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这爿店终于属于我们的了?”
走出房地产公司,雾子一只手拿着装契约的信封,另一只手挽住秋叶的胳臂。
“亲爱的,我们这就去店面如何?”
既然已签了约,钥匙拿到了手。
“好好去看一看我们的店。”
傍晚,街上行人熙熙攘攘,雾子大大方方地挽住秋叶的胳臂行走。
雾子太高兴了,一刻也不能等待。为了看雾子的笑容,秋叶扔了2000万日元。见雾子这样高兴,扔了钱也值。
秋叶心里这样对自己说,便向代官山的并木桥进发。
这个属于他俩的店铺,在暮霭中像是被人遗忘似的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雾子拿着钥匙,插进钥匙孔,拉开卷帘门。
上次来时,有一把椅子,此刻已被搬走,地板扫得干干净净。
“这样一看,好像挺宽敞的。”
“这儿放桌子和沙发,货架在那一边。”
雾子的脑海里已经有了蓝图,指着各个角落考虑如何安置。
“入口设在一边,把窗户弄大些。”
雾子这么一说,秋叶还想不出旧货店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反正已经属于我们了,明天再来一趟,好好合计一番。”秋叶说。
听了秋叶的话,雾子点点头自豪地说:
“我们已经是这儿的主人了。”
“你是总经理。”
“对,我一定好好干。”
雾子穿着大衣,深深地吸了口气,摊开双手,闭上了眼睛。
签完约,告一段落,但繁忙才刚刚开始。决定在4月开张,在此以前必须装修完毕,还得给这爿店起个名字。
“亲爱的,叫什么好呢?”
从此以后,两人之间的话题尽是雾子开店的事。
以前秋叶去雾子的公寓,雾子立刻站起来接过秋叶的上衣和裤子,用衣架挂好。最近,常见她守着暖炉,考虑店面的设计和进货单。
热衷于开店,疏远了秋叶,仔细一想,雾子这次开店或许跟孩子闹着玩一样。
如果现在让雾子生个孩子,那么雾子把爱倾注给孩子,秋叶也只能放在第二位。
如果雾子怀了孕,秋叶即使不让她生,她也去店里忙活,结果还是一样。
“叫‘布吉·那比’怎么样?”雾子得意地说。
“‘布吉·那比’,法语的意思是‘小舟’”。秋叶装腔作势地说,好像有人在请教他法语似的。
“就叫‘雾子’吧!”
“拿我的名字做店名,行吗?”
“怎么不行,你往那儿一站,就是招牌。”
秋叶想象着雾子穿着丝绸衬衣加西装裤,或穿着长裙子的形象,心里美滋滋的。
“还是用外国名字好。”
雾子想用法语,而秋叶认为还是用日本名字好。
“时装店什么的,用一长串外国名字不好记。”
“那么,您认真考虑一下如何?”雾子说着把秋叶的西服挂到衣橱里。
“还有其他问题,您也一并考虑一下。”
秋叶虽然没有见过,雾子似乎还有一些过去的好朋友,她也想跟她们商量商量起个名字。
“让我考虑两三天,一定会想出好名字来的。”
起个店名问题不大,但装修还得花钱。
雾子的设想是:整个店用淡红色,气氛较沉静些。一面墙放货架、柜台,陈列项链、胸针之类的商品。
面向大街做一个橱窗,地面稍稍倾斜,陈列挎包、皮鞋等小商品。靠里首放一张桌子,一对沙发,让顾客坐下,慢慢浏览商品。
“整个店面较为简朴,不要弄些花里胡哨的装饰。”
女人们爱热闹、爱花哨的人居多,而秋叶则倾向简单、明快。
“可以请阿桂来设计。”
“是装修匠吗?”
雾子不禁笑出声来,“现在没有这样叫法的,叫室内装饰家,或叫interior decorator。”
不管叫什么,在秋叶看来都是“装修匠”。
“这个人很有才能。原宿的‘绿屋’、青山的大照相馆都是他设计的。”
秋叶对这些事不太清楚,最近最吃得开的就数搞装修的。
“那么,内装费大约需要多少钱?”
