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扯证 1977俗人重生指南
第180章 扯证
七月初,刚刚入职的寧姚,作为实习生直接请假请冒烟了。
甭管哪个年代,作为一个还没有正式转正的员工,就嗷嗷请假,哪怕请假理由很正当,可还是难免落人口舌。
“又请?寧姚同志,今年像你一样进入电视台的新人,到现在为止可是一天假都没请过。”
“肖主任,我也是没办法的事,我和对象要领证,民政局周末又不上班,只能周一到周六这个时间段去,您放心,就请这最后一次。”
肖国庆端著自己的茶杯,吹去水面浮沫,茶水极烫,最后只是在表面润了一下嘴皮子。
“领证啊,这也好,也省的咱们系统里那些单身小子眼巴巴盯著,再晚两个月,你信不信都能有人给你说媒,忘了问了,你对象哪里的?叫什么名字?”
“我对象跟我一样也是北大的,叫堃。”
肖国庆咳”了一声,身子下意识的坐直,扶了扶眼镜:“方堃?是写《牧马人》的那个作家方堃?”
“是,肖主任。”
“哎呀,小姚你怎么不早说,这请婚假嘛,特事特批,咱们单位肯定是支持的,一天时间够不够?“
寧姚张了张嘴,上班至今,虽然还不足一个星期,可让她深刻的感受到了,在学校和在单位里的区別。
方堃说的没错,进了职场,別的单位不知道,她们这电视台重资歷,排辈分,甚至还有派系。
表面上大家当然得和睦融融,可两个人两个不同的阵营你总得选一个,指望玩儿什么中庸之道我谁也不站,那是不现实的。
傍晚下班,骑著自行车回家。
六点多太阳远远没有落山,穿梭在人挤人的西单,又匀速驶过天安门。
热浪带动的小风吹拂面庞,夹杂著偶尔钻进鼻子里的小吃香味,树梢绿色的清香,还有偶尔途径垃圾堆放处的酸餿味儿。
寧姚路过菜市场,自动停下,先看看哪个菜打折便宜,再看看今天相比较昨天又多了哪个品种。
最后称了一捆芹菜,一把菠菜,拎了一条五肉回去。
等方堃回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飘满了香味儿。
“回来了,快洗手,马上开饭了。“
方堃在院子水槽处抹了两把,乐道:什么叫幸福,家里有贤妻,回来就有口热乎饭,这就叫幸福。'
洗完手,方堃钻进厨房从后面抱住她,手不安分的乱动。
“干嘛,別老不正经。”
“哪有,就是天没见想你了,假请下来了没?”
耳根子被吹的直痒痒,寧姚躲著道:“能不请下来嘛,那姓肖的刚开始还摆架子,说我老请假不像话,结果我说了我的结婚对象叫方堃,是那个写《牧马人》的那个作家方堃吗?好傢伙,你是没看当时那样子,那態度转变的,竟然还问我请一天够不够。”
方堃的成名三部曲里,其实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就是《牧马人》,不歌颂苦难,歌颂信仰、爱情,这在年轻人乃至中老年这几个群体里是通杀的。
三部作品其次才是《高山下的环》和《人生》,而现在正在连载,已经进入尾声的《明朝那些事儿》,热度只高不减,只不过相比较之下,大家更喜欢牧马人。
“这么说,连你们领导都是我的粉丝?”
“少臭美了,我答应了肖主任,摆酒席的时候请他一个,咱们得儘快列个邀请名单出来,也好安排。”
晚饭是大米,张伟从东北拎过来的稻香,煮的过程中就散出阵阵香味儿。
饭菜做好,没有在厨房吃,而是端到屋外,葡萄藤下四四方方的紫檀八仙桌儿上。
芹菜炒肉,拍黄瓜,还有一个西红柿炒鸡蛋。
方堃起身去拿茅子和酒盅,寧姚开口道:“给我也拿一个,咱俩喝点儿。
%
俩人边吃边把结婚需要请的人名单定了定。
两家亲人不在,也就是同学同事坐几桌,朋友的话,寧姚涵盖在前两者內,方堃需要叫的朋友则多了一些。
地点也没有乱找,而是等三味楼装修好后,直接在那里举办,最慢也就下个月。
聊完婚事就是聊工作,寧姚对於自己的工作单位还是挺满意的,虽然她的毕业论文是方堃给的方向,可內容是她自己实打实写出来的。
並不能因为一些人就对工作失去热情,上了没几天就不想上了,以后同学坐一起聊到这里,丟人不得丟一辈子。
“放心吧,老娘又不是娇生惯养长大的。“
“真要有不开眼的你告诉我,我去你们单位门口蹲稍,晚上敲他闷棍。”
寧姚白了他一眼,俩人慢慢悠吃罢饭,方堃主动担起收拾碗筷的活计,寧姚则是去书房继续龙珠第二部的画稿。
晚上九点一起坐著看了会儿电视,嘮些有的没的,回臥室开始造小人儿。
转天上午,收拾规整,直奔民政局。
都是京城户口,还有单位证明,八十年代的现在也没有预约制度,前面没人,流程走起来不是一般的快。
现场填写《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签字摁手印,然后把准备好的材料递交,工作人员进行审查。
俩人准备的不是一般齐全,差不多半个小时出头就进入了登记阶段。
拍照,交领结婚证小本本的钱,中午下班之前就领到了结婚证。
方堃左手拎著拍右手,感嘆道:“哎不容易啊,终於把你这婆娘骗到手了,以后你就是洒家的人了。”
“你点儿,我大哥二哥三哥可是说了,敢欺负我,他们仨一起过来揍你。”
方堃上前搂住她,低声道:“也不知道昨晚谁欺负谁,坐上面动都不让我动。”
“哎呀,烦死了。”
光天化日的,寧姚捂著耳朵,快步躲开这傢伙。
韩錚儿子满月,当天院子当间儿从崇文门那边的蛋糕店定了一个大號的奶油蛋糕。
门外炮仗从昨晚开始,噼里啪啦的就没断过,吃酒席,隨礼钱。
甭管什么年头,这先结婚先拿礼钱的最舒服,那些个三十多四十岁才结婚的,最怕的就是身边朋友多。
今年刚结婚,不出意外明年这个时候就是孩子满月酒,冷不丁还没反应过来,三年一过又是三岁生日。
不用太多,这样的来五六个都是一笔大开销,收入低的,挣得那仨瓜俩枣全隨了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