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这钱多少是个够 1977俗人重生指南
第164章 这钱多少是个够
苏州吴江。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南方的冬天,並不是说一点儿雪也不会下,当然广州那地界除外。
苏州冬天也见雪,不过多是中小雪,受气候影响也是落地即融化,很难见到整个城市银装素裹那一面。
寧姚还是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家,对於三哥办厂借钱,她比任何人都在意。
哪怕自己已经和方堃结了婚,这个钱更应该慎重再慎重。
兜兜转转走进一座小区,六號楼三单元不用上楼,而是最低的一层。
刚开门,寧母还没来得及说话,寧姚往里探头道:“妈,我哥在不在?”
“在,姚姚回来了,怎么没把方堃也带回来。”寧凯挑著眉冒了一下头。
寧姚白了他一眼,道:“我说的是三哥,他人呢,快点叫回来。”
“哎呦,你这孩子怎么著急忙慌的,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换鞋的功夫,寧凯的儿子寧晓华起身跳过来打了个招呼,往沙发那儿一看,嫂子王瑜也在。
寧姚应了一声,还是执意要找三哥。
寧凯冷不丁嘀咕了一句:“咱爸和小峰已经断绝关係了。”
寧母胳膊肘鼓捣了他一下,示意別乱提,寧姚愣道:“怎么回事?”
“还不是因为十月份去了趟首都,也不知道我这个未来姑爷灌了什么迷魂汤,儿子回来死活要辞职下什么海,你爸爸什么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说是下海经商,完了又到处借钱,你说放著好端端的工作不干,干什么个体户啊,你爸嫌说出去丟人。”
嫂子王瑜在一旁很合时宜道:“妈,我可听说这几个月寧峰赚了不少钱,人家一个月挣的,比在原先的肉联厂一年挣的都多。”
“挣那么多钱干什么,够不就行了,钱一多,麻烦就多,被心眼坏的人盯上,你们是不知道这里面的厉害。”
“现在上面都在大力支持改开,七九年全国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数量不足一万,再看看现在,光咱们酥州个体户就突破了十万户,放眼全国已经超过了百万。”
王瑜得理不饶人,儿媳说这话明显是跟自己对著干的,寧母面色不虞,最后只是道了句:
“稳当日子才过几天,这次我站你爸这边。”
王瑜也不再说话,她是羡慕寧峰的,而且还有意让寧凯也辞职下海经商。
旁人云里雾里就是听个新鲜,可他们作为自家人心里门清儿,寧峰用了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赚了別人一年赚的钱。
一边是稳定工作,一个月固定工资六七十,一年不吃不喝也才七八百的样子,另一边则是两个月轻轻鬆鬆赚一千多块钱。
老一辈担惊受怕不愿意碰,可这种事儿落年轻人眼里,傻子才选前者。
可她汉子真就脑子缺根弦,王瑜跟寧凯提过一嘴,却被其毫不犹豫的给否决了。
轧钢厂车间主任,高级知识分子,高级技术工程师,在厂里德高望重,私下也备受尊敬。
孔乙己的长衫没有穿在身上,却是长在了心里,饶是寧峰挣的再多,在寧凯心里也抵不过他一个车间主任。
想到这里,王瑜心里也不畅快,寧姚却是听得一个脑袋两个大。
当天晚上,父亲寧兴怀回家,闺女回家先是高兴了一阵,转头又埋怨方堃不当人子。
几子去了一趟首都,结果回来连工作也不要了,闹到现在更是到了决裂的地步。
寧姚一阵哄:“爸爸,我知道你心里其实是在担心以后风向会变,现在蹦踏的越欢,最后摔的越惨,可你真的应该出去看看,去广州或者去首都都行,现在跟以前真的不一样了。”
“好啊,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这还没出嫁呢就向著那小子,打电话,让那小子马上滚过来。”
“爸~”
次日,寧姚早早起床去寧峰家里堵人。
万幸人在,对上嫂子鲍仙芝寧姚也不好摆脸色。
“嫂子,三哥给方堃的信里说要办服装厂,这事儿你知不知道?”
“知道,”
“嫂子,你怎么不劝劝,办服装厂成本大,风险也大,万一效益不好怎么办。”
鲍仙芝看著寧姚,自然知道对方是来问罪的:“这事儿我是支持的,姚姚,你知不知道方堃的生意做的有多大?”
“..他生意上的事,我很少过问。”
方堃的生意具体有多大寧姚不知道,可好列是挨著枕头睡觉的,还有地下室那些堆著发潮的钞票,生意上的事多多少少也知道些。
寧峰则在一旁给她倒了一杯热好的鲜牛奶:“我十一月底,跟著那个潮汕佬南下去了一趟广州,姚姚,你是没有看见那个规模阵仗,你三哥的两百件在人家面前就是一个笑话,別人能成功,你三哥为什么就不行?”
“哥,方堃的生意不是他一个人做的,他也有合伙人,在南边有吴兴国,在京城有郑卫东,你...”
“姚姚,三哥这么些年別的不敢说,在咱们苏州这一亩三分地上还是有些人的。”
寧峰鲍仙芝一起上阵,俩人都是她最亲近的哥哥嫂子,寧姚一时间真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好。
妹妹说的没错,方堃是有吴兴国郑卫东做合作伙伴,退一万步看,自己不正好有妹夫方堃。
一条通,条条通,关係不就是这么搭建的。
寧姚无言,又听看夫妻俩绘画蓝图。
服装厂刚开始也不用多大,就是像氧气泵厂似的先弄个小作坊,现在关键的是购买设备,订原料,招员工需要的启动资金。
他们儘可能的凑,实在不行了可能会麻烦到方堃。
“姚姚,你会支持三哥的对吧?”
方堃这边,收到了苏州发过来的电报。
我哥办厂心意已决,你酌情而定“这傻妮子。”
方堃有些无奈,不就是办个厂么,他现在说句骚包的话,钱多的正好发愁不知道怎么出去。
拍电报,直接拍了三十个字,大体意思就是让寧姚帮忙转告,钱的问题不是问题,他可以带资入股。
年关將至,大学生该回家的回家,方堃也买了票,不过他还得两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