“我还没有跟他详谈,大概每坪需要30万日元。”
照这个价钱的话,那就要准备三百多万现款。
“从货架到照明设备全部包括在内,这个价位不算太高的。”
雾子的一句话,秋叶就得支出额外的一笔钱。
“其他还需要些什么?”
雾子提议开旧货店时,秋叶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议。事到如今,这爿店的资金全指望秋叶出,成了一只大大的“吃钱虫”。
“进货也需要一笔钱。”
“所以我在问你,需要多少?”
“您怎么啦?”
“没怎么……”
“您好像生了气似的,叫我害怕……”
“我怎么会生气呢?我要问清楚究竟需要多少钱,我也好筹措款子。200万够吗?”
“对不起,什么都得您操心……”
雾子不自觉地行了个礼,秋叶不得不大大方方地点了点头。
能村给秋叶打电话,是在内装修工程开始的前一天。那天分手时,似乎不太融洽,能村今天的声音却格外开朗。
“那晚上喝多了,真对不起……”
“不,不,我也有点醉了。”
多年的老朋友,这样简短的对话把前嫌一扫而光,接着聊了些家常。能村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
“后来,开店的事怎么样了?”
“已经定了。”
秋叶干脆地答道。能村保持沉默。
“是不是帮我找到另外的店面了?”
“不是,或许是我多嘴……”
有了上次的经验,能村说话比较谨慎了。
“没关系,你说吧!”
“那么我说了,店面的契约是以谁的名义签的?”
“当然是雾子咯!”
“既然开店,最好是采取公司的形式。”
说实话,秋叶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一层。既然是雾子开的旧货店,那雾子当然是老板咯。他想得很简单。
“还没正式开张咯?”
“明天开始装修,正式开张要待下月。”
“那还来得及。既然开店,还是采取公司形式较好,目前小小的杂货铺、鱼行都是法人组织。”
经能村这么一说,秋叶也好像听说过。
“那可能很麻烦吧?”
“不会的,决定店名后,就以公司的名义去登记就可以了。”
“可是,我没有插手,都是她一个人在操办。”
“让她雇一个女孩子。既然你是最大的出资者,你应该当总经理。”
“不,不,这事儿我可干不了。再说我成了旧货店的总经理,那岂不是笑话吗?”
“那么总经理让她当,你当个董事长,其他再借你母亲、女儿的名义,凑足五个人就可以了。”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法人组织,干起来比较容易些,税金也少。表面上是公司,基本上这店是属于你的。”
秋叶点了点头,这才弄明白能村为什么打电话给他。看来,还是老朋友,能村真的为秋叶的事操心。
押金、房租、装修费、进货,花钱没数,再让雾子当老板,那秋叶成了光出钱的大少爷了,能村对此不能坐视不管。如果是别人,那他可以不管,秋叶是老朋友,那不能保持沉默。
秋叶对能村的一番心意,衷心表示感谢,只有他能像亲人一样关心自己。
“谢谢,我真没想到这一层。”
“成立公司,这店不是她的,是属于你的咯。”
这样,秋叶出了钱尚有价值,今后也会有收益的。
“表面上她是总经理,可是你出的资金,真正的老板是你。”
“那么资本金也由我出咯?”
“你只要出上二三百万日元就够了。如果她三心二意,那就由不得她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
“譬如,她把店关掉或转让给别人,甚至和你分手,没有你的同意,这店她是不能随便处置的。”
“她不会这样做的。”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你不得不防一手。”
“这样做,恐怕不好吧?”
“这怎么会不好呢?你出了这么一大笔钱,你参加一份,那是合情合理的。”
“原来是这样。”
听了能村的说明,秋叶也认为他说得有理。
“搞公司,恐怕她不会反对吧?”能村说。
“不会,因为她一心一意想开一家店,至于什么形式,她不会在意的。”秋叶答道。
“那就没有问题了,马上就开始行动。”
“实际操作从何着手呢?”
