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捉鬼天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后来我去了四川一个小城,下了火车茫然不知道去哪。那时候我身无分文,舍不得多花钱坐车,就一路往外走,一边走一边找住的地方,整整走了一天,才找到一个城中村,在里边租了个廉价房。”我盯着大仙的眼睛,从他眼里看到一丝震撼。

“我租的房子很简陋也倒罢了,厕所就是水泥垒成的一个小隔间,跟卧室在一起,一到夏天,那味道能熏死人。”

“那时候我刚到小城,身上仅有的五百块全押给了房东,没钱吃饭,饿着肚子到处找工作,实在饿的不行,就灌一口凉水。后来饿的快死了,就去垃圾堆翻东西吃,早上去捡人家剩下的早点吃。那时候我就知道了,尊严是什么?尊严是个屁!”

“大老爷们,就该果果短短,该舍弃的东西就舍弃,能好好活着,就是尊严!你说你整天在这儿伤春悲秋,瑟瑟缩缩不敢跟人说话,怕人嘲笑是个什么事?老子在早点摊上,被十几个人围观,还抢着去喝别人吃剩下的米粉汤时候,你知道那感觉吗?”

大仙愣了愣,小声说:“蒋娃子……”

“你别喊我!老子不认识你!你大爷的,你这样就跟被人扯了肚兜躲在家里的娘们,你越是这样,就越没人看得起你!”我吼,脑子里全是从小到大和大仙他们在一起的事情。

“蒋三正……”钟娜喊我,“你别说了……”

我甩开他,瞪着大仙:“我说你这人还真是,就是腿断了,再当不成运动员那种高难度的职业了。可等你把伤养好,还不是生精虎猛的汉子一条?”我捏了捏大仙的胳膊,“你看你这胳膊,肌肉这么结实,你看你个子,长得都快告我两个头了,你说说看,谁敢瞧不起你?”

注意到大仙眼眶红红,我甩了袖子,其实刚才那番话不仅是对大仙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这不仅是对这两年生活的总结,也是对自己一种鼓励。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办法真正面对师傅的死,可现在我知道了,人生总有那么些波澜起伏,该来的总会来,你躲也没用。

“蒋娃子,操你大爷的!老子今天喝死你!”大仙抹泪骂。

我也抹泪,这两年没见,想念的很。

钟娜在边上一惊一乍,或许他还没见过男人之间的友谊都是骂出来的。

“你们和好了?”她问。

我搂着大仙的肩膀,与他齐声喊:“早好了!”

三人相对狂笑。

大仙却冷不丁问:“蒋娃子,你对钟娜什么感觉?”

我挠了挠脑袋:“啥?”

钟娜脸一红,骂:“别说了!快出去,外面人都等着呢!”

我们到外面,一堆人全附耳贴着门,门一开,全呆住,紧接着爆起一阵掌声:“蒋娃子,刚才讲的好!”

我们愣住,这才想起叶老头家的门是那种非常老的木头门,极粗糙,记得还是改革开放前,叶老头自己砍树,劈成几块后拼成的。所以上头的缝隙非常大,我刚才说话又有些激动,声音都传了出去。

怪不得外面一直没声的……

老脸一红,吼:“吃饭吃饭!”

由于叶老头只做了一桌子菜,但是乡里乡亲们几乎全到了,于是大伙也不客气,全回家自己端来桌椅饭菜,几个人一拼,吆喝一声就开吃。

这等场景是我在外漂泊两年从未见到过的。

大仙解开心结,我也解开心结,钟娜更是笑眯眯看着我们,当天我们边吃边聊,我和他们说我这些年的经过,并把孙姐家的事情讲给他们听,四川工地上的浮尸地涉及到一些隐秘的事情所以并没有说出来。

只有叶晶不知道怎么回事,刻意离我远远的。

第九十三章 中邪

大伙听我讲故事,听的津津有味,时不时倒吸一口凉气。

只有叶晶哼一声:“江湖骗子!”

