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不羡鸳鸯不羡仙 1977俗人重生指南
第125章 不羡鸳鸯不羡仙
晚上,出狱的韩錚俏生生的站在方堃面前,整个人低迷的很。
任你平时有多狂,多少人跟在后面錚哥錚哥的叫著,但凡进过一次橘子,尤其是还在里面住了一个晚上。
这种感受是极其深刻的,出狱后头顶的太阳依旧炙热,可却让人生不起一点烦躁感。
“哥。”
“行了,多大点事,现在知道我让你平时低调点的意义了吧?”
方堃示意他坐下,继续道:“有一句话放在任何时候任何人身上都適用,就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真要有人纯心想搞你,你靠防是防不住的。”
郑卫东背景在他们眼里已经够强了,可前提是得认清一个现实。
他们是在京城,正儿八经皇城根地下,在这里除了没有最强只有更强外,更讲究一个制衡和平衡。
“如果不是这次沾了祝纯罡的原因,大事没有,可你要想这么利落的出来,不是一件简单事。”
韩錚抬头道:“哥,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寧姚给他端了一碗疙瘩汤,里面打了个碎鸡蛋,一小撮粉条,就是简单的咸香口,这还是跟方堃学的。
“谢谢嫂子。”
“以后在外面多上点心,做生意就做生意,打架斗殴的事不要碰,儘量躲得远远的,要我看,
那些人不是想当那个什么老大么,让就让唄,一个老大的名头有什么用,在老百姓眼里就是惹人嫌的混混。”
方堃接茬道:“你嫂子说的对,要我看也是时候了,现在冀省,天津卫和豫省,都有了贸易通道,那就隱下来专心做生意。在街上混图什么,还不是实在没办法了,那些人才走这条路,你现在就专心做生意,有人想做什么老大,让他做就是,一声老大值几个钱,你要的应该是捏在手里实打实的票子。”
现在一算,的確是个顺势而下的好时机,
再有两年,就按照韩錚现在这个发展进程,不是说想保就能保的。
方堃上辈子又不是没有经歷过,在晋省师范大学,仅是看过的新闻,女生脚踏两只船,都能领一颗生米。
就韩錚这样的混混头子,那是无解的存在,最坏的直接吃生米,好点的橘子坐穿,最好最好的结果,可能也是提前安排他南下跑路了。
方堃苦口婆心,目的就是一个,让韩錚儘可能的做到淡出大眾的视野,让錚哥这个名头,在街面上逐渐消失。
一碗疙瘩汤喝完,韩錚起身道:“哥,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反正经过这事儿我是明白了,枪打出头鸟,想要安稳,就得学会藏,您放心吧。”
送这小子出门离开,方堃才回屋。
谁成想没两天,这廝就把原先那辆惹眼的摩托车给卖了,换了一辆二手自行车。
请韩錚金子他们在家吃了个饭,暖了暖房。
“大兄弟,俺要走了。”
“回东北?”
“不是,三爷让俺先去趟天津卫,然后直接下广州,后面可能还要去那个香江。”
霍三枝的话祝纯罡很听,毕竟出门在外没有比同门的人更值得相信的了。
“三爷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增长阅歷,京城是必须得来的,但不能一直待在这个地方方堃拍了拍他的肩膀:“三爷是有大智慧的,用老人的话说,就是人家吃过的盐比咱们走过的路都多,既然让你去那肯定有其中的道理,咱们以后有机会再聚!”
“保重大兄弟。”
“保重。”
送走祝纯罡,方堃文迎来了薛建军和肖从南。
肖从南第一次上门,没有机会进二进院,只是瞅了眼那两棵大槐树,便看向薛建军。
“哥,从南说当混混没前途,想,想让我找份正经工作。”
方堃頜首道:“肖警官说的挺对的,做混混的確是一件没前途的行当。”
“哥,多亏了你,我才能在这边安稳下来,不然也认识不了从南,从南她..”
薛建军支支吾吾的,接下来的话实在是说不出口。
肖从南见状,直截了当道:“门头沟派出所那边现在有一个閒职,建军现在还不是京城户口,
学歷也是个问题,虽然不能解决编制问题,但好在安稳,这个工作先干著,以后自然会有机会转正。”
薛建军低下了头,总有一种自己背叛了的感觉。
却没想到方堃乐道:“好事啊,肖警官能这么帮他,是我没想到的,都说城里姑娘看不起乡下小子,这话明摆著不適用於肖警官。”
“哥..”
“什么惊讶表情,当初你过来,我是实在没地方安排你,才让你跟著韩錚干,能熟悉京城不说,还能涨涨阅歷,现在有一条更有前途的发展方向,犹豫什么。”
方堃会生气么?
当然不会!
这软饭薛建军吃的是稀里糊涂的,可人家就是命好,英雄救美,结果美人回过头来愿意以身相许。
现在看样子,这小子的未来老丈人估计也知道了,关键还给安排个工作,在方堃看来,这是相当不可思议的。
电视剧里,可不是这么演的啊!
“门头沟离香山也不远,要是没有住的地方,香山那边就继续住著,找韩錚给你弄辆自行车代步。”
方堃这样一说,给薛建军整的更愧疚了,总有一种因为女人,背叛了自己老大的感觉。
可方堃却不给他嘟的机会,留在自己身边现在干倒爷的行当,也不见得就一定比肖从南提供的工作有前途。
士农工商,商人只知道赚钱,等钱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会开始想方设法的攀附权贵,通过联姻来获得不属於自己的那一部分权势。
在政客眼里,权术才是王道,商人永远是不入流的附属。
当然,现实也的確是这么个情况,能一步到位,为什么还要走弯路。
肖从南一直认真的打量方堃,她调查过方堃的资料,总结出来就是“传奇”!
晋省七八年文科高考状元,一举考入北大后,开始了文学创作,並於去年顺利加入作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