“很简单,找一个熟悉业务的税务员,一切手续他会给你办妥的。这样吧,我给你介绍一位熟识的税务员。”
“那就不用了,我也有认识的税务员,同他商量着办吧!”
“也许我多嘴,突然想到这一点,所以打电话给你。”
“谢谢,真的感谢你。”
放下电话,秋叶重新考虑能村的建议。
能村说得对,如果以雾子名义开店,雾子可以自由支配。万一秋叶需要用钱时,或者以店的名义做担保向外界借钱,他都无计可施。
秋叶的钱出得再多,一旦这店成了雾子的东西,秋叶还是一无所有。
能村怕秋叶吃亏,提出采取公司组织的形式。秋叶接受了他的建议,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这店是属于秋叶的,只要这个基本原则不变,他可以在背后监督店的经营。
但仔细一想,这种做法好像不太光明正大。
能村还这样说:“一旦她和你分手,她就能随便将店占为己有。”
将来的事,谁也无法断言,秋叶从来也没有考虑过他会和雾子分手。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秋叶认定他和雾子之间是最后恋情,雾子是他最后的女人。
一想到和她分手,现在就要考虑对策,那样的话,这日子过得太累了。
一开始,雾子提出要开店,秋叶早有思想准备,钱由他来出。但问题一具体化,什么押金啦、房租啦、介绍费啦等等,他渐渐感到不安、害怕。
正在这节骨眼上,能村给他来了电话,帮了他大忙。
在欧洲时,秋叶曾经干干脆脆答应过,钱由他出,雾子深表感激,不知说过多少次谢谢。
当定下店面、签好合同,雾子高兴得像孩子似的一次一次表示感谢。
怀疑雾子不忠,用公司组织形式来加以防范,连母亲、女儿都牵涉进去,有那样必要吗?
如果真的如能村所说的那样,雾子背叛了他,那么秋叶的恋情也就结束了。
雾子走了,留下这爿店又有何用?
“正因为喜欢她,所以全力以赴,这不就结了吗?”秋叶自言自语,独自点点头。
这天傍晚,雾子来了电话,说是要去找阿桂合计一下。
“您能不能和我一起去看看,对方提出最后的价位。”
雾子如此郑重地请他一起去,秋叶不想以赞助人的姿态出现在生人面前。反正关于装修的报价单,他也看不懂。
“你一个人去吧!”
“说不定吃了晚饭回来,好吧!我再给您打电话。”
秋叶点点头,挂断了电话。反正今夜不能安生了,究竟对方报价多少?再说让雾子和阿桂单独吃饭,他也放心不下。
据雾子说,阿桂三十刚出头,很气派,是一流的装饰专家,买卖很好,像雾子这样的小店,他不肯接受,这次算是特别照顾。
“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很不错。”
秋叶想象阿桂是位高高的个子,胸前挂着金链条,戴着金戒指,装模作样的年轻人。
虽然合计装修,秋叶一想起雾子和此人一起吃晚饭,就感到有点不舒服。
雾子和阿桂之间除了谈工作以外,不会有其他问题,因此她才邀请秋叶一起去。
“待会儿会来电话的。”
秋叶自我安慰了一番,开始伏案写作。
然而到了晚上七八点,雾子还是没来电话。
她在干什么?对方报了价,合计一下,不就完事了吗?
秋叶心里焦躁不安。到了九点多,雾子终于来了电话。
“我此刻在横滨。”
好像是从公用电话打来的,话筒里传来了汽车的声音。
“元町有一家非常高级的商店,阿桂带我来参观一下。”
秋叶一听就火了,竭力克制自己。
“报价多少?”