当然没有人在意她的话,这顿饭大家都吃的很开心。吃完饭,该做农活的做农活,有事的有事,不过走之前都不忘说一声:“蒋娃子,晚上来我家吃饭哈。”

送走众人,叶老头也不知道溜达到哪里去了。

家里只剩下了我、大仙、钟娜还有叶晶。

叶晶和钟娜似乎是第一次见面,大仙左看看右看看,我看他表情有些怪异,刚准备问问,他就说:“我先回去了,下午还得去医院换药,这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好。”

然后一瘸一拐跑了。

叶晶抱着膀子坐那儿,我这才得空仔细打量她,原来那个黑黑小小的姑娘,如今变成了小麦色肌肤的健康活力女性,说不上变得有多漂亮,只是看着就觉得朝气十足。

钟娜坐我边上,盯着她:“你是叶晶?听奶奶说过你,小时候老欺负三正吧。”

我鸡皮疙瘩起一身,这丫头喊我三正?

叶晶眼睛眯着:“是啊,蒋娃子从小被我欺负长大的。”

我呆不下去,总觉得气氛怪怪的,借口出去溜溜,却被钟娜扯住衣裳:“三正,我们还有好多话要聊是吧?”

“大概是吧。”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知道冒了一脑门子汗。

叶晶狠狠啐一口,小声骂了什么,霍地站起来,吼:“老娘走了!”

我和钟娜都一愣,这时候叶老头正好回来,拉住叶晶:“走什么,反正这几天没课,晚上吃了饭再走。”

叶晶不情不愿坐回来,我们有一搭没一搭聊着,我这才知道原来叶晶考上警校,我是说这姑娘做事起来风风火火的。

钟娜的学校则是在浙江那边,最近正好放假,于是回来了。

我问她二狗和三胖子怎么样了,钟娜苦笑:“三胖子逃了……”

我震惊:“他怎么了?”

“金平老医生管太严,怕三胖子整天吃,把身体吃坏,于是把他的饮食控制,再加上三胖子本来就对医术不感兴趣,现在又吃不饱,于是跑了……”钟娜无奈道。

我哑口无言,这还真是三胖子的风格。

“那他现在人呢?”我问。

“不知道,跑没影了,就是你失踪那时候,他从金平医生那里跑回来,让他爸去找你,后来没找到,金平医生拉他回北京,转头人就不知道去哪了……可把他爸和金老医生急的。”钟娜边说边笑,“一开始大家还很担心,后来他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家里寄一封信报平安,说,要去找你,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是怕在金平老医生那里被饿死……”

听到这里,叶晶总算噗一声笑了出来。

叶晶虽然小时候也在叶家村,但是和大仙、二狗、三胖子他们的交情不深,所以对于三胖子的事情只是了解一些,现在听到这样搞笑的情况,当然会笑出来。

“二狗呢?”我没再继续问三胖子的事情,因为三胖子这人很容易摆平,只要给他说保证能吃好,他一准高高兴兴从外面回来了。

“二狗啊……”钟娜犹豫了会,然后莫名其妙唱起了歌:“爱情总是在我想不到的另一端,独自绽放,孤独隐藏……”

“这是……”我问。

钟娜笑了笑:“二狗写的歌啊,他在学校当上了吉他社的社长,然后有空闲的时候就背把破吉他,在草坪上自弹自唱……”

我猛一拍脑门子,心说,这还真是二狗的风格……不过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我大概也了解。这事儿还真不方便挑明。

又和俩人聊了一阵,我提出要去三胖子家看看他寄回来的信。

钟娜开心跟随,叶晶看都不看我,像是跟我有八辈子仇似的。

到了三胖子家,三胖子爹把信全给拿了出来,我一看,竟然有五十封之多,差不多每个月有两封信寄过来。

信的地址都不一样,这家伙应该经常换住址,怕被金平老医生给逮回去。

看了一阵,信里千篇一律写着我肚子好饿之类的话,看着看着,突然发现,三胖子有一个月没有来信了。

三胖子爹也有些焦急:“大概没吃饱,忘了写信吧……”

我一想,这事儿三胖子还真做的出来……

又在叶家村呆了几天,二狗也从学校请假飞回。

二狗上了大学之后,换了副非常文艺的金边眼镜,穿着那时很流行的白衬衣加上牛仔裤、板鞋,头发梳成偏分,笑起来跟明星似。

我笑他:“长俊了。”

二狗擂我一拳,眼眶通红:“狗日的!走都不说一声!”

二狗回来那天,我和他喝的伶仃大醉,那晚我们聊了许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才沉沉睡去。

后来又在叶家村待了几天,钟娜和二狗得回学校了,毕竟现在临近期末,挂科了谁都当不起。叶晶则早就回去,走之前不忘鄙视我一眼:“真是越长越丑了!”

