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授田制(5400大章,求票票求订阅)
罗冲冷笑一声,自然不可能答应詹茂提出的‘建议’,真的要把他们全部落留在这里,说不定罗冲前脚刚走,詹茂就带着人跑了,给汉部落在这里种粮食?
嗯,这地方经过半年的江水滋润,而且地势平坦,确实非常适合种植稻谷,不过,汉部落现在根本没有空闲跑到这里搞开发,还是太远了,划船都要两天的时间,差不多要有四五百公里远,比汉阳郡到浏阳郡的距离还要多出四倍,还是把这些人都带回去,先把自家那一亩三分地开发好吧。
就这样,罗冲对于詹茂的建议不予理睬,只等着船队重新归来,然后一批一批的将人拉走。
大坝下游的抢险队有数百人,‘小岛’这里汉部落加上粘部落剩下的人也有两百人,现在一共25条船,可即便如此,想把人全都送回去也最少要运送三趟,趁着这段时间,罗冲也仔细把恢复的河道和周围的地形侦察了一下,并为这周围的各地取了名字。
汝水河起源于北部的雪山山脉,不过只是其中的一条支流,这一点已经被游野的侦察队确定了;浏阳郡则坐落于浏阳河西岸,浏阳起于大泽,水源是从东面的沼泽湿地湖泊中流出来的,然后又一路南下,分成了两条水系,一条蜿蜒向东南,一条蜿蜒向西南,最后与汝水河相会,合成一条江水,入峡谷奔向下游,最后的终点是哪里,现在还没搞明白。
不过现在知道这些就够了,可以直接按照河水的名字来命名,那个曾经坠落巨石形成堰塞湖的罪魁祸首,也就是那条长达300来米的峡谷,因其两岸皆是刀劈斧凿的崖壁,中为江水,崖高水深,终日不得阳光,于是就被罗冲称作‘乌峡’,说白了就是乌漆嘛黑的峡谷。
至于这条两河汇流而成的江,由于河中产金沙,所以被称作‘金沙江’。
峡谷,江水有名了,地名也不能落下,靠近峡谷的这一面洪水冲击而成的平原,也就是粘部落曾经待的这个地方,由于附近三水汇流,其水中又产黄金,因此被称作‘金川’。
金川的东面则是一大片茂密的森林,其中有很多参天古树,两地隔江相对,被罗冲称为‘巨木’。
而每个成年人分到的地足有20亩,那么这20亩地种两季粮食的话,假设这一户共有十口人,除去自家食用外,他们最少还能剩余3/4的粮食,可以用来换钱,买油盐酱醋,供孩子上学,买笔墨纸砚,婚丧嫁娶随份子,还要缴纳农税。
之后就是如何授田,每人授多少田。
而且那里种植的作物也不是稻米,而是一些詹茂从没见过的种子,他这才知道,原来汉部落还有其他的作物。
为了避免浏阳郡做大做强,脱离罗冲的控制,也因为浏阳郡耕地少,人口众多,为了减轻浏阳郡的压力,罗冲当即下达命令,让大树在春耕结束之后,调集2500户去年在浏阳郡做过工的新民,迁徙到汉阳郡来。
整个浏阳郡三个城镇,已经是汉部落人口最多的一个郡,但是生产力却还比不上汉阳郡这边,其原因还是主要因为新加入的人口太多的问题,三万四千多人,起码有一小半都是不干活的。
孩子也要分田,生男孩分粮田五亩,女孩分辅田五亩,而且这些地不收税,另外考虑到这年头卫生医疗条件差,孩子夭折的多,所以罗冲又规定了一条,孩子涨到六岁,加田五亩。
不过如此重的赋税,老百姓一年到头基本上也存不下什么东西了,那该怎么办?重要的来了。
三次运输,大概12天之后,罗冲也和詹茂、詹萤等人,乘坐最后一趟船队回了汉阳城。
男人分了地,女人自然也要有地,成年女人分地同样是20亩,但却是辅田,也就是字面意思,起辅助的作用。
到底宣布什么事情,罗冲还没确定下来,他还在家里闷着头的写计划和演讲稿。
在登岸的那一刻,詹茂是很懵比的,粘部落也是种植糯米的部落,他们每年春天的时候也需要刀耕火种,可是现在他看到的汉部落耕种方式,却颠覆他的世界观。
罗冲很高兴,当即回信给他们,说自己会派出人北上接应他们,有什么困难可以告诉自己,汉部落想办法来解决。
这件任务也自然落到了曾经北上的游野头上,没有人比他对北方的地形更加熟悉了。
这下詹茂顿时死心了,想跑?那是不可能的,罗冲把他们的种子全用了,就算他现在带着人走,也没有一颗粮食可以种植,到时候族人们谁还会跟着他。
这次全民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推行私有制,得益于人口普查的落实,汉部落终于有了皇权到户的能力。
汉部落的农税也是收粮食,目前的税额为4/10,也就是你家的地里收了1000斤粮食,要交400斤粮食为农税,另外除了粮食外,还有人头税,也就是古代常说的‘口赋’,差不多约为50斤粮食。
但是不走是不行的,罗冲会把他们完全分开,彻底打散,然后分配的各个城池去。
当然,罗冲并不怎么迷信,只是出于对周围资源的看法,这周围有没有金属矿脉还不知道,但是河里有黄金是真的,不过用处不大,但是金川这里却有大片的肥沃的平原,如果用来种粮食,足可以养活几十万人。
也就是说,如果大人好好的养孩子,把孩子养到了六岁,这个孩子就能分到十亩地,同样还是不收税的地。
其实按照目前汉部落的粮食产量,一亩地种植水稻或玉米,一季的产量就够一个人一年食用了,第二季种植的粮食则可以全部储存起来,甚至卖出去。
不要觉得这个税很重,还有其他福利作为补充呢。
除此之外,靠近河道的地方都被改成了水田,但是那些离着河道稍远的地方,也有不少的旱田存在,那里没有人工河,只有几条小小的水渠,但是足以用来浇灌土地。
詹茂顿时惊呆了,用询问的目光看向了罗冲。
其次就是推行私有制,当然了,贸然从公有制转变私有制,族人们也会不习惯,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以私有制要逐步推行,最首要的一条,就是分地。
这地方又有金,又有木,还有一条江水和大片肥沃的平原,说实在的还真适合设置两个郡来居住,如果再有了人,这里的火焰生生不息,那就是五行俱全了。
随着罗冲的指引,詹茂也看到了东岸,那里确实有不少人在种田,而且还是詹茂很熟悉的人,竟然全是粘部落的族人,旁边还有一些汉部落的族人,手把手的教导他们用牲畜耕地,以及怎么使用各种农具。
一时间,在春耕时节,忙里偷闲的族人们也开始议论起来,纷纷猜测着首领到底要宣布什么事情。
只可惜啊,罗冲现在是看哪里都好,但就是人手不够。
“看到了吗,河那边的地,种的就是你们部落拿来的糯米。”詹茂旁边的罗冲指着汝水河东岸的土地说道。
不过这个事不能蛮干,必须温水煮青蛙,既要达到拆散他们的目的,还不能让他们产生反感和反弹,而这种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结婚,分家。
而且两地紧邻金沙江,位于汝水河与浏阳河的下游,走水道只需两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汉阳、汝阳、浏阳三郡,交通上也极其方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