“全部包给他,需400万,似乎高一点,但保证一定让我满意。”
秋叶不作表示,让雾子说下去。据雾子说,装修的费用每坪是30万左右,现在听起来似乎高一点,但往后还要更高。
阿桂好像是位有名的装饰专家,是熟人介绍的,可以跟他学点本事。
价格不光不能便宜,还比别人高;并且明天就要开工,先把价格敲死。
这一点,多少有点疏忽,应该早些让对方报价,尚有砍价的余地。
对方是忙人,有的是活干,因此一等再等,拖到现在。现在只得听人家摆布了。奇怪的是雾子对对方的报价毫无意见,而且还心存感激。
“已经ok了吗?”秋叶冷淡地反问道。
“那当然咯,因为是我们主动求他的。”
“可是开始讲的好像要便宜些。”
“加上货架和照明设备,算来算去,价格就高了。再说目前正是旺季,我们是硬插进去的。”
不管贵也罢,便宜也罢,反正要秋叶出钱。
“那你看着办吧!”
“嗯,现在看来似乎贵了一些,但效果肯定会很好的。”
话说到这儿,已经没有反对的余地了。
“那好,我马上准备钱,回到东京后立刻给我打电话。”
秋叶粗暴地放下电话,靠在椅子背上嘟囔了一声:
“由她去吧!”
忽然提高了报价,使秋叶感到不快,同时雾子擅自去横滨,也觉得不是滋味。
参观商店也罢,为了共进晚餐也罢,单单为了让对方报价,就没有必要去横滨。
仅仅为了商谈业务,去附近的咖啡馆也就足够了。
人心难测……
秋叶转过椅背,朝着天花板眺望,又想起了能村说过的话。
“即使分手,有了公司,她就不能随便处置的。”
还是能村想得周到,采取公司形式,没错。
秋叶一边想,一边想象雾子和装饰专家一起驱车去横滨的情景。
秋叶一直等着,心里着急,雾子第二次来电话是在11点。
“我回来了。”
秋叶立刻换上外出的西服,去雾子的公寓。
雾子穿着在西班牙买的白麂皮套装,坐在沙发上看效果图。
“亲爱的,你看,多气派!”
效果图上标着镜子、桌子的位置,秋叶还是看不明白。
“报价到底是多少?”
“阿桂说,400万一点也不高。”
在电话里,秋叶的语气并不干脆,雾子没听出来。
“各种各样的店都有,有的每坪要四五十万元。”
“那当然咯,只要舍得花钱,装修得就漂亮。一个只卖服装和胸针之类的旧货店,用得着这样豪华吗?”
“这事儿该这样看,因为商品中有些是二手货,如果装饰和照明跟不上,不会引起顾客的兴趣,还是需要一些情调和气氛。”
“那个阿桂真行吗?”
“他是出类拔萃的,他答应一定给我搞一个最最气派、最最豪华的店。”
她既然如此着迷,再说也无济于事了。
“本周末先付一半,其余一半待竣工后再付。”
这是一般的规矩,雾子还认为这是阿桂的好意。
“亲爱的,本周末拜托了。”
雾子双手合掌放在胸前,诚心诚意地求秋叶。既然她已摆出这个姿势,秋叶只能点头表示同意。
“那么为什么要去横滨呢?”
这才是秋叶真正想问的问题,因为最初约定在涩谷谈的。
“阿桂说,他最近在元町设计了一家服装店,让我去看一看。”
“他倒挺关心的。”
“唔,我真的开了眼界,照明的设置决定了店面的气氛。”
“因此一起吃了饭?”
“还是我请客的,那没法子。”雾子俏皮地缩起了脖子,怕秋叶埋怨她。
“对了,这店名请您尽早决定,根据店名再来设计。”
雾子从书架上拿出图纸。
“今晚上请您认真考虑一下。”
看来,雾子的脑子里除了开店的事以外,其他什么也管不着了。
纸上写满了雾子所考虑的店名。
有“蒙·普契”“曼萨特”——法语名,“曼隆·豪丝”“斯摩尔·娜兹”——英语名,还有“谢恩”“里蓓”——德语名,一共十几个。
“我想了许许多多,究竟起什么名字好,总是拿不定主意。”
雾子说得对,好像什么都行,又好像什么都不行。
“这店名叫惯了,慢慢会觉得是这么回事,譬如,银座和新宿,一开始也觉得很奇妙。”
有名的公司,一开始也叫不惯。
“日子长了,生意兴隆,自然而然就叫惯了。”
“所以,请您考虑一个生意兴隆的店名嘛。”
雾子把钢笔举到额角上,那样子十分认真。
“我明白了,您还是觉得日本名字好,是不是?”