我直翻白眼。

之后我干脆给广州那边打了电话,请了长假,反正有李杰在,上司还不敢不批我的假条。

在叶家村一直待到了师傅的忌日,给师傅上了香之后,我才启程回广州,准备把广州的事情料理一下,再寻找机会回武汉发展。

当然,在留在叶家村的这段时间,还发生了不少小插曲。

记得那时候钟娜、二狗、叶晶已经走了,我和大仙坐在屋里闲聊,聊着聊着有人找上门。

“您是张天师吗?”

上门的是个普通妇女,一张老实、黝黑的脸,典型的农家妇女打扮。

“不是。”我摇头,“有什么事找我一样的。”再次面对师傅的名字的时候,我没了以往的那种悲伤,人总是要去的,拦不住,但生人需要过好自己的生活。

和妇女谈了下,才知道,原来中年妇女的儿子出事了……

女人叫周玲玲,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如今在外读书,小儿子现在才五岁。可前几天,小儿子突然中邪,一到晚上,咯咯叫个不停,而且大半夜偷偷去厨房吃生米……

事情是前几天发现的,周玲玲睡眠浅,那天晚上,她听到鸡叫声,爬起来看,就看到屋里有个影子咯咯叫着蹿了出去,她吓一跳,借着月色一看,原来是自己小儿子。

当时周玲玲就吓蒙了,想了会,以为是梦游,本来想叫醒小儿子,但听老人说过,梦游的人不能叫醒,否则容易把魂魄吓丢,于是她偷偷跟上。

结果发现小儿子钻进了厨房。

她好奇探头过去看看发生什么,正好见到小儿子站在米缸前,抓着生米往嘴巴里赛。

生米尖锐,又硬,就这样嚼着,都嚼出血沫来了!

周玲玲当场吓瘫,好一阵才爬起来,喊丈夫来把小儿子绑住。

夫妻两个看着小儿子鲜血淋淋的嘴,吓坏了,第二天大早就把人送医院。

医生一检查,说人没事,不过嘴里被割破了很多地方,食道也受了点损伤,一段时间内最好只吃流食。

我问:“医生没说为什么要去吃米?”

“我家孩子去医院的时候,精神好好的,我问他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他说不知道。”周玲玲哭着说,“我那苦命的孩子……”

“一次梦游你就以为你儿子中邪了?”我有些疑惑,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鬼。

“不是,接连几天,他一到了晚上,就咯咯叫着往厨房跑,把我吓的。后来没办法,只能把他捆在床上……”

我哦了一声。

大仙问我:“啥事?”

我一摊手:“只可能是中邪了,我们去一趟吧,周阿姨,能带路吗?”

周玲玲连连点头,然后带我去了邻村。

大仙这厮不甘寂寞的也跟了过来。

第九十四章 升坛

周玲玲带着我们去了她家。

一进屋,就看到有个小孩子在玩耍,身上脏兮兮的抱着只个皮球到处乱滚。

“这就是我家小儿子。”周玲玲指着小孩,“快过来喊叔叔。”

我和大仙都一愣,心想,有那么老吗……

小孩抱着皮球,警惕跑过来,犹豫片刻,喊:“叔叔。”

我盯着他眼睛看了阵,问:“叫什么名字?”

“吴雷。”周玲玲说。

我哦了一声,让吴雷过来,准备好好给他看看,结果这熊孩子给我们做了个鬼脸,跑了。

大仙性子急,瘸着腿追上去:“过来,为你好呢!”

吴雷被大仙逮住,哇一声哭起来,大仙慌了,一下放开,结果熊孩子嘻嘻笑了两声,从他手里挣脱,跑出老远,大仙气的直骂:“你过来!”

周玲玲叹气:“这孩子……天师,您莫见怪。”

我摆手:“周阿姨,别喊我天师,那是我师傅,你喊我蒋娃子就行。”

吴雷跑出去玩了,周玲玲准备出去逮他,大仙一瘸一拐跟上,看样子他是要跟熊孩子耗到底。

我喊他们回来:“不慌,阿姨,你们家鸡舍呢?”

