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11.第511章 吾心安处打个盹儿(下)  剑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只是在曾掖关门的时候,陈平安摘下养剑葫,抛给曾掖,说是以防万一。

陈平安趴在窗台上。

若是扶乩宗,似乎更加合理。

万般道理学问,还需落回顺序上。

可是这需要付出太大太大的代价,修士可以浩浩荡荡迁徙别洲,但是桐叶宗辖境内那些经营数千年的山水气数,可带不走。

对此陈平安倒是没有半点意外。

曾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独自在屋内修行。

石毫国京城到地方,坦然赴死的文官武将,络绎不绝,哪怕不过是往家门口张贴别国门神这种小事,仍是不愿去做。

这样的世道,才会慢慢无错,缓缓而好。

曾掖和马笃宜联袂而来,说是想要去这条春江的水神庙看看,据说许愿特别灵验,那位水神老爷还很喜欢逗弄凡俗夫子。

至于失去刘志茂坐镇的青峡岛,一样不甘落后,以素鳞岛田湖君、金丹俞桧为首的势力,几位在书简湖足够呼风唤雨的金丹修士,一样在那场宴会上,落座于池水城范氏府邸,但是位置并没有最靠前,甚至还不如天姥岛。

年轻僧人若有所悟,露出一抹微笑,再次低头合十,佛唱一声,然后返回石窟,继续枯坐。

但是苏高山在书简湖的刀切豆腐,关键原因,除了他这一支铁骑自身战功显赫,以及书简湖野修的貌合神离、擅长见风使舵之外,其实另外一位大骊主将曹枰的势如破竹,也很重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传闻大骊藩王宋长镜,将会亲自陪着一位宋氏皇子,巡视曹枰麾下铁骑与朱荧王朝对峙的那条边境线。

敢拼命,能认怂。局面大好,当得了祖宗,形势不妙,做得了孙子。

苏高山竟是连这点面子,都不乐意给那些乖乖依附的书简湖地头蛇。

男子让着些女子,强者让着些弱者,同时又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施舍姿态,可不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涉及到两洲之地的大迁徙,除了洞天福地的灵气,可以另说,其余休想。

吾心安处即吾乡。

多走一走,就走了那么远。

陈平安与仙家客栈要了一份仙家邸报,梅釉国朝堂之上,也开始争吵,不过吵的,不是该不该阻挡大骊蛮子,而是如何死守疆土。

马笃宜后仰倒在柔软被褥上,满脸陶醉,吃得住苦,也要享得福啊。

其中一些不愿被自家老爷害死的家族子孙,偷偷摸摸去贴上了大骊袁曹两姓老祖的门神挂像,还有一些心狠的,干脆就将家主捆绑起来,免得跑去撕掉门神,还要大骂他们是不肖子孙,愧对先祖。

僧人转头望去,似乎有些疑惑不解。

陈平安哭笑不得。

以粒粟岛、黄鹂岛、青冢天姥等岛屿为首的书简湖山头,纷纷向大骊宋氏投诚,愿意交出一半家底,以及那本意义重大的祖师堂谱牒。

今年入秋开始,苏高山开始“秋后算账”。

一位神色漠然、眼神幽寂的年迈修士,出现在那处古剑钉入墓碑的乱葬岗,地底下,阴气腾腾,即便是察觉到了他极有可能是一位阳间地仙,那些躲在身处山根中的厉鬼阴物,依旧禀性难移,煞气聚拢,试图冲出地面,只是每当有厉鬼上浮,就立即有剑气如雨落下,地底下,哀嚎阵阵。

吾乡何处不可眠。

陈平安猜测,也有一些岛屿修士,不愿意就这么双手奉上半数家业,不过应该不用大骊铁骑和随军修士出手,粒粟岛谭元仪、黄鹂岛那双金丹道侣在内的势力,就会帮着苏高山摆平所有“小麻烦”,哪里需要苏大将军劳心劳力,乐得将那些颗人头和岛屿家当,给苏高山当作贺礼。

而那座混乱不堪的石毫国朝廷,终于迎来了新的皇帝陛下,正是有“贤王”美誉的藩王韩靖灵,黄鹤之父,没有在沙场上折损一兵一卒的边关大将,一举成为石毫国武将之首,黄鹤作为新帝韩靖灵的患难之交,一样得到敕封,一跃成为礼部侍郎,父子同朝,又有一大拨黄氏子弟,鸡犬升天,共同把持朝政,风光无限。

老修士当然不惧这些阴物,只是皱眉,自言自语道:“奇了怪了。不怕我身上故意流露出来的金丹气息,倒是怕一个四不像的年轻人?”

陈平安放下邸报。

曾掖没辙。

双手笼袖,陷入沉思。

为何自己的心猿,今日会如此异样?

数十里之外的春江水神祠庙,一位躺在祠庙大殿横梁上啃鸡腿的老人,头簪杏,身穿绣衣,十分滑稽,蓦然之间,他打了个激灵,差点没把油腻鸡腿丢到殿内香客的脑袋上去,这位水族精怪出身、当年偶得福缘,被一位观湖书院君子钦点,才得以塑金身、成了享受人间香火的江水正神,一个腾空而起,身形化虚,穿过大殿屋脊,老水神环首四顾,十分慌张,作揖而拜四方,战战兢兢道:“哪位圣人大驾光临,小神惶恐,惶恐啊。”

而那个“罪魁魁首”。

正忙里偷闲,打盹儿呢。

道德当身,万邪辟易,神祇让道。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