“那当然咯,日本人在日本开的店嘛。”
“那就叫‘aki’如何?”
雾子用片假名写在纸上。
“您姓‘秋叶’,第一个假名读作a,我的名字‘雾子’,第一个假名读作‘ki’,合起来是‘aki’,正好是‘秋’的读音。”
“唔,有意思。”
一开始,秋叶想,不如就叫“雾子”,但好像是酒吧、夜总会的名字,现在叫“秋”,倒也干脆,而且不难听,把两个人的名字合在一起,更是吉利的象征。
“是不是太简单了?”
雾子又在纸上写上“aki”,和旧货店连在一起,似乎不太平衡。
“那么用汉字吧!”
“用什么字呢?”
“叫‘阿木’如何?”
“那还不如干脆叫‘秋’。”
“可是……”
“是您出的资,那是理所当然的。马上就到您的生日了,也算是个纪念。”
秋叶觉得不好意思,只要雾子中意,那就无话可说。
“‘秋’字形好看,像个旧货店的店名。”
“可是春天开的店啊!”
“那没关系,秋天是浪漫的季节,是时装上市的好时机。”
“那就这样定了?”
秋叶歪起脑袋想了一下,但内心是喜悦的。
如果能村在身旁,也许秋叶会说:“即使不采用公司形式,雾子把店名都用了我的名字,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样的话,这店名用竖写。”
雾子把店名写在纸上,用手指头敲敲桌子。
“对了,我还得赶紧制作名片。”
雾子又拿起笔来。
“往后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没有名片不方便。”
雾子在纸片上先写上“安蒂克秋”,中间写上“八岛雾子”。
“名字前注上‘店主’,如何?”
雾子写上后,立刻把它涂掉。
“这不太合适吧?”
“那就用‘总经理’。”
“我这样的人做总经理,会被人家笑掉大牙的,干脆什么也不要。”
雾子根本就没想当总经理。
“那么印上地址和电话号码。”
“可不能印上你的住址。”
印上住宅电话,说不定有男人用电话骚扰她。那可不得了。
“可是阿桂知道你的电话号码。”
“那是为了工作,没有法子。”
“下次,我和他见一面,如何?”
“请,明天就要开工了,您到店里来就见着他了。”
看来,雾子只把阿桂当作工作关系,秋叶这就放心了。坐在沙发上,将手搭在雾子肩上。
“好吧,和新开张的女店主接个吻吧!”
“您才是老板哩。”
秋叶一时高兴,把嘴唇贴在雾子嘴上。
“把舌头伸出来一点。”
雾子悄悄地伸出舌头,秋叶来回地舐,雾子即刻缩起身子,推开他。
“怪痒痒的。”
“那好,再来一次。”
雾子主动靠在秋叶身上,秋叶抚摸着她那柔软的身子,对自己说:“公司形式就算了吧!”
翌日开始的装修工程,按照计划,一星期就完成了。
完成那天的夜晚,秋叶和雾子一起去小网町的鳗鱼餐馆。
一般认为鳗鱼就是“大伏鳗”,在夏天吃,但从冬到春,鳗鱼脂肪多,也较为美味可口。
秋叶每到冬天就来这家餐馆吃鳗鱼,没有夏天吃时的那种涩味,甚为可口。
起初雾子对鳗鱼敬而远之,近来也发现鳗鱼确实美味,到了百吃不厌的地步。
“那么,为什么要到夏天才吃鳗鱼呢?”
“这里有个讲究,这是平贺源内的策划……”
“江户时代,鳗鱼餐馆总想在夏天把鳗鱼销出去,因为夏天鳗鱼比较便宜。这时平贺源内这个有名的谋士给他们出主意,让他们宣传‘大伏天吃鳗鱼,不会苦夏,精力充沛’,用现代语来说,就是商业广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