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9章 授田制(5400大章,求票票求订阅)  原始文明成长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勋贵和富绅搞土地兼并,在灾年大肆低价收购土地,囤积粮食涨价,导致老百姓全都没了自己的地,成为地主的佃农,生活极其悲惨,再加上小冰河时期,各种天灾瘟疫横行,百姓过不下去,最终才造反的。

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汉部落耕作的方式,人们赶着数百头野兽,有牛,有马,还有驴,脖子上套着圈,身后用绳子拉着一个木头做的东西,人在后面一手扶着木架,一手挥舞着荆条,赶着那些野兽向前奔走,每过去一次,就会在身后留下一条很深的沟壑,像是土里有什么东西把土翻上来了一样。

这个就要注意了,罗冲说的可是2500户,新加入的那些人,平均每户4.5个人,2500户就是一万多人,相当于浏阳郡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人还是已经加入浏阳郡半年以上的‘工人’,调集到其他地方也能迅速投入生产。

新年的春季第一天,由于罗冲南下治理水患,所以没赶上开年祭祀,不过罗冲也不准备补了,直接宣布,把今年的祭祀改成了大会,在一月份春耕结束之后,再统一举行,伟大的汉部落首领罗冲,将会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两条笔直的人工河道,和上百条沟渠,把岸边平整的土地划分成一块一块的田地,数千人在田地间一起劳作,光是人口的数量,就足以让詹茂震惊的无以复加。

回到了城里,罗冲把詹萤领到了自己家,让小蝶照顾她,然后就一头扎进了城中心的办公大楼。

这个以前罗冲一直想做但是没做成的事情,现在由于有了户籍制度支持,得已在汉部落实现。

为了避免这种事的发生,罗冲决定效仿秦制,其实和现代的制度也一样,那就是授田制,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任何私人,不管你是谁,都不允许私人买卖土地,百姓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最终的所有权。

首先,统计户口之后,汉部落辖区所有有户口的‘国民’,全部接受军事管制,五户为一伍,十户为一什,以后不管是服劳役,还是收税,统统由这种建制来执行,然后再逐层上递。

这都是罗冲在治水期间,从浏阳郡送来的,由于浏阳郡去年设立人力集市,用各种生活物资吸引来大批的人口为浏阳郡搞建设,也吸引来不少的部落加入。

为什么要翻土,不是在土里扎个孔,再撒几粒种子踩一脚就行了吗,他们这样把所有的土翻一遍,累不累?

不过你既然得了国家的地,自然也是要交税的,女人辅田的税,自然不可能收一堆菜回去,主要收麻皮,蚕丝(这个主要是种桑养蚕才收的),还有天然漆,以及可以用来榨油制作印刷油墨的漆草籽,具体收什么,主要还是看你种的什么。

难道这样种出来的粮食就能长得多?

而金川对面的巨木,那里森林资源丰富,又紧邻金沙江,可以设置一些船坞,就地取材,砍伐巨木用来造船,当地的百姓可以发展制造业,丰富对岸金川百姓的生活,金川又可以提供大量的粮食来养活对岸的巨木,这两者相辅相成,绝对是一个适合开发的好地方。

但是罗冲派过去了两支驻军,虽然人数不多,却给他们带去了汉部落抓牛,养牛,训牛的经验,成功的把牛鼻环这种神器传播到了北方的高原地带,所以在这等待迁徙的半年里,他们在汉部落士兵的带领下,在当地捕获了百来头活的野生牦牛。

汉部落最普通的百姓,一个成年人分20亩地,当然了,按照600平米算,换算成现代的亩也就是十几亩的样子,但是汉部落种植的都是水稻和玉米这种高产作物,粮食最少一年两熟,搞好了甚至可以三熟,只要肯劳作,20亩地养活一个十口之家的口粮是没问题的,而且还能剩余不少。

另一边,通知浏阳郡迁来2500户人口时,北方两个部落联盟南下来投汉部落的消息,也被驻防在那里的两支驻军用飞鹰送了回来。

不过很快詹茂就得到了答案,一些已经耕完的地,又有人挑来了腐熟的肥料,那是用各种粪便和秸秆干草堆积发酵而成的,然后又用水稀释,最后又用铁锨抛洒到田里,然后又用牲口拉着耙,耙平,最后又有人拿铁锨掘开了水渠,田里立刻就被河水覆盖了,那些远离河道的土地,竟被他们生生变成了水田,真是不可思议。

