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6.第66章 厚积薄发,谁能阻我!  诸天谍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66章 厚积薄发,谁能阻我!

黄尚站在第一位,身后的考生们按着名次先后,有序地排起队来。

且不说都是久经阵仗,数日前,也有礼官专门向他们教导,讲明进宫面圣时的礼节。

都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错上半点。

从左掖门进宫,黄尚跟着阁门使,一路向前,步伐不紧不慢。

感觉没走多远,就到了集英殿内,此时天已经亮了,他正好打量起宫中的布置来。

说实话,有点寒酸。

殿中的器物、装饰的布幔、梁柱的彩绘,都透出一股老旧的气息,显然很多年没有修葺过了。

这还是殿试的地方,宫中有些宫殿,废弃已久,更不知是什么样子了。

“宋朝的皇帝,大多节俭啊,又有什么用呢?”

这回拿起第一名许将,再看试卷,不知为何,那端正的三馆楷书,就有点不忍入目的感觉。

至于黄尚的反抗?

……

这是纯粹的虚幻层次,现实中连一阵微风都没有,韩琦却突然觉得有些不适。

但很可惜,当个好皇帝,不是省吃俭用就行了的……

前殿开始吃饭,后殿中,批改的名次结果,连同试卷正本,一起呈到了赵祯面前。

然而韩琦万万也想不到,黄尚确定他的恶意后,毫不迟疑,催动体内的万能卡,之前收纳韩忠彦和蔡京的宰相之运探出,对准韩琦就是一撞。

现在不是多想的时候,众考生在殿中站定,排好了方阵,依旧是黄尚打头,等待天子到来。

此时赵祯细细品读着试卷,发现内容也比陈轩超出不止一筹,言之有物,某些思想更是发人深思,显然有过详细的调查,顿时更加喜爱。

……

不指望韩琦会怎样,只要这位宰相不强行干扰殿试结果,他就有把握,赢得第一。

然而或许是他之前憋的太狠了,这回一开口,一连串咳嗽几乎是喷薄而出,怎么也停不下来。

在韩琦下方的,就是其他的当朝要员和考官了,其中省试的主考官范镇就在其中。

但旋即一想,赵祯明白了。

除了一众官员外,还有一人,引起了黄尚的注意。

他看着试卷,竟是不肯放下来了,看了一遍又一遍。

恰恰因为他前面两次已经是第一,再中一次,就是连中三元,要求反倒更高了,才会评为第二。

这一改,就是一个下午。

这种方式,黄尚自从收了气运后,就研究了许多次,是最粗浅最浪费的运用。

治理地方,放胆直言。

好比此刻。

真正写出来,其实还是四个字罢了——

内侍们上前引导,很快各自就位,然后由范镇亲自诵读仁宗的题目。

他丝毫没有太子的架子,亲自扶住韩琦,往殿外走去。

过程还是差不多,唯一的不同是,批改出来的结果,要交给天子审核。

揣摩圣意!

说来话长,其实黄尚就是扫了一眼,继续带头行了一连番礼仪之后,考生们开始落座。

对此黄尚并不可惜。

现在,该是你们发表一下自身的看法了。

虽然赵匡胤加了殿试,将所有进士都变为了天子门生,但知贡举和众进士之间,还是有情谊在的,将来官场中,也有帮衬。

果不其然,赵祯点头的幅度大了许多:“言行如一,好啊!好啊!”

再过一个时辰,已经有考生开始交卷。

这才是延续家族辉煌的关键。

现在依旧。

文章需要有文采,需要深刻透彻,却又不能逆着天子的心思。

黄尚没有抬头乱看,默默等待,直到天子就位,礼官发号施令,才开始行礼。

而后殿,再无人阻碍,赵祯出笔,抹去了黄尚试卷一角上的“二”,改了个“一”上去。

不过赵祯倒也认真看完了试卷,发现许将水平虽高,确实不如黄尚一些。

士子们在奋笔疾书,殿上的赵祯温和地看着他们。

他比起宋仁宗还要大上两岁,精神却要好上许多,显然还能活上不少年。

宋朝的皇帝,都有极高的书法造诣,赵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科举也经历过十多届了,什么才华的士子没见过,但能将考试专用的三馆楷书,写成这样的,尚且是头一回。

也就是科举要誊抄,否则黄尚单凭这一手字,就能加分到极致,根本不需要准备那么多。

但此时此刻,他想着早上起床时仅仅是些许不适,最关键的殿试居然严重成这样,连话都说不好,再看向前殿那道年轻挺拔的身影,脸色突然灰败了一分,心中喃喃自语:“莫非真是文曲星……”

时间并不长,虽然天子年纪已经不小,但显然对于殿试很是重视,几乎是一刻钟后,连串的脚步声就传来。

赵祯首先看了名次。

相比起来,更要确保现阶段的目标,不受干扰。

看看,第四名,摆明着就是让你当不了前三。

仁宗赵祯的年纪其实并不大,今年也不过五十四岁,但不知是因为当皇帝殚精竭虑,还是因为没有亲生儿子愁的,看起来要苍老许多,接近后世七十岁的状态。

“韩忠彦向他的父亲打过小报告了,我成为三元魁首最大的阻碍,就是这位宰相了!”

看来看去,最多还是落在黄尚身上。

出类拔萃的文字,内容稍稍有些空洞,不过矮子里拔尖,没有为官经验的士子能够有如此见识,已经很了不起了。

比如王安石,就是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只看了一眼,赵祯的目光就是大亮,只觉得眼也不了,腰也不酸了,腿也不抽筋了,赞叹道:“庄雅冲夷,真醇正大,三馆楷书能有如此造诣,前所未有,前所未有!”

黄尚心中感叹。

这个审核,就会改变最后的排名。

他的喉头鼓动了一下,想要咳嗽,但为了威严礼节,拼命忍了下去。

所以既然黄尚与韩忠彦结了怨,韩琦就会在适当的时候,压一压他,阻其上升。

这是脾气最好的皇帝。

不过这一回,不再是范镇作为主考官,毕竟先入为主容易影响判断,又换了一批考官,保证公正严谨。

由于黄尚站在最前面,看得最是清楚,一位枯瘦老者印入眼帘。

黄尚自然不会去犯那浑,他握着诸葛笔,开始振笔疾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