先前听周玲玲的描述,吴雷一到了晚上就咯咯叫,还去‘啄米’,显然是鸡灵附身,这事儿可大可小,还得判断吴雷结的是善缘,还是恶缘。

如果是善缘,这事儿不用我管,吴雷身上的鸡灵,今后可以保他平安。

不过看吴雷的样子,十有八九是恶缘。

来到鸡舍,四下望了望,大白天,鸡都放出去了,里头也没什么奇怪的,只闻到了一鼻子鸡屎味。

我出去,周玲玲问我看到什么没,我让他别慌。

大仙这时候绕到后院,喊我:“蒋娃子,快过来!”

我们过去,只见到后院长满杂草,大仙拨开杂草,我看到这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了一只鸡,这鸡半埋在土里,只露出一个头,也不知道是饿死的还是怎么死的。

“这几天我们家绝对没杀过鸡!”周玲玲保证。

“你家孩子可能是中邪了,待会你把吴雷带过来,我给做场法事就好了。”我没把话说清,事情已经很明显,鸡可能是被吴雷虐死的,然后回来报复。

其实这也怪不得别人,但能被鸡灵找上的,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上辈子是屠户,造了太多杀孽,这辈子碰不得这些东西;另一种则是天上八字原因,容易被这些东西找上。

后一种还好解决,因为知道生辰八字后,一般是五行缺什么给改个名,做个法事,请路过‘仙人’稍加保护就行。

但第一种就困难了,这种人天生杀孽重,也就是说,他们天生避鬼。别以为天生避鬼很好,往往这种人最容易被‘灵’之类的东西找上。

‘灵’不是鬼,他是动物死去后的东西。

一般动物天生三魂七魄不全,他们不能变成鬼,只能形成灵。灵和鬼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灵一般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因为他们作为个体来说,是非常弱的。

但这些对天生杀孽重的人就不一样了,因为上辈子杀了太多生灵,和灵犯冲,有点像是一个健壮的汉子什么都不怕,可偏偏对花粉过敏一样。他们这辈子一旦被缠上,少说大病一场;往大了说,疯癫一辈子;更严重的还可能丧命。

而且事情还不好解决,在玄学上,这种情况叫做‘报应’——上辈子造的孽,这辈子得还。

人生都是公平的,你做的错事,总会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偿还。

我一时也没法判断吴雷是哪种情况,于是周玲玲赶忙出去找孩子,然后扭头看大仙,发现这厮竟然弯下腰,不顾自己腿伤,撅着屁股挖坑,没一会他提着一个鸡头问:“怎么只有一个头?”

我愣了愣:“只有一个头?”

他低头找了半天:“难道一只鸡还有两个头……”

我白他一眼,四下找了找,除了这个鸡头外,只在院墙根上看到几根鸡毛。

“被小兔崽子吃了?”大仙拧着鸡头,到处逛,边逛边问我。

我白他一眼:“你五岁的时候会杀鸡,自己做烤鸡吃吗?”这家伙真是白长个子了。

看了看后院的围墙,围墙很高,差不多有两米,是用水泥垒成的,我准备爬上去看看,大仙一挥手:“我来!”紧接着两只手扒着围墙上面,一个引体向上就攀了上去。

我看的心惊肉跳:“你的腿……”

大仙坐在围墙上哈哈大笑:“怕个毛!”

这厮真是逞强到一定地步了。

我问他看到什么没,大仙手搭凉棚做远望状,阴阳顿挫,念诗一般喊:“一望无际的荒山!”

我受不了,骂:“你大爷的快下来,别伤着了。”

这时候周玲玲正好带着吴雷回来,熊孩子一脸不情愿。我让他张开嘴巴给我看看,他吐我一脸口水。

周玲玲都忍不住了,狠揍了一顿,他才听话。

我看了看他嘴巴,里头伤痕很多,看样子都是嚼米造成的,然后翻了翻他的眼皮子。

“行了,去玩吧。”

周玲玲满脸担忧,上来问我:“天师……蒋娃子,他没什么事吧?”

我摇头:“还不清楚。”被灵上身之后,眼皮子底下会有比较雾的,难以察觉的白色,这叫‘遮眼布’。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话不做假,到了晚上‘遮眼布’把眼珠子盖上之后,这人就只能任灵摆布了。

吴雷眼里没有‘遮眼布’,事情这让我有些困惑。

想到了那只鸡的事,我自己不好问,于是让周玲玲去问。

周玲玲知道之后,震惊了:“我是说前几天鸡舍的鸡少了一只,这畜生!非揍死他不可!”

吴雷被抓回来,周玲玲指着他鼻子吼:“你是不是偷了只鸡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