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3章 王家琐事(二)  回到民国当大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随后《浙江民报》《上海日报》《江苏光明报》纷纷撰文跟进,一时间对国民政府的批评之声四起。

出人意料的是,此刻的南京国民政府却是死一般的沉寂,很显然,整个讨论的背后就有孙文或者胡汉民在推波助澜,其本质到未必是要搞什么多党制,而更大的可能是要营造一种舆论氛围,达到某种目的。

随后就引发了一场关于民主问题的大讨论。

“历史的长河里就是这样充满了偶然,那天鬼使神差的一个念头,居然影响我的一生。回首此生,这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在那一刻,我无疑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我为自己感到自豪。虽然这只是一个偶然,却又似乎带着一点必然,或许我们的历史就是由这一个个必然和偶然共同组成的了。”

“张文白,安徽佬,怎么可能不认识,有二年没见了,怎么你们毕业了?”王振鹏立刻想起是有这么个学弟了。

张治中笑道:“这有什么关系,其他都是身外物,我们一起走。”

很多年以后,身居高位完美退休的张治中大将在他的个人回忆录中如实记载了这一次决定他人生发展轨迹的逃跑。

袁克文一拍脑袋:“我妹妹怎么就看中你这么个傻小子啊?”

王振鹏想了想,还是决定信任这个学弟:“我的确是不干了,准备回老家湖南。”

“得,得,不招你了,小祖宗。那个谁?就是你,你把人家家里的大闺女拐跑了不留字号的?这也忒不厚道了吧!”袁克文笑道。

“报告排长,没有发现武器”士兵简单搜了下马匹并没有严格搜身,看样子并没有出什么大事,可是偏偏这个排长出问题了。

“站住,检查”王振鹏这才发现朝阳门居然设了卡子,而大约二十多个士兵在这里检查每一个过路的人,难道袁家这么快就发现静雪跑了。如果是反倒不怕了,因为见过静雪的没几个,而且此刻静雪是一身男装,三人乖乖的靠边接受检查。

张治中点点头:“我在军校的时候听学长提起过,说您的三哥是王振宇,要不就带学弟我一起走吧,这北京我是不想待了。”

首先发难的依然是一直和王振宇唱反调的上海《申报》:“。。。余既自称系国民之政府,何来禁国民自卫之权利一说,为何美国不禁枪械其国不乱?中国不禁枪械则天下大乱?既是民主体制,为何只一党独居中央,此何来国民政府一说?如此披民主之外衣,行独裁之实体,与袁世凯之独裁帝制又有和区别?试问国民政府,明日走向何方。。。”

“刚毕业,分到第一师了,没意思的紧,也不想干了,学长您这是?”张治中问道。

一行四人就这样出了北京。。。

这个排长二十四五岁的样子,个子瘦高,他仔细看了一眼王振鹏后,让士兵请王振鹏去哨卡休息。袁静雪顿时紧张的一把抓住王振鹏的胳膊,王振鹏轻轻的拍了拍她的手,示意没事才放手。

走到哨卡,那军官却递过一根烟:“学长,怎么,看样子是要当逃兵啊?”

袁克文也是见多识广了:“宝庆府?那敢问南边的王振宇是你何许人?”

王振鹏点点头:“可以,可我有急事,必须马上走,你看?”

现在的王振宇集团实际上中华开发总公司,三大银行,青年军共同组成的,要么一并收拾了,否则牵一发动全身。

果然,这个争论仅仅持续了不到二周就风平浪静了,胡汉民等人突然发现王振宇这个年仅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比他们想象的要底气足的多。根本就没有在这场论战中露出半点惊慌失措的样子,甚至连只言片语都没有,胡汉民甚至开始隐隐担心,自己一再挑战这个年轻人,会不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显然这点担心是多余的,王振宇现在确实是很讨厌胡汉民,但是不代表他有时间和想法要去收拾胡汉民。一个政务院的管家,免掉容易,但是再换谁来?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不是折腾自己。所以这点政治气度和容人之量王振宇还是有的,且由某些人如跳梁小丑一样去跳吧。想到这里王振宇也不免感慨,也许最适合和自己合作的人应该是宋教仁,而不是孙文他们,至少宋教仁的习惯是把政治斗争纳入法律和议会的框架内,而不是阴谋诡计。

算了,不去想了,在上海通过招标的方式,把整个轻工业发展计划包出去之后,王振宇在商人阶层中的威望达到顶点。至少在这些商人看来,王振宇是个好同志,几百年也难遇啊!

可是王振宇却要烦恼更多的是,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护民族轻工业的发展,这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关税问题,目前海关确实是收回了,但是关税却只有百分之五,这个关税实在是低的吓死人。按照王振宇的想法,起码得百分之二十才能确保本国的产品有市场竞争力。当然这个问题现在不急,不过等到欧战结束,这个问题就会凸显出现,所以现在必须趁着洋人不敏感的时候把这个敏感问题解决了。可是这个事情让谁去谈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