在县衙顶层的办公室里,罗冲看到了桌子上放着几本厚厚的‘黄册’,也就是户口表格。

男人种粮,女人的辅田就用来种植桑、麻,生,蔬菜,漆草,等其他的经济作物,一是为了提供其他的原料来源,另外种一些菜也能满足自己食用,种生还能送到油坊榨油,总之都有用处。

冰雪已化,联盟的所有人口,带着大量的牲畜开始南下了,希望罗冲做好接收的准备,让罗冲喜出望外的是,来的这些人可不是穷鬼,他们驯养了不少的高原野驴和羊驼,以及为数不多的大角鹿,甚至还有少数的牦牛。

成年男人分地20亩,只能用来种植稻(大米)、黍(玉米)、麦、豆,这四种作物,作为主要的粮食来源。

不过分地是没问题,但是地怎么分却是个关乎国家存亡的问题,比如历史上的明朝,明朝可以说的上是汉人统治过的最强大的王朝,但是他最后灭亡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土地兼并。

詹茂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汉部落不也是种的大米吗,虽然看起来不太一样,可也应该是种在水里的吧,可他们的田地都已经离水那么远了,还能种植水稻吗。

罗冲的计划,是根据20级功爵来受田的,不过爵位的事情,还要跟《汉礼》这本书一起写,暂时还不怎么用的到,目前先把底层百姓的授田制度定下来再说。

一年的时间,从最初的7000多人,加上1000的食人族奴隶,现在经过统计之后,浏阳郡人口总和已经达到了三万四千二百七十六人,共有七千六百一十七户。

嗯,这趟回去就该想办法快速吸纳人口了。

罗冲的打算就是,把这些人分别放到汝阳郡,缚马关,以填充这两座新城的空虚,这样一来,浏阳郡剩下的两万人,除了最早的八千老人外,就剩下去年秋末冬初才加入的那群新人,大部分连汉语都还没学会,就留在那里让浏阳郡继续教吧。

两个联盟本来是不养牛的,野牛不好抓,而且牛脾气大,还有尖锐的牛角,就算抓到了也不容易驯服。

“没错,他们刚回来的时候,我就开始让人教他们种地了,而且你们带来的种子已经全被播撒在东岸了,一颗都没剩下。”罗冲肯定的说道。

不过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铸造了一整个冬天的硬币,汉部落的私有制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撒种的过程詹茂倒是熟悉,汉部落播种也是直接撒的,但是撒的却很密集,而且只撒了那么几块地,其他的地方都还是空着的,这样的种植方式再次让詹茂迷惑起来。

这一招大放血,浏阳郡想再爬起来可不容易,最少也需要两年的时间,除了城池和房子还在,田地也开垦了出来,人员方面,基本上就要重新开始了。

再说,经过鹰锐在汉阳城的宣传,见识了汉部落的富庶和强大后,他们都已经舍不得离开了,再加上罗冲正好让人带回来的消息,说粘部落的首领詹茂,已经决定率领所有族人加入汉部落,这下他们就更不会走了。

国家发给你一块地,没错,你可说这块地是你的,但是你的地不也在国家的领土上吗?所以你的地还是国家的。

然后就是围绕着授田制的一系列计划,首先是田亩的国家标准,为了方便计算,最新的国家标准,一亩地的总面积改为600平方米,一百亩为一倾,一亩的面积也不再是原来的666.66平方米了。

当然,这也是明面上没有税收,汉部落搞普及教育,又不给钱,就算不收学费,那平常买笔买墨水,买纸不要钱吗?这个钱国家虽然不给,那就从分给孩子的这十亩地上出吧,总而言之,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这些孩子的地,六岁以下是五亩,生一个立马给五亩,还是免税的地,这么干就是为了鼓励生育,生的越多,地越多。

地太多种不过来那怎么办?

哼哼哼好办。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