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127 民办高校安空调?你搁这养死士呢
沈诚放下手机:“那就对了。这个app的存在是有意义的,问题只是需要规范。”
他看向老k:“技术上,能不能增加一个內容审核机制?不是要刪除负面信息,而是要过滤掉那些明显涉及人身攻击、隱私侵犯的內容。”
老k点了点头:“可以做到。我们可以设置关键词过滤,加上人工审核。但是工作量会很大。”
“人手的问题我来解决。”沈诚转向韩非,“法务方面,我们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用户协议和举报规范。什么能发,什么不能发,什么样的证据才算有效,都要有明確的標准。”
韩非点头:“我马上起草。”
“最重要的是。”沈诚看向消同学和苏畅,“你们需要站出来,向所有用户说明我们的立场。我们支持学生维权,但反对网络暴力。我们欢迎实名举报,但拒绝恶意中伤。”
就在这时,任薇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瞬间变了。
“是教育部的电话。”
沈诚示意她接听,並打开免提。
“任校董,我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李司长。”电话里传来一个严肃的男声,“关於你们学校开发的那个app,我们收到了很多投诉。希望你们能够配合调查,並考虑暂停app的运营。”
沈诚接过电话:“李司长,我是沈诚。”
“沈校长,久仰大名。”李司长的语气客气中带著警告,“我们理解你们想为学生发声的初衷,但是这个app已经对正常的教育秩序造成了衝击。很多学校反映,学生们现在不是专心学习,而是整天在网上吐槽学校,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实传言和恶意中伤。”
“李司长,我想问一个问题。”沈诚的语气平和,“如果这些吐槽和举报是真实的,反映的是学校管理中確实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做的是解决问题,还是刪除吐槽?”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沈校长,问题的关键不在於內容的真假,而在於这种做法是否合適。学校內部的问题,应该通过內部渠道解决,而不是放到网上让所有人围观。”
“內部渠道?”沈诚笑了,“李司长,我想您也看过我们之前的直播。如果內部渠道真的有效,消同学的事情会发生吗?”
“沈校长,我希望您能理解我们的难处。现在全国的高校都在关注这件事,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沈诚看了看在场的几个人,特別是消同学那紧张而期待的眼神。
“李司长,给我们一周时间。我们会对app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整改,確保它成为一个真正有益於教育改革的平台,而不是一个发泄情绪的工具。如果一周后您觉得我们的整改不到位,我们愿意配合任何调查。”
“一周?”
“一周。”沈诚的语气坚定,“我相信,真正的问题不是学生在网上说了什么,而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真的在为学生著想。”
掛掉电话后,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消同学忽然开口:“校长,如果因为这件事影响到学校,我们可以…”
“可以什么?”沈诚打断了他,“可以放弃?可以妥协?可以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站起身,走到消同学面前:“孩子,你还记得在捂大的时候,你最希望的是什么吗?”
消同学想了想:“希望有人能听到我的声音,希望有人能为我说话。”
“对。”沈诚点头,“现在,全国有多少像你一样的学生,在等著有人为他们说话?我们要做的,不是闭嘴,而是说得更准,更有力,更有建设性。”
他环视在场的每一个人:“接下来这一周,我们要证明给所有人看,学生的声音,不仅应该被听到,而且能够推动真正的改变。”
第129章 反击的號角
一周的时间,对於要整改一个影响全国数百万大学生的app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新星学院的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老k带著计算机系的学生,连续三天没有合眼,重新设计了app的內容审核系统。新系统不仅能够自动识別和过滤恶意內容,还加入了实名认证、证据验证、多重举报等功能。
韩非则带著法学系的学生,起草了一份详细的《大学良心榜用户行为准则》,明確规定了什么样的內容可以发布,什么样的举报需要什么样的证据支撑。
最重要的是,消同学和苏畅主动承担起了內容管理的责任。他们组建了一个由全国各高校学生代表组成的“內容审核委员会”,对每一条举报进行人工审核。
三天后,app重新上线。
界面更加简洁,功能更加完善。最显眼的位置,放著一段由消同学录製的视频说明:
“大家好,我是消同学。很多人知道我的故事,知道我曾经在学术不端的指控下几乎绝望。是新星学院的沈校长和所有老师同学,给了我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我们创建这个app的初衷,是希望每一个大学生的声音都能被听到,每一个不公平的现象都能被曝光,每一个需要改进的问题都能被解决。”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有人利用这个平台进行人身攻击,有人发布不实信息,有人把维权变成了发泄。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从今天起,我们將严格按照新的规则运营这个平台。我们欢迎有理有据的举报,我们支持建设性的批评,但我们拒绝恶意中伤和网络暴力。”
