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韭菜鸡蛋,洋葱牛肉……”
“他回家了啊……”杨秋平道,“我们晚上庆功宴他没来,下午报完项目就回去了,哦对了,他身体很不舒服,两天前就有些低烧,但他说没事,就一直撑到申报。”
真没想到点个菜,还得用上社交思维和用户体验思维。
“确实是,那我应该怎么点?请王总指教!”柴胡的语气是一种痛定思痛后的坚定。
如果你开口问客人他们想吃什么,一般听到的回答都是:“我都行”、“你定就好”和“随意,不讲究”,但你还是要例行公事地问一下对方有没有“忌口”。
柴胡越记越觉得玄乎,不就是点个菜,扯这么多大道理,至于么?
“对!我们已经在一起了!还住一起了!”王暮雪放大了音量,“他现在没有回家,你说他会不会路上出了什么事?!”
正当柴胡奋笔疾书到凌晨时,王暮雪也在自己的卧室中发奋图强。
“不好意思秋平,那么晚打扰你,你知道一帆哥在哪里么?”
“小柴,其实拉项目很难的,比做项目难,你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反应你的经验和品性,直接面对面的情况下,你没地可躲,比如你点的这些菜,如果当时吃的人是我,我就已经看出你是新手了,毕竟你们去的那家餐馆,最拿的出手的都不是这些菜。”
不过有一点王立松说对了,同类菜确实不能扎堆的点,更何况他除了三样动物内脏,连汤都是猪肝菠菜汤,细细一想,居然又是动物内脏!
点大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餐厅特色,比如招牌菜和一些特别受欢迎的菜应该主动点给客户尝尝。
“姐姐你别急啊,我现在打电话给他。”
想到这里柴胡都瘆得慌,好险那家餐厅没有鸭脖鸡爪,不然他觉得自己一定会点,然后整桌菜全都是“边角肉”。
王暮雪哑了,心想难道蒋一帆没跟大家公告么?
为何柴胡如此执着于内脏?
大概是牛排、猪脊和鸡胸这种部位在市场上卖得比较贵,所以从小到大柴胡吃得比较多的就是各种内脏,当然还有鸭脖鸡爪之类,不知不觉他就爱吃这些。
虽然王立松的说辞柴胡觉得很牵强,他一个农村出来的觉得有的吃就不错了,所有的菜都是香的,根本不会留意“口气”这种问题。
打开微信,自己晚上8:45发的消息他还没回,打电话也没人接,都四个小时过去了,王暮雪不由得有些担心。
“不用打了!我都已经打到没电了!你现在打也是关机!”王暮雪边说边来回踱步,小可看着主人走来走去都觉得有些头晕。
杨秋平想了想,忙道:“会不会他在公司?可能是报完项目本来是想要回家,但要把行李箱拿回去,就先回了公司,然后他感觉不舒服,就睡公司了?”
王暮雪的脚步停住了,她觉得完全有这个可能,但是如果身体不舒服还睡公司哪里行,于是挂了杨秋平电话后,王暮雪直接拿起钥匙就冲下车库。
谁知车库门一打开,眼前的场景直接让王暮雪愣在了原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