上菜。
从上午十点半开始一直高强度忙活到下午四点,眼瞅著六点又要上班,这工作强度不是一般的高。
“大家辛苦了,先吃饭吧,后厨准备了麵条,”隋三味用肩膀上的毛巾擦汗,看向方堃:“生意挺不错的,就是人手不太够,要是能多招几个就好了。
2
隋卡早已经脱了他那件隆庆祥的褂子,一身砍肩儿被汗水浸湿。
“不行,原则问题不能碰,实在不行减少晚上的开业时间,给大家涨些工资。”
现在服务员的基本工资是三一块五,前台收银三十五,后厨俩帮工则是十六块钱。
隋卡走的是拜师学艺那套路子,要按最早以前的路数,那是管吃不管工资的,不到出师不可能拿到钱。
要不是那俩小子,耿佳伟李壮家里实在穷的叮噹响,加上现在年代也不一样了,那十六块钱也拿不到。
方堃点著烟,他倒是没出什么大力,道:“后厨的情况我不知道,反正前面人手不够,我这边倒是想到了一个可以便携上菜的法子,不过得等一段时间,人手的话..:”
方堃顿了顿,继续道:“可以跟小耿和李壮招呼一声,他们跟您是师徒关係,不是僱佣关係,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解闷好,101????????????.??????超流畅 】
来咱们店里是学手艺的,这样就能空出两个僱工名额。”
“矣?这主意是不错,就是感觉站不住脚啊。”隋三味砸么著。
“这怎么站不住,只要小耿和李壮没问题就行,隋老,您怎么看?”
“嗯,可以,我勤快点教,爭取让他们早点出师,工资上面再涨点。”
方堃点了点头,师徒制重情分,认了就不单单是工作上的关係,私下更是一辈子的事儿,徒弟孝顺师父,师父照顾徒弟。
难就难在学徒这段时间,真指望三年出师三年效力,时间越往后越留不住心思活络的年轻人。
切个土豆丝就得切半年,指望掌勺得猴年马月,这谁顶得住。
“工资涨到三十这个正常水平,大家工作强度都很大,不要省这点钱。”
厨房做了麵条,滷子是早就准备好的炸酱,三女两男闷头就是炫。
耿佳伟蹲在台阶上,左手抱著碗,第二碗续的炸酱麵上放著半截儿黄瓜,看见方堃,机灵的喊了一声哥。
“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些,別的饭店我们不知道,但是在咱们三味饭店,我现在就可以保证,在饭店效益不错的情况下,工资会逐月上涨,而且不是几分几毛的涨,我承诺最迟明年涨到月薪四十,而且只要大家好好干,等以后环境更宽鬆,可以多僱工的时候,你们就是第一批元老,不管是领班,大堂经理,还是开分店的饭店经理,优先也是从你们这些人里选..:”
方堃画的这个饼不可谓不大,甚至大到没边儿了,听得几人均是两眼放光。
他现在就给耿佳伟李壮涨到三十的月薪,是怕这俩小子心里有意见,时间一长闹出点么蛾子。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俩人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一个乡下祖辈务农,一个城里生活不易,跟田间地头流的汗水比起来,这才哪儿到哪儿。
別说工资了,其实隋卡能找到他们收徒学手艺,十六块钱都可以不用给,只要每顿管饱,有这么一碗香喷喷的炸酱麵配黄瓜就满足了。
“哥,我们一定好好干。”
方堃拍了拍他的肩膀,主动揽活儿下手洗了一个小时盘子才离开。
隋卞看了眼自己儿子,心里一嘆,做菜手艺没的说,毕竟是吃这碗饭的,就是这经营之道太差,他才是饭店日常经营的老板,方堃的这一番说辞应该由他来讲才对。
隋三味则是应和著方堃的承诺,饭吃完,还没歇一会儿,又起身著急忙慌的去菜市场准备晚上的肉菜去了。
方堃骑车回到家,先进屋脱掉身上的衣服,西厢房和北屋耳房中间的一米半间隙里,他是弄了个露天浴室的。
没什么大讲究,反正独门独院儿,也不需要避著谁。
过去水龙头一衝,凉水流经身体,身体瞬间凉快方堃是不觉著有多热的,主要是一身汗不洗洗太难受。
擦拭乾净,拎壶烧水泡茶,自己又去前院原先门卫那间房,现在是杂物间,装修用剩下的材料还有一些。
拿出木板和锤子钉子锯子,又回屋拿纸笔鼓捣了一阵。
饭店上菜多是靠吆喝走菜,然后女服务员来回一趟趟跑,凉菜不重的,大托盘一次两盘乃至三盘。
上个热菜,甚至是热汤,有时候只能一次一盘费劲的来回跑。
方堃想到了餐车,他们那百十平大的饭店,只需要两个餐车就能省一大笔力气。
上下两层,成年人腰部高,手工活儿糙是糙了点,可耐用適用才是王道。
姚寧开学前半个月回京,其实方堃是有意让她暑假留在京城的,可奈何没有什么好理由搪塞未来老丈人和丈母娘。
在京城同学朋友家住著?
什么同学朋友一住就是两个月,而且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住在京城那么久干嘛,不想回家了?
寧姚虽然也有心,可还是选择了回家。
方堃刚要出门去车站接人,谁曾想客厅的电话突然响起。
咔~
“餵?”
“哥,是我大宝,出事儿了,錚子和祝哥被警察抓了,还有娄哥...娄哥他身上中了一刀,被送进医院了。”
“什么?”方堃听著一惊。
大宝在电话那头著急的又解释了一遍,大柵栏刘世辉辉哥,滇省下乡刚刚回来,没一个星期就拢了三十来號人开始沿街收取摆地摊的保护费。
这种情况方堃知道,刚开始乍一听说,还觉著挺不可思议的。
毕竟这又不是在香江或者民国时期,更何况还是在京城,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可转念再一想就解释的通了,招惹混混不怕有什么生命危险,就是太烦了,沾上了就像狗皮膏药一样,想甩也甩不掉,净噁心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