“我们相信,真正的改变,不是通过仇恨和破坏,而是通过理性和建设。让我们一起,用这个平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进步。”
视频发布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很多原本对app持批评態度的教育界人士,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平台的价值。
但是,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整改后的第二天,app上出现了一条重磅举报。
举报者是某知名985高校的一名博士生,实名举报自己的导师学术造假。举报內容详细,证据確凿,包括偽造的实验数据、抄袭的论文段落,甚至还有导师要求学生配合造假的录音。
这条举报一出,瞬间引爆了整个学术圈。
被举报的教授是该校的明星教授,不仅在学术界享有盛名,还是某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他的被举报,不仅涉及个人声誉,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实验室的项目资金。
该校的校长第一时间联繫了教育部,要求立即刪除这条“恶意誹谤”的举报。
但是,举报內容经过了严格的审核,证据链完整,完全符合app的发布標准。
更关键的是,这条举报引发了连锁反应。同一个实验室的其他学生,也开始站出来,提供更多的证据。甚至有其他高校的学生,举报了与这位教授有合作关係的其他教授的类似问题。
学术造假这个长期被掩盖的问题,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开始全面曝光。
教育部的李司长再次打来电话,语气比上次严厉了许多。
“沈校长,你们这是在玩火!这个举报已经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的科研声誉!”
沈诚的回答很简单:“李司长,如果这个举报是真的呢?”
“即使是真的,也应该通过正当渠道处理,而不是在网上公开!”
“正当渠道?”沈诚反问,“这个学生已经向学校举报了两年,学校的处理结果是什么?不了了之。如果不是通过这个平台,这件事会有人关注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
沈诚继续说道:“李司长,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们是要维护那些有问题的人的面子,还是要维护整个学术界的尊严?”
“沈校长,我理解您的想法,但是…”
“没有但是。”沈诚的语气坚定,“如果我们因为害怕丟脸就选择掩盖问题,那我们丟的不仅仅是面子,还有整个教育体系的公信力。”
掛掉电话后,沈诚召集了紧急会议。
“现在的情况很明確,”他对在场的所有人说,“我们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上。要么被风吹倒,要么学会御风而行。”
任薇担心地说:“沈诚,这次的事情影响太大了。那个教授背后的关係网很复杂,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我们…”
“那就让他们来。”沈诚笑了,“任薇,你觉得我们现在还有退路吗?”
確实没有退路了。自从消同学事件开始,新星学院就一直在挑战既有的秩序。现在,他们已经走得太远,回头已经不可能了。
“韩非,”沈诚转向律师,“准备应对法律挑战。我估计,很快就会有人起诉我们誹谤。”
“消同学,苏畅,”他又看向两个学生,“准备接受媒体採访。我们需要向公眾说明我们的立场,爭取更多的支持。”
“至於其他人,”沈诚环视全场,“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专利申请不能停,技术研发不能停,教学工作不能停。无论外面发生什么,新星学院都要正常运转。”
就在这时,消同学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了。
“怎么了?”沈诚问。
“是…是那个举报学术造假的博士生。”消同学颤声说道,“他说,他的导师已经知道是他举报的了。现在他被停学了,还收到了威胁信息。他问我们…问我们能不能保护他。”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每个人都意识到,事情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学生维权平台,而是一场关乎整个教育体系改革的战爭。
而在这场战爭中,那些勇敢站出来说真话的学生,正在承受著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沈诚站起身,走到窗边,看著校园里那些正在上课的学生。
“韩非,立即联繫那个博士生,为他提供法律援助。如果有人敢威胁举报者,我们就用法律武器保护他们。”
“任薇,联繫媒体,我要召开新闻发布会。”
“消同学,通知所有的学生代表,今晚八点,我们开一个全国性的视频会议。”
他转过身,看著在场的每一个人,眼中闪烁著坚定的光芒。
“既然他们想要战爭,那我们就给他们战爭。但这一次,我们不仅要为新星学院而战,更要为每一个敢於说真话的学生而战。”
“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学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