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章 上面有人  1977俗人重生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原先周校长对方堃那是相当看中,用老话来讲,他这就是“前朝旧臣”

正常情况下,不是重用就是冷落,最差的就是刻意打压直至发配边疆』,当然方堃自己现在还是学生,还属於没有根的浮萍。

“老师,好端端的,校长找我干嘛?“

“这我哪知道,你別耽误时间,现在就过去。”

王哲红左右张望了一眼,压低声音道:“估计是毕业留校问题,季主任和叶教授可是都支持你留校的,咱们系里点头没用,最后还得上面同意。”

方堃恍然,悻悻到了红楼校长办公室。

“报告!”

“进,”张龙翔没有抬头,是继续伏案处理作:“等我五分钟,你先坐会。”

方堃老老实实坐在沙发上,办公室还是原来的办公室,沙发已经不是原来的沙发,崭新黑皮沙发,屁股坐上去比原先的舒服多了。

不大一会儿,张龙翔合上钢笔头,方堃瞅著麻溜站了起来。

“別紧张,就是一次正常的谈话,喝什么茶?我这里龙井铁观音都有”

“都行,龙井吧。

2

“论文答辩结束了?”

“刚刚结束。”方堃接过茶杯,慢半个屁股坐下。

张龙翔先是盯著打量了他五六秒,才道:“別看咱们是第一次见面,你的小说我可是每本都读过,只是可惜工作太紧,没有时间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

方堃静静的听著,这话他左右都不好接,不知道怎么接最好的办法就是別乱张嘴,傻笑听著就对了。

果然张校长话音一转道:“论文答辩结束,还有最后一场期末考,完了就是工作分配问题,你自己个人上有没有什么想法?”

“校长,我服从组织安排!”

“埃,这里就咱们两个人,你们年轻人心思活络,怎么可能会没自己的想法,你有什么想法就说。“

方堃心里打鼓,还是坚定道:“只要能发挥自己大学四年在学校所学,什么工作都可以。”

张龙翔点了点头,“喝茶,尝尝怎么样。”

“知识分子现在是普遍受到社会尊重的,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尤其是改开形势下的人才需求,学校呢,为了满足现在改开发展的需要,需要培养大量的工科类人才,所以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会做一个大幅度的倾斜。

不过北大从京师大学堂开始,文科就一直是重中之重,这也是咱们这所大学的特色所在,这一点是不能否定和丟弃的,你很不错,在校期间就发表了膾炙人口,老少皆爱的文学作品,有丰富的文学功底,在学校又踏实好学,中文系现在还缺老师,有没有兴趣毕业后留任?”

方堃被夸的有点受宠若惊,甚至在怀疑夸的是不是自己。

熟悉他的同班同学都知道,踏实好学这四个字跟自己真挨不上什么关係。

茶杯里还冒著热气,龙井的味道很淡,屋內的空气很静。

方堃訕笑道:“校长,我愿意留任。”

这时候就不能再喊服从安排的口號了,人家问的是有没有兴趣,自己还不能只回答有兴趣。

校长亲自问话,在校学生里能有几个有如此殊荣的。

现在方库需要做的,就是表態度,站位置!

出了红楼,方堃背著手回宿舍,对上宿舍几人一讲,各个羡慕的不行。

李春生道:“当老师好啊,学校里的教职工家属楼咱们又不是没逛过,住的问题解决了,上下班也近,连自行车都不用蹬,回家亲戚朋友问在首都干嘛的,咱拍著胸脯说北大当老师,听著就有面儿。”

张伟无所谓道:“单身汉只配住单身宿舍,成了家也得排队,我要求不高,给我分到个晋升机会多,发展前景好的部委就行。“

“你还是洗洗睡吧,博物院閒职挺適合你的。”

六人里,方堃纯纯就是受作品影响名气大,影响力现在也是一顶一的,属赵勇军在校期间表现最好。

赵勇军谁也没说,他没有被专门喊去问话,不过在平常系办工作的时候,已经定了下来,继续在校团委工作,任团委副书记一职。

在校外任何一家单位这种情况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新人哪怕是玉皇大帝转生也得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

可在本校留任就不一样了,因为赵勇军从大二开始就在团委工作。

校团委的副书记有三个,半数都是学生会的学生担任的,只能说前途远大。

好在六人都没有回地方的打算,再不济想见面了,周末还能碰一碰。

“喂,哥,能不能听清?”

“滋~能听清,你,你说吧。”

方堃儘量放慢语调,又提高嗓门:“时间定了,五月十六也就是七月六號两家碰面,你跟咱爹说一声,提前一天过来!“

两家碰头迫在眉睫,按后世来说,正常情况应该回晋省自家宴请的。

可现在现实情况摆在这儿,交通太过不方便,碰上休息日再请个假,可能一来一回时间全用在路上了。

两家儿子女儿都在京城,最好的折中办法就是一起进京。

计划的是等结了婚,寧姚跟著回晋省过年,方堃抽空跟著去一趟苏州回门,到时候在两个地方同样摆酒席吃一场。

方堃言简意賅交代完,方海还想在说什么,可惜后面人催的紧,碎碎叨的加上信號也不怎么好。

“行了,电话里听不清,给我拍电报!“

方海转头拍来一封电报,康师傅方便麵厂发展情况好的惊人,刚开始他们生產出来的產品,联繫供销社商店想上专柜被拒。

人家不要你一家私人企业的產品,哪怕方海可以让他们派人从头到尾视察一遍都不行,卫生问题,安全问题,质量问题隨便拎出一个都能把他们挡在门外。

最后还是方堃出面,他没有找郑卫东,而是在作协找到晋省地方作协的联繫方式,直接打了过去。

代价就是一个人情,外加他下次回去,担任市作协名誉副主席,以他现在的个人和作品影响力,任市一级作协副主席还是错错有余的,更別提还只是个掛头衔的名誉副主席。

厂房一开工就没有停下来的道理,可看著堆积成山的麵饼,方海和赵凯飞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就在俩人发愁的时候,跳过县城,直接是市里的供销社主动上门联繫合作,县供销社紧隨其后。

赵凯飞第一次体会到了,京城有人好办事这句话的含义,他们现在的单子已经排到了年底十二月份,產量低,根本接不过来。

方堃看完电报,洋洋洒洒两百来个字,现在二哥也够阔绰的。

中午郑卫东找上门,要请客吃饭。

“你这不过年不过节的,咋好端端请吃饭。”

“什么话,”郑卫东没好道:“没事我就不能请吃顿饭了?”

堃看著他:“那就是有事了?”

“不是大事,你这不马上要毕业了么,还是留校,当老师好啊,七八月份没事儿干,跟我去香江玩玩儿唄,听说过炒股,股票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