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吾心安处打个盹儿(下)
在陈平安即将走完梅釉国之际,又该返回书简湖的时候,有天在一座人烟罕至的深山峻岭,凭借着出众眼力,看到了一座高崖之时,竟然倒挂着一头破布褴褛的老猿,浑身铁链缠绕,感应到陈平安的视线,老猿狰狞,呲牙咧嘴,虽未咆哮嘶吼,可是那股暴戾气息,惊心动魄。
老猿附近,还有一座人工开凿出来的石窟,当陈平安望去之时,那边有人站起身,与陈平安对视,是一位面容枯槁的年轻僧人,僧人向陈平安双手合十,默默行礼。
陈平安也学着僧人低头合十,轻轻还礼。
马笃宜好奇问道:“怎么了?”
陈平安摇摇头,没有说话。
直到走出那片山脉,陈平安才说道:“有高僧以大毅力,在那边降服一头自己心魔显化的桀骜心猿。”
马笃宜啧啧称奇道:“竟然能够显化心魔,这位僧人,岂不是位地仙?”
陈平安点点头,“是一位世外高人。”
石窟那边,年轻僧人盘腿坐回蒲团,又站起身,一步跨出石窟,御风而行,虚蹈凌空,与那头逐渐安静下来的老猿对视,后者眼神当中,是那般复杂,忧愤,仇恨,祈求,怜悯,讥笑,不一而足。
再者,桐叶宗修士,眼高于顶,当惯了大洲仙家的执牛耳者,当真愿意跑到小小宝瓶洲扎根,可能还要给一个世俗王朝的大骊宋氏,寄人篱下?
陈平安没有这个兴致,就让他们自己去游览祠庙,不过提醒马笃宜,在进入祠庙地界后,毕竟是鬼魅穿狐皮,还是要先告罪一声,与水神庙率先表明来意,不然按例就是冒犯冲撞一地山水神祇,起了冲突,你们怎么都不占理,到时候他就只能赔罪道歉,破财消灾了,反正那笔神仙钱,马笃宜和曾掖自己出,不能算在他陈平安头上。马笃宜笑着说知道啦,走了这么远的江湖,这点规矩还要陈先生絮叨啊。
问题就出在宫柳岛那拨被刘老成说成“嘴脸不讨喜”的外乡修士,身份依旧没有水落石出。
陈平安对此会心一笑。
曾掖自然欢天喜地,只是一关上门,就给马笃宜夺走,给她悬在腰间。
这就是书简湖的山泽野修。
众生百态,甘苦自知。
难道是元气大伤的桐叶宗?一咬牙,狠下心来,搬迁到书简湖?
这么远的江湖?你和曾掖,如今才走过两个藩属国的版图罢了。
看来是这拨人决定了刘志茂的生死荣辱,甚至连刘老成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让苏高山都没办法为自己的功劳簿锦上添,为大骊多争取到一位唾手可得的元婴供奉。
先前他以青峡岛供奉牌和太平无事牌,向大骊铁骑递交“名帖”,说想见一见那位主将,最后苏高山传回的答复,很干脆,一听就是这位大将军的亲口言语,就两个字,“滚蛋”。
梅釉国水网交织,江河广布,这大概也是庙堂上胆敢死战的缘由之一。
刘志茂的生死,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
陈平安揉了揉眉心。
谈不上恼火或是憋屈,陈平安只是有些无奈而已。
要知道,这还是石毫国京城早已被破的险峻形势之下,梅釉国君臣做出的决定。
有些疲惫又有些轻松的陈平安,就那么趴在窗台上,闭上眼睛,打着盹儿。
可是那拨修士对刘志茂的出手,尤其是对自己包藏祸心的“小算计”,就又不合理了。
陈平安站起身,来到窗口,这座仙家客栈建造在大江之畔,视野开阔,窗外景象,江水滔滔,船来船往,落在视野,小如粟米。
以常理来说,苏高山对于刘志茂这种知晓审时度势的大修士,还是会拉拢居多,况且刘志茂还是最早投靠大骊的半个自家人。
好大的来头。
不过陈平安没有说这些,摆摆手,示意他们出门游玩便是。不然少不了又要给马笃宜刺上几句。
苏高山在池水城范氏府邸,设下宴席,不过仅是以他的名义,派遣了一位不过是从三品的麾下武将,以及几位从各地军伍当中抽调而出的随军修士,负责露面款待群雄。
这封妙笔生的仙家邸报上,那些被当做茶余饭后谈资乐子来写的琐碎小事,真正落在那些门户头上,就是一桩桩生死大事,一场场破家流徙的惨事。
它先前遇见了御剑或是御风而过的地仙修士,它都从来不曾多看一眼。
书简湖比起一座不太起眼的石毫国,更加翻天覆地,更加动人心魄。
难得在一家仙家客栈落脚下榻。
多想一想,就想了那么多。
江面上,有绵延的战船缓缓逆流而去,只是水面广阔,即便旌旗拥万夫,仍是艨艟巨舰一毛轻。
并且这么大的动静,桐叶宗本就人心涣散,迁徙过程当中,虎狼环视,肯定会撕咬肥肉,涉及到大道,就算是太平山扶乩宗这样不缺正气的宗门,只要决定出手,一样毫不手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