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不是沈诚校长走得太快,而是我们,习惯了太久的黑暗 民办高校安空调?你搁这养死士呢
“至於那些苍蝇,嗡嗡叫几声,还能有什么用?”
……
一家主流媒体的公眾號,连夜发出了一篇推文,
標题赫然是——《从一场网络闹剧,看新时代教育的“透明自信”》。
文章最后写道:“当所有人都在质疑新星学院是否在作秀时,
或许我们应该反思,为何我们会对『公开』这件事,如此大惊小怪?
或许,不是沈诚校长走得太快,而是我们,习惯了太久的黑暗。”
评论区早已成新星学子们的团建圣地。
【新星学子-挖掘机扛把子】:前排出售瓜子、生、哈根达斯!围观大型打脸现场!
【新星学子-校长护卫队】:谢邀,人在新星,刚下拖拉机。感觉我们校长不是走得太快,是直接开了飞行模式。
就在这片欢乐的海洋里,加了“v”的认证帐號,如同一艘航母,
驶入小渔船构成的海域。
【钱文江 v】(认证:原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过程的公开,是结果公正的最大保障。
为新星学院的勇气点讚,为沈校长的魄力点讚。我们的教育,需要这样的鲶鱼。
评论区瞬间静止了三秒,隨即彻底引爆。
“臥槽!钱老!活的!”
“我没看错吧?这可是当年主管全省高校审批的大佬!他居然给新星站台了?”
“@哈某大张v,@蓝翔刘校长,出来挨打!看看前辈的格局!”
不等张教授和刘校长的粉丝组织起反击,又一个重量级帐號下场了。
【吴思源 v】(认证:復城大建筑学院院长):与其爭论是否作秀,不如关注其提出的问题本身。
pue低於1.2,无边界学习空间……这些都国际前沿的理念。
能提出这些问题的甲方,已超越了国內百分之九十九的业主。
这本身就是专业性的体现。外行看热闹,內行看门道,新星学院这次招標的门道,很深。
如果说钱老的评论是高屋建瓴的肯定,
那吴院长的发言,就是专业破防。
“杀人诛心!吴院长这意思不就是说,骂得最凶的那些人,连题目都看不懂吗?”
“哈哈哈哈!我翻译一下:一群学渣在质疑学霸的出题思路太骚。”
“张教授,刘校长,你们的专业性呢?”
紧接著,第三位、第四位……越来越多教育界、建筑界,甚至文化界的知名人士,纷纷下场转发或评论。
他们没有激烈地辩驳,只是从各自的专业角度,
冷静地分析这场“直播招標”背后所展现出的视野与决心。
全网的舆论,从最开始的嘲讽,到观望,
再到一边倒的讚扬,只用了不到十二个小时。
沈诚,不仅没被骂,反而被捧上“教育改革先行者”的神坛。
……
校董会会议室里,王坤死死盯著手机屏幕
“吴思源……李董,那不是你说的,跟你喝过酒的铁哥们吗?”
“我……我哪知道他会掺和这事啊!他可是復城大学的院长,眼高於顶,怎么会……”
“怎么会看得上沈诚这群土鱉,是吗?”
冯冬冬她原本的计划,是动用所有人脉,找一家“自己人”的建筑公司,把这个项目接下来,然慢炮製沈诚。
可现在,她以为的人脉,她准备公关的对象,一个个都成了沈诚的“云端粉丝团”。
王坤一屁股瘫在椅子上,
“完了……全完了……他把路都给我们堵死了……”
冯冬冬闭上眼,再睁开时,只剩下无尽的疲惫和自嘲。
“他不是在招標。”
“他是在借我们的钱,给自己办一场……昭告天下的加冕典礼。”
……
校长办公室。
【全网舆论发酵,学生集体荣誉感空前高涨!】
【学生平均归属感+10!】
沈诚满意地呷了口冰茶。
看来,网络骂战才是归属感第一生產力,
以后没事就得拉著全网搞团建。
梁蜜捧著平板,手都在抖:
“校……校长……钱老和吴院长他们都……”
“你看,我就说嘛,总有几个聪明人,能看懂我想干什么。”
他忽然“咦”了一声,脸上露出纯真的困惑。
“奇怪,张教授和刘校长怎么半天没动静了?网不好吗?”他一脸关切,
“要不,我私人赞助他们换个5g套餐?別耽误给咱们新星学院『把关』啊。”
他看向一旁,快对各种魔幻免疫的梁蜜。
“对了,梁秘书,咱们学校一般几月份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