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4章 北伐点将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244章 北伐点将

诸葛亮迎着刘备视线:

“陛下以贤以德治天下,功必赏,罪必罚,士民深沐恩泽,无不盼着报答陛下。”

“《尚书》云: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当在此时!”

刘备听到“垂拱”二字,轻轻一笑,又看向马良。

后者昂然上前,面容坚毅:

“天子龙体,关乎国本,宜为后镇!”

“臣虽驽钝,愿效犬马,先驱尝寇!”

刘备哈哈大笑,似早已所料。

指着马良问诸葛道:

“若季常挂帅,不知诸将能否服从节度啊?”

马良闻言脸色通红。

群下也各自赧然。

关羽不必说。

张飞、魏延、赵云,这三个方面大将,蜀中还真没几人能同时镇得住。

诸葛亮见状,微微一叹,拜道:

“臣从陛下治戎,尔来一十有八年,略有威望,愿为陛下督师!”

刘备这才有些诧异。

略一沉吟,一口回绝:

“丞相不可去。”

“朕之所以能‘以贤以德’,这里面有一半都是丞相的功劳。”

“你若有失,朕这贤德便去了一半,何以治天下?”

诸葛亮连连颤声自言不敢当。

但面色已经从容。

“臣也自以为不可去。”

“然臣不能去的理由,与陛下类同,但于国之失,远小于陛下。”

“陛下既然不容小失,岂能容大失?”

刘备怔然。

原来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不愧是孤的孔明。

暗自一叹,再开口,便多了些商量的意味:

“那依丞相之见,当以谁为帅?云长?翼德?子龙?文长?”

“朕倒是想提拔一下黄公衡,但听闻马孟起病重,河西不能没有大将镇守,他和吴子远(吴懿)皆不可动。”

诸葛亮应声道:

“黄、吴二将确实不能动。”

“大将军功勋、勇武皆冠绝三军,当能服众。但他镇于宛城,直面洛颍,不动比动更有利于北伐。”

“只怕到时还得麋威、关平等将别督一部来声援关中,却也只是声援,不足挂帅。”

“其余将军,赵镇北都督陇右,魏征北都督汉中,权责相当,恐难相服。”

刘备了然:“那便只能让翼德挂帅了。”

“正好他位置居中,与陇右、汉中皆能直通,便于协调三军。”

“只是……他性情急烈,刑杀太过,偏又疏于防近,朕总有些不放心。”

诸葛亮立即道:

“尚书郎蒋公琰方正而有威重,能服众,适合担任车骑将军的军正,掌军法。”

“陛下车驾亦可稍稍北行至汉寿,以督促诸将。如此便能万无一失。”

刘备闻言看了一眼马良下首的蒋琬。

后者立即躬身而起。

刘备点点头,又看向应对从容诸葛亮;

“丞相这是怕朕不听劝,非要亲征,所以在汉寿划下一道线吗?”

诸葛亮揖拜不及。

刘备再度失笑。

“也罢。”

“朕终究还是想亲眼看一看长安的模样,祭一祭高皇帝的陵寝。”

“汉寿,汉寿……倒是个好名字!”

……

麋威回到叶县的时间比贾逵预计的要晚。

因为出广城关方向的那路弱兵,实际上是他亲自统领的。

只是没有打出他的旗号而已。

却不仅仅是为了迷惑敌人。

而是为了趁机摸查广成关的守备情况。

毕竟这种敌人主动分兵四出,留出空隙的机会,实在难得。

但事实证明,洛阳八关,至少在魏军守备充分的情况下,还是名不虚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